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平面设计之创意表达

计算机平面设计之创意表达

计算机平面设计之创意表达——浅谈美术基础教育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平面设计的广泛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谓处处可见。

市场化的需求也极大地刺激着平面设计领域的竞争与发展。

各大专院校,包括中职学校都纷纷开设了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

但在开设这个专业时,有些学校只注重了设计软件的教学而忽略了美术基础的教学。

本文通过对设计与素描的关系、设计与色彩的驾驭、设计与平面构成的阐述,说明了美术基础课程在平面设计的创意表达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对中职学校美术基础课程内容的设置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素描色彩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创意表达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平面设计的广泛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谓处处可见。

市场化的需求也极大地刺激着平面设计领域的竞争与发展。

各大专院校,包括中职学校都纷纷开设了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

计算机平面设计,旨在设计,重在表达。

一个好的设计创意如何得以完美呈现,学好设计软件就能完成设计吗?学设计就是学软件,所以在专业的现实教与学中,这一程序化的现象也不是个别的存在,忽略了学软件与学设计之间的重要方向,那就是重视设计创意的表达。

因为任何一件设计作品,其主旨创意是通过表达而存在的,需要的是呈现,而这一呈现的过程,恰恰就需要相当的美术基础作为支撑,其中的对应性十分显著。

因此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美术基础教育在平面设计的创意表达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在各大专艺术院校,在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一、二年级主修美术基础课程,到三、四年级再学设计。

教学目的与学习过程都显而易见。

而目前,部分中职学校在计算机专业中仅仅只是开设了相关软件课程。

如Photoshop、CorelDRAW、和Flash等。

并没有开设美术基础课程,只是着重加强对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美术基础课程的作用。

而根据自身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总结,以及与学校实训处和就业处所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在美术基础上是十分薄弱的。

学校就业处曾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回访中了解到,发现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是非常认可的,但如果让学生单独去完成一个设计作品,往往效果都不怎么好。

的确,没有扎实的美术基础,再怎么好的创意也没有办法精准的表达出来。

有时,一件设计作品的诞生,表面上看似乎偶然而又轻巧,但实际上凡是耐人寻味的作品问世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当我们选定题材后进入到设计的构思阶段时,如何把设计思路引向深入,这不能不认为是关系到作品成功的一个关键问题。

而美术基础中的素描、色彩以及平面构成与平面设计中的图形、色彩与文字是相对应的。

一、设计与素描的关系素描是平面设计的基础,也是一切造型艺术与造型设计的基础。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设计作品的诞生并不是坐在电脑前冥思苦想就可以完成的。

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的诞生往往源于一个灵感的凸显与爆发,而灵感的产生源于不断的搜集与积累形象的基础上,不断的去创新与发散思维。

这就需要设计者要不断地去绘制和修改设计草图。

对于学生来说必须通过写生——形象的观察、记忆、加工、眼与手的操作来达到整个作画行为系统的协调,从而获得记录和收集形象资料、表现设计意图的能力,并通过素描的学习,提高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对美感和形式的敏感度、感受力和把握能力。

因此,素描作为设计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1.素描能培养审美素质与能力。

素描对审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人对形状、空间、体积、明暗、结构等等这些具象因素的语言感知的敏锐性,同时也是培养对虚实、对比、节奏、比例、均衡等等抽象元素的语言的视觉审美的能力。

2.素描能培养观察方式。

学生在写生中打形、调整比例、找明暗交界线然后逐渐塑造深入的过程可以感受形状、体会空间,使视觉对节奏、光线、形状、均衡、体积等等视觉造型因素的变化观察得更为敏锐。

设计者在设计作品的时候,必须对作品与它所处的环境做全面整体的观察或想象,必须考虑到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必须协调各个关系。

这样素描就能很好地培养出学生整体的观察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对事物通贯全局的思考方式。

3.素描能培养创造性思维。

对物体观察、发现、感受和体会后,能洞悉形式构成的秘密,体会抽象的美感,发挥想象力,进行联想或幻想,开拓思维的创造力,创造出反映现实思维的形象,为设计打好基础。

二、设计与色彩的驾驭形体与色彩是美术的两大艺术语言,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色彩是平面设计的视觉形象要素。

一个成功的平面设计作品离不开好的色彩搭配。

这里说的色彩搭配包括色调的选择,配色的选择以及各个色彩之间的相互协调。

一个好的色彩平面设计,更能引发视觉关注,从而达到设计本身的目的。

1.色彩的情感性色彩美的显示除了首要的视觉因素之外,心理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另一方面。

也就是说色彩有很多表现强烈感情的内涵。

例如:红色可以表现危险、激情、愤怒;红色还令人联想到火焰,产生温暖之感。

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象征和情感联想,每一种色彩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通过色彩的不断组合变化,又衍生出新的色彩,使人产生无数的联想,而同一种色彩在不同的设计中往往会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2.色彩的冷暖性颜色与每个人的年龄、职业、生活环境、社会教育背景、嗜好、经验等都有联系,同样一种颜色在不同的环境、时间、心情下产生的感觉也有不同。

