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测验施测注意事项

心理测验施测注意事项

心理测验施测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测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施测时要严格注意测试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1. 施测前主试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测试者要熟悉甚至要精确的记住大部分的指导语和进行的程序。

以避免临时翻阅, 或造成遗漏、增加或停顿的现象, 或给受测者暗示, 影响测验的结果。

对于测验时使用的各种测验材料,要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不可以过早的呈现在受试者面前, 避免分心的现象,或失去新奇、兴趣而降低对测验的积极性。

2. 测验时应有良好的环境
测验的场地应该通风良好,有充足的阳光,安静。

受试者座位要舒适。

测验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他人的干扰。

3. 主试者和受试者保持和谐的关系
受测者对测验的兴趣、动机和主试者的关系对测验的结果有重要的影响。

对不同年龄、性别、特征的受测者及不同的测验, 主试应该用不同的方法、技巧使受测者始终保持积极配合的态度。

如在人格测验中, 要求受测者以其平时的行为对问题进行坦诚的回答。

在能力测验时, 特别是操作性的测验, 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受测者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

对于儿童, 为了避免陌生、害羞、分心等因素影响测验的效果, 主试者可以利用一些时间与其进行适当的谈话、玩耍, 待其紧张情绪消除之后, 再进行施测。

对于一些因测验而产生过分焦虑的被试者, 主测者更应利用各种方法, 消除紧张的气氛, 向他们说明测验的意义, 对测验结果保密的原则, 以解除他们的顾虑, 使之如实回答问题。

总之, 方法应该灵活多样, 其目的是为了使受测者与主试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使测验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 灵活性应有一定的限制, 主试者必须保持对每一个受测者的态度和指导语的一致性, 否则不但测验的结果会有差异, 而且还失去了可比性。

4. 详细记录测验过程中受测者的各种反应
以便在与常模进行比较时, 因其测验的动机、情绪、反应不同, 在解释测验的结果时加以分析和说明。

5. 主试者与测验的关系
主试者的年龄、性别、种族、文化程度、职业、人格特征、角色地位、主持测验的经验等等, 均与测验结果有直接的关系。

测验的主试者应该由受过专业训练, 熟悉测验过程, 具备一定的测验经验的人担任, 以尽量避免无关因素的影响, 提高测验的效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