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课堂笔记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课堂笔记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课堂笔记
1、突出重点,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

2、不要平均主义,分出老大、二、三、四。

3、受光面的边线要有感觉,反复擦改就没生命力。

4、明暗交界线的轻重、缓急最关键。

5、明暗交界线的软硬、厚薄、轻重、松紧上下贯穿联系。

6、外轮廓是相反相成的(这边直,那边就曲,是有差别的,绝对不会一样,这样才产生美感。


7、头发处理经验,暗部涂黑即可,不用考虑用笔,重视转折(明暗)部位,亮部按方向画。

8、人体质感处理,肚脐、大腿根,腋窝等坑凹处处理好。

9、抓紧关节,放松肌肉。

抓支撑腿、支撑臂,放松其他腿、臂。

10、具体——仔细观察明暗交界线怎样转,是方中带点圆、还是圆等——体的具体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胡建成老师讲座笔记1、大师并不是靠题材怪诞取胜,而是从平常的东西中发现新东西。

2、个性很重要,和别人不一样,画画要真实。

3、看完油画展后累!在美术馆对面直喘气。

4、绘画首先愉悦自己。

5、导演画面:背景密,人体单纯或相反。

有意识处理,但必须有关系。

6、抓基本型:如脸型,有的偏长,有的偏方。

基本型很重要。

7、感觉好:对基本型的感觉敏锐。

色彩感觉是指红中倾向紫,黄中倾向什么:敏锐。

8、我画创作,画草图一百多张,这挡住一点,看看好不好,反复推敲,需要这种精神。

9、两个人体组合在一起,轮廓是怎样的感觉。

10、油画按步骤走,前面草率,后面遗憾就多。

11、仔细考虑,画布布形对人体有好处。

12、画画必须有控制。

13、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多尝试。

14、调动各种因素,导演画面,让观众第一眼看到哪,第二看到哪。

15、脑子感受世界,好好看,这么看,灰蒙蒙,那么看,缤纷世界。

好好看,从构图开始,就认真看,怎样好看。

16、对称、比例等可以谈:这是共同的东西。

画家之间的交流:这块颜色暖了,这块跳了。

17、什么时候,油画只是被当作材料,不认为高人一等,那么油画就出头了。

18、先抄比编要好。

19、先借鉴,然后摆脱。

20、整体的看:1、大的基本型,如胸部,上宽下窄、腿的大形等等。

2、看线别死盯着看:局部。

看局部都是小弧线,看大段的线是直线还是曲线。

比较着看,看大趋势。

3、第一、注意动态(状态、劲)。

第二、才是结构解剖。

看动态:比如,胸部向后稍稍倾斜向上,一条腿向这方向,另一条腿向那个方向斜。

难画的是微妙的变化:比如这条腿微向前,那条腿微向后。

看关系。

21、轮廓清楚还是明暗交界线清楚(那个强哪个弱):当时有个同学画的明暗交界线清楚,而实际情况是轮廓清楚。

胡建成老师当时说:你把明暗交界线画重就认为能把立体感画出来(主观),画画应尊重模特,认真看模特。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李凡老师讲座笔记
1、重兴趣点——画你感兴趣的东西,比如画桔子,用线描绘,重线的冲击力,桔子的感觉还有。

