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与效率研究—以神华集团为例)

中央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与效率研究—以神华集团为例)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三. 案例分析与讨论
1. 案例分析
行政管理体系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 缺陷:国资委等多部门都有权对中国神华进行监督或 检查,相关政府部门经常要求上市公司先行报送 重大信息,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开、公平的要 求形成冲突,不符合资本市场关于上市公司规范 运作的规制和要求。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三. 案例分析与讨论
1. 案例分析
行政管理体系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 经验:神华集团董事会中的全部4名非外部董事都是 集团的党组成员,实现了“双向进入、交叉任 职”,为董事会与党委的沟通协调提供了保障。

党委会 集团党委会 7人
4人
集团董事会
执行董事及职工董事 4人
外部董事 5人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二. 研究思路与特色
1. 研究思路
基本思路 切入点:如何在中央企业的三个层面(集团层面、 控股上市公司层面、控股上市公司子公司层面) 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 方法:理论分析与对神华集团公司治理的案例分 析相结合 维度选取: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运行机制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中央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与效率研究 ——基于神华集团的案例分析
会计学
2012年12月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答辩内容
一.研究动机与问题
二.研究思路与特色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一. 研究动机与问题
1. 研究动机

提升公司治理效率对央企转变成具有控制力的全 球整合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央企天生带有共有体制的一些弊端,公司治 理存在缺陷。 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治理结构改革虽已在部分试点 央企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央企公司治理中仍然 有很多根源性的问题未得到解决、完善高效的治 理体系尚未建立。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三. 案例分析与讨论
1. 案例分析
集团续存资产一体化上市 经验: 神华集团与上市公司的双层董事会有五名董事 (3名执行董事和2名外部董事)相同,成为一体 化的实际决策中心。三级管控体系最终形成国资 监管之下“集团(股份)总部-所属子(分)公 司”的两级管理模式。 在董事会职能上,神华集团董事会与中国神华上 市公司董事会的定位进行了一定的区分:集团公 司董事会侧重于战略、产业培育和国家战略等职 能;上市公司董事会专注于优良资产的运营等。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四. 研究结论与启示
1. 研究结论
目前央企公司治理的问题在于:过于强调以董事 会为核心的形式上的三会一层治理架构安排,而 忽视了治理机制的跟进。 可作以下改善: ① 央企的公司治理改革实行分类公司治理机制建设。 对于竞争型央企,通过资产上市等方式推进企业 的市场化改革;对于公益垄断型央企,应维持国 有资产的绝对控股,以保障企业公益性目标的实 现。 ② 在央企多层治理效率的提升方面,应依据央企资 产上市的比重及业务范围,有区别的选择三层或 两层治理模式。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三. 案例分析与讨论
1. 案例分析
管理层激励与约束 经验:中国神华于2006年、2007年向管理人员授予股 票增值权。授予范围不仅包括高级管理人员,而 且将公司的董事、监事及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纳入 激励对象。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制衡提供动 力,推动治理效率的提升。

表3 中国神华股票增值权授予情况 获授 增值权数量 授予对象 人数 (万股)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关键 50 323.5 岗位人员 董事、监事会主席、高级管 58 243 理人员、关键岗位管理人员

四. 研究结论与启示
2. 政策建议



央企的公司治理改革应当放弃单纯利润至上的改 革思维,既强调中央企业的盈利性,又兼顾中央 企业的公益性,加强对不同类型央企的分类公司 治理机制建设。 未来央企公司治理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做好三个方 面的回归:使国资委回归为单纯的出资者主体; 使非公益垄断型央企回归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 使央企的董事会回归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主体。 应当进一步探索建立中央企业的共同治理模式。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二. 研究思路与特色
1. 研究思路
神华集团概况
(产业布局、集团架构等)
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
· 董事会系统(三层级) · 监事会系统(三层级) · 管理层激励机制 · 管理层选聘机制 · 股东利益与协调
公司治理效率影响因素
· 续存资产一体化上市 · 金融业务关联交易 · 多层级治理结构与治理效 率关系 · 行政管理体系
二. 研究思路与特色
1. 研究思路
案例分析思路 背景:神华集团企业内部产业布局与集团架构

