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的发生机制
Podocyte Slit Diaphragm(足细胞裂孔隔膜)
足细胞裂孔隔膜(PSD)于肾小球滤过直接和重要的 相关; PSD上的某些蛋白参与蛋白尿的发生; 这些蛋白构成复杂的结构,在参与组成PSD的同时, 并与细胞内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相链接。 这些蛋白参与滤过的信号转换; 这些蛋白功能障碍或其相关的基因突变,均能引起 蛋白尿。
内皮与滤过的关系还知之甚少:
内皮有许多开口,直径为70 -100 nm 故称为 “ Fenestrated Endothelium ” ; 内皮在成熟的小球没有几何学上的隔膜,为血浆中 的大分子的主要滤过屏障; 近年来研究证实: 足细胞由来的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在内皮的发生和维持 开口非常重要; 内皮表面有许多带负电荷的多糖-蛋白复合物:蛋白 多糖、涎(唾液)蛋白,目前为止,尚缺少这些这些 物质参与滤过的直接证据。
FAT1 and FAT2
FAT1和 FAT2 为巨大的裂孔膜跨膜蛋白 ,包含 34 串联的 钙粘蛋白样复合体。 FAT1缺失 小鼠可以导致 裂孔隔膜消失、蛋白尿 、 前脑和眼缺陷,以及围产期死亡; FAT2缺失 只引起蛋白尿; P-cadherin (钙粘蛋白)和连接粘附分子-4 (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 4) 也证实存在 于裂孔隔膜 ,但前者并非肾小球滤过必不可少的; 后者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阐明 。
J Am Soc Nephrol 18: 689-697, 2007
Podocyte Injury and Proteinuria
肾小球性蛋白尿是肾小球受损的标志; 正常情况下,分子量比白蛋白大的蛋白质不能够通过滤过屏 障,而低分子量蛋白质能通过, 且部分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 正常情况下每日排出的尿蛋白为 0 - 150 mg;蛋白尿的定 义为通过丢失在尿中的蛋白质每日超过150mg。 3 (or 3.5) g/每天 的蛋白尿被定义为”肾病范围的蛋白尿” (nephrotic-range proteinuria)。 许多肾小球疾病的蛋白尿的产生是因为足细胞受损或与之关 联。
蛋白尿的发生机制临床肾脏 病
饶向荣
遗传性蛋白尿包括一组以肾小球功能障碍 和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罕见遗传性综 合征。 遗传性蛋白尿综合征虽然少见,但通过对 这 类疾病的研究, 使肾脏病学界在其遗 传学、 生物化学和形态学上取得重要贡 献,这些研究同时促进我们了解 正常小 球的滤过和蛋白尿产生的机制。
电镜扫描显示GBM的阴离子部位在基底膜蛋白多糖的硫酸 样肝素、软骨素和硫酸软骨素集聚蛋白支链上。
阴离子数量影响滤过,数量减少可以发生蛋白尿;
小球GBM的电荷改变可能不会是一个关键作用,因为静脉 注射氨基葡聚糖降解酶,对基底膜的三层结构上的氨基葡 聚糖降解,却不产生蛋白尿。 电荷改变的动物在白蛋白负荷超载时易于产生蛋白尿。
ZO-1
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内和隔膜区的与上皮细 胞紧密联结项关的蛋白; 功能上和 Nephrin家族相互作用,确切作用 好有待于探讨。
最近又发现5种亚细胞蛋白:高度肾小球
特异性、 在足细胞内表达、 异常表达 可能与肾小球肾病有关。 Dendrin Ehd3; Sh2d4a; Plekhh2 2310066E14Rik
AS : Diffuse, moderate to severe basket weaving of the lamina densa (A and C); segmental, mild to moderate basket weaving of the lamina densa (B and D). Liu Zhihong: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2006 21(11):3146-3154
A and C: 正常组织. 5(IV) 链染色;小球GBM (B) 和EBM (D) of 女性 X-linked Alport syndrome.
Laminin对GBM的重要性
层粘蛋白(Laminins,LM) 为大的异源三聚体蛋白, 主要与细胞分化和粘附有关; LM的解剖学功能 :聚集成GBM上的LM网络。 在胎儿时期的 GBM内的LM-10 (α5: β1:γ1), 成 年后逐渐被LM-11 (α 5: β 2: γ 1)取代; LMβ2 基因敲除小鼠 会出现 LM-11缺失、蛋白尿和 新生儿死亡。 LMβ2 基因突变会引起Pierson‘s 综合征, 一种 早 期发生的先天性、致命性综合征。
从临床观点来说,我们需要知道为什 么某些遗传性蛋白尿综合征对治疗有 反应,而有些却无反应?