2、画面要有冲击力,要感人。

画感人基本功差比基本功好但画没意思要好。

3、表现真实的自我感受,往往要感人真实。

4、画画有想法——第一次李凡老师被要求有想法的画画,李凡老师很头疼,有个同学画裙子用线不上调子,立体感有了,这就是想法。

李凡老
师画车子,车轮和其他地方画立体,而大梁平涂,感觉一样有立体感。

5、感觉像——对形的感觉,和画气质。

6、画感觉感受——主要是对形的感受,画这个人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找区别。

7、画画直接一些。

8、对过去不重感觉,直重技术的画法——否定。

9、提倡生画,忌画油(外面画像的),笨拙的去画。

10、在漫画(画过了)和以往的画法(三庭五眼比例准确缺乏感受)之间寻求一条道路。

11、认真看——存在就是事实。

12、构图要有意识,有想法。

13、抓大形(素描第一步),大形上就像这个人,感觉像不是测量的准确(整体)。

14、认真研究学问,心态要好,观察精微。

15、调子也是形。

16、认清自己(缺点、优点。

太自信不好,太自卑也不好),丰富见识。

17、转换思维——从其他艺术中(比如广告)触类旁通。

比如某外国人画天坛,画的很有感觉,陌生感,换个角度看习以为常的东西。

18、选择自己喜爱的画册。

19、素描关系——黑白灰,不要关注肤色固有色。

20、素描——关注人的精气神、味道(画出模特那股劲)21、衣纹——集中精力画一部分,然后画素描关系。

22、激情——兴奋点,画自己喜欢的画。

23、(在美院)先放一下个性的东西,认真学习。

24、多交流多看展览——看自己需要什么。

25、认真看模特——放弃一些主观处理,比如强调骨点等。

26、立体感——没必要死注意一个地方鼓不鼓,而应当注意周围,周围鼓了自然那个地方便立体起来。

27、画自画像和带肌理的东西,如树皮等。

28、素描要求——画人画像。

29、画画时解决一个问题(明确)。

30、画速写从脚画锻炼整体观察。

画底版效果、光从下向上、亮变暗暗变亮——改变观察方法、思路。

31、创作时——首先关注想表达的东西,不是首先想到用什么方法,如同画素描时,首先观察模特,而不是首先想用什么方法处理。

32、概念——距离模特远,没认真看模特。

形成了习惯性的东西,画谁都一样,感觉一样。

——认真观察33、深入——形的具体,不是上调子,抠。

34、学习——不是学方法,而是形的处理、观察等。

35、整体观察模特——对比看模特。

36、画速写——画一个人的状态。

如一个人软绵绵的感觉。

37、形体转折不是靠调子——而是形。

38、严谨——形的严谨。

39、不同质感,形的感觉不同,看模特——从形上体会。

40、到以后,调子和体积都不重要,主要是画模特的精气神。

记中央美术学院戴士和老师所讲这是我在大学毕业前夕所作的听讲笔记,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亲切,现将此发上来与大家共享:今日有幸能听到中央美术学院戴士和老师的一番话,受益良多,只可惜我只三三两两的记了几句,在此做一小结,望能吸收其精华之所在。

他谈到了艺术教育是一门很特殊的教育,在这里面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是一个很灵活的事物(艺术个性,千人千面,因材施教)。

而当前的困境是主流文化体系(其他教育体系)与艺术教育相悖(艺术教育同其他学科教育不能一概而论),这样其实已经将一种灵活的事物做成死尸。

其中他谈到英语问题,这是一个很普遍而错误的问题,他也认为不能用外语来限
制艺术学生,英语好坏跟画画好坏没关系,但这不等于说不要学英语或英语不好。

他说,艺术教育面临的苦难不亚于这次汶川地震灾难。

他说到当今大学里已经是没有什么人来求学,没有人追求真理是什么,也没有人追求信仰,而是来找“就业***会”。

提到对于做学问的人,蔡元培对那种崇尚实际利益的世俗态度恨之入骨。

大学里“本科”、“专科”的差异,“本“是学问之本,大学无“本”不是大学,“专”就是学问之“专”。

艺术教育的内涵与文、史、哲、宗等处于同一层次,而外在的是“工匠式”、“行当”,光说不算。

这就是艺术教育之特殊。

艺术学生要敢于对所有金科玉律的东西说“不”,要勇于去挖掘所有零乱的事物背后是否存在着一条规律,要向权威发问:果真如此吗?这才能证明大学精神是否得到体现。

关于“放松”,大师的放松并非放肆,而是全神贯注,如履薄冰,游刃有余,从心所欲,你别以为人家就真的是放松了。

“自我边缘化”,走夜路,不要赶时髦,面对困难敢于探索。

碰到挡住去路的一条河,敢于往前走,当你走过一段路程再回头看时你已经在河的对岸了。

罗丹,印象派。

当前美展:“我想得奖,我想买钱”;这样的展览不想看,也不想参加。

关于写生:你画所见,你的心灵必定在画面透露,艺术是心灵的体现。

不能误解为这样就可以画一些心灵的东西,那样很做作、虚伪。

本文出自《图艺动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