例如在冬天见到冷色系的蓝、灰,就会觉得特别冷,因此可选择橙色或大红等暖色让人中和寒冷,而夏天就要用冷色令人感觉凉快,这就是色彩的冷暖性。

3.色彩能体现设计精神。

色彩在设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一件彩色作品至少比单色的更能增加人们的注意力,一些颜色的点缀会突出主题而让人印象深刻。

色彩对人们有着一定的诱导作用,会对人们的情感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设计与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

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简单的说平面构成就是设计的构图,就是一个作品的结构。

1.结构的功能结构的功能就是把分散的东西或异质的形态达到有机的统一,其概念可以被艺术中的理论表述广泛的运用。

例如,心理结构、思想结构、造型结构、色彩结构、版式结构、字体结构等都是以相类似的功能意义来使用结构这一概念的。

然而,结构的概念内聚或内敛性对于艺术设计的形式特征来说却是富于“弹性”的。

也就是说它不一定把结构的意义单一或孤立地局限在一种视觉模式上,而是在基本同一的视觉状态中蕴含着无数变奏的可能性,这种使用结构的方式是围绕一个系统的设计思想进行的。

2.结构的变奏结构对于形式来说不仅是指作品内部构成形式的形态要素,它还包括色彩的结构方式。

因此,变奏产生的美的效应在风格上必然是一致的,而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主要是由作品结构内部位置和重心转移显示出来。

结构的变奏作为一种设计手段在现代设计领域显得愈加有力而令人注目。

因为变奏的结果体现的是作者设计思想的系统性和延续性,而非缺乏美感意味的机械性。

素描、色彩、以及平面构成在整个设计创意表达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这点在我校的实践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我校在前几年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只是开设了每周一节的美术欣赏课,并没有开设美术基础课程。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推动下,学校从近年开始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加入了美术基础课程。

其效果非常显著,其表现在我校在历年来的所参加的各类市级和省级计算机技能大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也取得了好成绩。

根据上述几点的阐述,结合自身的日常教学经验与总结。

我作了一下几点的总结和思考:1.素描课程的开设中职学生基本没有素描基础,因此有必要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开设素描课程,每周3课时。

首先第一步要从线条训练开始学习,通过不同线型的训练,掌握不同线型语言带来的体会,同时平稳好心态。

第二步是结构素描学习,从单个几何体训练到几何组合体,锻炼观察与分析能力,提高基础的造型能力和把握物体造型能力。

第三步是明暗素描学习,由单个物体到静物组合,通过材质的表现和光感、质感、黑白虚实关系的训练,提高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和虚实关系,达到整体气氛的塑造和统一。

同时要加入透视基础课程,学习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轴测图,加强对物体的空间透视的理解。

第四步是速写学习,包括人物造型速写和风景速写。

要通过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地用单色线条表达形体结构特征和表面材质的训练,提高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速度,为以后设计的创意快速记录打下基础。

2.色彩课程的开设经过一个学期素描系统的学习,对造型能力、空间表现有了一定的基础,那么在第二学期可以开设色彩课程,每周3课时。

这里的色彩课程主要是水粉画的训练。

色彩从认识色相开始进行基础训练,第二步重点是学习色彩构成、明度、纯度、对比色、调和色、补色和色彩心理等,提高对颜色的理解和掌握不同的色彩语言。

第三步是由单个静物到静物组合的练习,掌握物体间的色彩关系、空间关系、虚实关系、整体色调调整。

3.构成设计的开设构成设计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

构成设计的开设与色彩课同步进行,每周3课时。

色彩构成加入在色彩课程中,因此构成设计主要学习平面构成并加入图案课程。

第一步,基本要素学习,通过点、线、面的形象学习启发创造性思维和发挥想象力。

第二步,学习各种构成形式,运用点、线、面构出各种形象的大小、方向、近似、均衡、对比、统一、发射、渐变、特异等视觉图像,提高对形象的节奏感、韵律感、形式感方面的综合构成能力。

第三步,图案学习,通过对图形的细致勾划,进一步加强图形的塑造能力,为平面设计的图形创意打下扎实的绘画基础。

平面设计除了加强以上三点的学习之外,在设计初始阶段,我们提倡打开眼界,尽情把自己的感官与历史的印迹相对应,这是有意把自己作为设计和创造的主体而从容介入其间的举止。

为此我们强调在“观”、“悟”、“解”的连环方法中为提高我们平面设计的审美观而做好充分的准备。

争取种种机会去欣赏古今中外的大家手笔,这就包括艺术欣赏、美术史、美育等美术基础的学习。

重视美术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使学生在技能和创新能力上都能得到显著的进步。

参考文献:[1]邢庆华《设计从这里开始》辽宁美术出版社。

[2]吴通《平面设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3]朱建强《平面广告视觉设计》.厦门大学出版社。

[4]王瑜《浅谈素描基础的重要性》。

[5]陈祥《浅析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