为了回答这问题, 需要尽量进行遗 传学检测或研究; 同时需要加强蛋白尿的发生机制的了 解。
肾小球滤过屏障 The Glomerular Filtration Barrier
Fenestrated Endothelium 有孔的内皮
Podocin
足细胞裂孔隔膜处足突质膜上有特异表达的寡聚 体; 对激素抵抗的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原位基因 (NPHS2)克隆过程中发现了 Podocin单独存在于裂孔隔膜上,发夹样的膜连接 蛋白,两端插入细胞内。 Podocin 与细胞内的 nephrin 、Neph1和CD2AP 的细胞内段相互作用; Podocin基因敲除小鼠出现严重的蛋白尿,而且出 生几天后即死亡。
IV型胶原 (IV-col)
胎儿时期, 三重螺旋 IV-col分子包含有: 1(IV) 和2(IV) 链,比例为 2:1 ; 成人阶段包含 3(IV), 4(IV), 和 5(IV) 链, 比例为 1:1:1 ; 交叉连锁的 IV-col 主要为GBM提供弹力,但 不提供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 这种观点在 Alport‘s syndrome 得到一定的 支持, IV-col 改变明显,而蛋白尿却不多。
无论患者是表现为严重的先天肾综、大量 蛋白尿,还是表现为中等程度的蛋白尿, 疾病常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ESRD); 由于许多患者的发病年龄不尽相同,临床 表现可以出现变化,故对这些疾病进行分 类较为困难; 近年来对某些疾病的遗传学背景有了深入 的研究,例如:某些遗传性肾病综合征和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之间的重叠;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肾小球基底膜(GBM)
GBM为无细胞性基质, 厚度为 300 -350 nm , 为毛细血管提供结构支持; 主要由IV型胶原( IV-col), 蛋白聚糖 (proteoglycans), 层粘连蛋白( laminin) 和巢蛋白(nidogen )等组成。
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
电镜成像 (A 、B) 和电子-DSA体层摄影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C) 观察 足细胞裂孔
A, nephrin在细胞内有一段的片段, 跨膜段 (TM), 和 N-端细胞外段 。 近端为 fibronectin (FN) ,远端为N-端,有8个 IgG-样的 基序相链; B:nephrin 分子间的嗜同种受体反应; 在邻近的足突裂隙中心相互 交织 ,形成一种拉链样的主链。
足细胞结构完整性受损可以导致严重的蛋 白尿甚至出现高血压; 电镜可以发现足突消失,足细胞扁平,裂 孔隔膜缺失;严重者可见足细胞空泡、伪 包囊形成和足细胞基底膜分离。 由于高度分化的足细胞很难(几乎不能) 复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出现足细胞 耗竭,肾小球硬化&慢性肾衰竭。
Cytoskeletal Make-up of Podocytes
F-actin Forms the Structural Support in Podocyte Foot Processes
Microfilaments are the predominant cytoskeletal constituent of the foot process. The individual subunits of actin are known as globular actin (G-actin), whereas the filamentous polymer composed of G-actin subunits (a microfilament), is called F-actin. The microfilaments are the thinnest component of the cytoskeleton, measuring 7 nm in diameter. Similar to microtubules, actin filaments are polar, with a rapidly growing plus (+) or barbed end and a slowly growing minus (-) or pointed end.[36] The terms barbed and pointed end are adapted from the arrow-like shape of microfilaments with the associated motor domain of myosin as seen in electron micrographs. Filaments elongate approximately 10 times faster at the plus (+) than at the minus (-) end. This phenomenon is known as the treadmill effect. The process of actin polymerization, nucleation, starts with the association of three G-actin monomers into a trimer. ATP-actin then binds the plus (+) end, and the ATP is subsequently hydrolyzed (half time ∼2 seconds) and the inorganic phosphate released (half time ∼6 minutes), which reduces the binding strength between neighboring units and generally destabilizes the filament. ADP-actin dissociates from the minus end and the increase in ADP-actin stimulates the exchange of bound ADP for ATP, leading to more ATP-actin units. This rapid turnover is important for the cell's movement and supports the dynamic features of the foot processes. End-capping proteins such as CapZ prevent the addition or loss of monomers at the end of the filament where actin turnover is unfavor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