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三大银行的市场定位和目标人群

中国三大银行的市场定位和目标人群

中国三大银行的市场定位和目标人群
一、中国工商银行
1、市场定位:
以市场为导向,坚定不移地推进大企业、大系统战略。

工商银行的性质是国有商业银行,其特点是规模大,存贷款余额、机构设置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占第一位。

国有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工商银行必须成为我国基础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柱,大中型企业的主办银行,即实施大企业大系统战略。

把中间业务置于应有地位,赋予“全方位服务”的完整意义。

中间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三大业务之一,是商业银行在基本不动用自身资金的前提下接受客户委托办理支付和其他事项,以服务客户,取得服务费的业务。

在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已占到了业务总收入的50~60%以上场重点目标客户。

巩固拓展个人业务市场。

大企业、大系统战略和个人业务市场构成工商银行市场定位的两翼,两者相辅相成。

因此,必须重视个人业务市场的开拓。

目前,工商银行对个人市场的细分和定位尚缺乏深度和力度,应该改变以往一味重视对公服务的做法,拓展面向个人服务的市场空间。

2、目标人群:
从公司客户市场看,“大而优”是工商银行的重点目标客户。

“小而优”也应该是工商银行的重要客户。

从个人客户市场来看,以中等收入阶级为核心,以吸存、中间业务和消费信贷并列发展的金融多元化服务是工商银行看好的个人金融业务市场。

二、中国农业银行
1、市场定位:
在区域上,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市场定位,发挥农行已有的优势,在资源配置上实行重点倾斜,把握重点,务实兴行。

目前农村改革正在步入一个以推行股份合作制为核心,以发展规模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的新阶段,这对农业
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无疑是一个新的契机。

农村是一个大市场,虽然农业比较利益低,但是,这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定则天下定”,“农业兴则百业兴”。

农业银行在农村的优势是其他专业银行所无法比拟的,也只有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紧紧抓住农村改革的新机遇,才能顺利实现其转轨目标。

打破传统的业务和产业分工,扩大业务交叉,拓展各类金融业务,构建跨行业和营运多元化的新优势。

从农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来说,作为城乡经济活动中心的农行,既有遍及全国农村的业务阵地,又有较多的城市、城郊和集镇机构网点。

扶优扶强,逐步提升经营客体层次,实行多成份群落的市场定位,稳定和壮大农业银行优良客户群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所有制结构呈多成份群落化格局。

从狭窄的服务领域、传统的业务范围、单一的经营对象中解脱出来,打破城乡、工农、所有制三个限制,努力扩展服务对象,为客户和城乡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2、目标人群:面向“三农” 服务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全能型国际金融企业。

三、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之一,始建于1912年。

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

按核心资本计算,2008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10位。

1、市场定位:
进一步明确中国银行的发展战略,按照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不断推出差别性的产品与服务;调整与改进内部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使信贷决策更加科学与透明;按照审慎的会计原则处理业务,增加透明度;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以及服务于这一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教育和培训,培育中行文化
2、目标人群:
对于贷款融资比较倾向于比较高端的客户大型企业等对私的话私人银行以及其他银行服务定位还是属于比较中高端的。

所以综合来说中国银行的目标人群应该是所有人但是更倾向于中高端客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