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201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0-201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目标定位1.了解地球具有的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尝试根据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3.运用图表了解地球表层的含义,并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

4.通过本节学习,学会用综合法分析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核心点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1.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2.列表对比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方法技巧核心点二地球外部圈层1.图示外部圈层的结构2.各外部圈层的概况比较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方法技巧歌诀记忆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同心圈层分内外,内外划界有地面。

气水生物圈层外,一起构成自然界。

气圈最厚排在外,水圈水体有三态。

生物生存他圈界,生命活跃添光彩。

类型1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

填图并回答问题。

(1)2007年4月2日,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生8级强烈地震。

该群岛发生的地震与其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该群岛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交界处。

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当局立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旅游景点,以防________(灾害)侵袭。

(2)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

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

(3)最近,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

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

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________波。

答案(1) 印度洋太平洋海啸(2)(3)横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所罗门群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

地震在海洋中发生往往会引起海啸。

第(2)题,地球内部圈层和分界面名称属基础知识,此题较为简单。

第(3)题,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可穿过固、液、气态,而横波只能穿过固态。

变式练习1读图回答问题。

(1)地壳由图中字母表示的层次构成,主要特点是。

(2)上地幔由图中字母表示的层次构成。

被认为岩浆发源地的层次是层,在图中用字母表示。

图中A、B、C组成的圈层叫做。

(3)莫霍界面是字母表示的两层之间的界面,古登堡界面是字母表示的两层之间的界面。

答案(1)A、B 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2)C、D、E 软流 D 岩石圈(3)BC FG解析此题关键是读图,该题通过图示法,再现了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

类型2 地球的外部圈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②圈层的主体是( )A.河流 B.湖泊 C.冰川 D.海洋(2)①②③④四圈层中处于不断循环更新之中的是( )A.④ B.② C.① D.③(3)③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大气 B.水 C.土壤 D.生物答案(1)D (2)B (3)D解析本题利用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简图,考查地球外部圈层的各自特点。

由图可知①为岩石圈,②为水圈,③为生物圈,④为大气圈。

这四大圈层中,生物圈有生命存在,成为最活跃的圈层;水圈通过水循环可以更新再生。

→大气圈→厚度最大→水圈→连续不规则地球外部圈层-- →岩石圈→由地壳、上地幔顶部组成→生物圈→最大的生态系统关于地球的圈层,大气圈是外部圈层中最厚的;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岩石圈是由地壳、上地幔顶部组成的;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变式练习2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B.岩石圈是地球内部三大圈层中的一个圈层C.生物圈就是指地球表层的生物所组成的圈层D.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且规则的圈层答案 A解析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是指地壳、地幔、地核,没有岩石圈;生物圈除了指生物外,还包括它们生存的环境;水圈虽然是连续的,但它是一个不规则的圈层。

本题常见的错误是选择了B项,认为岩石圈也是位于地球表面之下,因此是地球内部的一个圈层,但要注意地球内部圈层是按照地震波的波速变化来划分的,岩石圈不属于内部的地壳、地幔、地核这三大圈层之一。

1.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A解析由于原油主要为液态物质,横波不能通过,纵波在其中传播波速变慢。

2.若图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 )A.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岩石圈B.上地幔、下地幔、地幔C.外核、内核、地核D.地壳、地幔、地核答案 A解析该图示反映出岩石圈、地幔及地壳的关系。

岩石圈是由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和地壳组成。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3~4题。

3.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A.5千米 B.17千米 C.33千米 D.2 900千米答案 A解析由图示可知,地震波波速在5 千米深度处突然变快,说明遇到一个不连续界面,即莫霍界面。

4.该地可能是下列哪个地方( )A.40°N,116°E B.30°N,90°EC.南极点 D.经度180°,纬度0°答案 D解析由于地壳的厚薄不均一,大陆部分比较厚,平均厚度为33千米,大洋部分则比较薄,该地位于海洋上,而选项中各地只有D地在海洋上。

5.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A和B+C是,D是,C+D+E 是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 。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2)莫霍界面(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解析此题考查了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知识及读图、析图的能力。

从图上看:A、B所在的圈层是地壳,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

地壳的厚度不均,A 处是陆地,地壳厚度平均33千米,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壳最厚的地方,有60多千米;B处是海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

F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即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此不连续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明显加快。

C+D+E是上地幔的一部分,其中,C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A、B、C共同构成了岩石圈;D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1.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B.纵波传到古登堡界面时会消失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都明显减小D.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答案 D解析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机械)波而不是无线电波。

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介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

横波传到古登堡界面而完全消失,纵波波速显著减小。

纵波和横波传播到莫霍界面波速都明显增加而不是减小,由于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传播速度快,故先从震源传播到地面。

2.地壳的平均厚度( )A.约为33千米 B.约为6千米C.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D.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中关于地壳厚度的内容。

地壳的厚度是不均匀的。

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6千米。

岩石圈包括地壳及软流层以上的地幔。

因此,只有C是正确的。

清楚地壳厚度、岩石圈的概念是解此题的关键,学习时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要透彻,记忆要准确。

3.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陆断层答案 C解析地壳厚度是由其结构及硅铝层分布不均造成的,大洋底部缺失硅铝层,最薄。

4.下列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地球内部由里向外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②地壳的厚度不均匀,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③地幔以古登堡界面为界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④地核是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中温度最高的一层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答案 D解析地球的内部由里向外依次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层;古登堡界面是划分地幔和地核的界线;受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的影响,总体来说,地球内部圈层的温度由外向里递增。

5.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答案 A解析地壳的厚度与露出地表的部分高度是成正相关的,大陆上海拔越高、地壳越厚,那么地震波从莫霍界面到测定点的时间越长。

6.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回答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答案 D解析在地球外部圈层中,有一个圈层,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这个圈层是生物圈,所以A代表生物圈,那么B就是水圈,C是岩石圈。

7.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三项重大工程,2001年8月4日,总投资1.5亿元、被誉为“亚洲第一深井”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正式开工,我国用了5年时间打出这口5 000米深的科研井。

此科研井的开钻地点位于( )A.青藏高原地区 B.山东省诸城地区C.江苏省东海地区 D.安徽省盘龙地区答案 C解析 5 000米深度的地壳最有可能分布在海洋上。

钻科研井研究地壳特点,最好选在地质条件复杂、地壳较薄的地区。

8.读下图,下列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 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C.地壳就是岩石圈 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底部答案 A解析由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可知,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9.下列现象与主要发生圈层对应,不正确的是( )A.地震—岩石圈 B.赤潮—水圈和生物圈C.台风—大气圈 D.厄尔尼诺—大气圈和岩石圈答案 D解析地震主要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发生于岩石圈,所以A项是正确的;赤潮主要是海水遭到含磷化合物水污染造成的海水富营养化现象,它发生在水圈与生物圈中;台风是产生于大洋洋面上的热带气旋,是一种大气运动状况,发生在大气圈;厄尔尼诺现象是大气、水、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发生在岩石圈,所以不正确的是D项。

10.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B.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C.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是开放的、均一的系统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对地球外部圈层的理解。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岩石圈属地球内部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11.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