分析内容:治理结构(董事会结构、监事会结构) 和治理机制(管理层激励约束监督、高级管理层 选聘、股东利益保护与协调)两个维度对神华集 团三个层面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分析
评价维度:从对行政管理体系与公司治理结构关 系、管理层激励与约束、集团续存资产一体化上 市、关联交易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等四 大治理难点的治理效率总结经验与缺陷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恳请提出宝贵意见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三. 案例分析与讨论
1. 案例分析
集团续存资产一体化上市 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统一管 理”的总部管理模式:

国务院国资委
集团董事会 上市公司董事会
神华集团(股份公司)总部
上市公司控股的子公司、或投资的联营公司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三. 案例分析与讨论

四. 研究结论与启示
1. 研究结论
应进一步确立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将国 资委代为履行的职归还董事会、强化董事会职权。 ④ 加强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审计委员会在央企金融 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做好对央企从事衍生品风险业务 的监督审核。 ⑤ 对于未实现整体上市的央企,需健全保护中小股东的 有效机制,形成有效的相互制衡。 ⑥ 央企集团管理层的选拔应当去行政化。 ⑦ 在后续治理改革中,应将央企经营者的薪酬与企业的 长期业绩挂钩,避免短期行为;应大力发展控制权机 制、声誉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使管理层的激励约束 机制更加健全。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二. 研究思路与特色
2. 研究特色


在剖析央企公司治理障碍时,更加注重从制度背 景上对影响治理效率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挖掘。 通过理论分析及案例研究:展示央企公司治理改 革的最新经验,为改革的深入提供借鉴;揭示阻 碍央企公司治理高效运行的根源,为提升央企治 理效率指明改革的趋势。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一. 研究动机与问题
⑤ 对于尚未实现整体上市的央企,目前关于央企控
股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机制尚有待完善。 ⑥ 目前央企的管理人员,仍然存在由政府任命的现 象,造成央企负责人行为目标的多样化、公司治 理结构被架空等问题。 ⑦ 央企高管的约束及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存在缺乏科 学的业绩考核评价机制;固定工资与年度激励、 长期激励之间薪酬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

案例讨论
总结:阻碍央企公司治理体系效率发挥的根源在 于央企公司治理面临的特殊制度背景:即央企的 出资人(国资委)不是通过股东大会,而主要是 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表达股东意志。 如何把握好政府对央企的行政干预力度、干预范 围仍然是央企公司治理问题的核心。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三. 案例分析与讨论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占H 股 比重 0.10% 0.07%
三. 案例分析与讨论
1. 案例分析
管理层激励与约束 缺陷: 由于现阶段在非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涉及国 有股权转让定价、股权分配等敏感问题,神华集 团在集团层面尚未实行针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措 施。 神华集团的董事会的高管任免权由国资委代为行 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董事会对管理层进行监 督和制衡的职能的发挥。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研究动机与问题
具体表现:
① 央企集团层面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不完整,对于公
益垄断型央企如何进行改革没有明确的思路。 ② 随着集团董事会的建成,多层级治理结构间如何协 调、提升治理效率的问题日益突出。 ③ 试点央企虽建立了完善的董事会结构,但董事会的 效力未能有效发挥。 ④ 中央企业所涉业务的多元化,使得企业的监管难度 进一步加剧。
公司治理效率与障碍分析
· 行政管理体系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 · 管理层激励与约束 · 集团续存资产一体化上市 · 关联交易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
案例讨论与公司治理模式的一般化启示
二. 研究思路与特色
2. 研究特色


关注央企公司治理“形备而神不至”这一难点问 题,结合实践对央企公司治理改革的现状和问题 进行分析。 分析了央企多层董事会的协调机制:总结了宝钢 模式、神华模式和中铁工模式的特点,并着重分 析了神华集团治理层次间的协调机制。
2.

案例讨论
方案:央企公司治理改革由笼统的整体同一推进 模式转入精细的个体差异推进模式,在清晰界定 央企目标定位与使命的基础上,区分不同央企的 性质推行不同的治理模式,实现分类管理。 竞争型央企:可通过推行企业整体化上市或直接 引入非国有经济成分的方式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产 权多元化,最终实现国有资产的资本化。 公益垄断型央企:为保证公益垄断产品和服务的 公平性、公益性和可获得性,国家应保持绝对控 制权,而不应当片面地追求股份制和产权多元化。
1. 案例分析
集团续存资产一体化上市 缺陷:“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统一管理”的总部管 理模式可能带来新的母子公司之间账务不清的问 题,为集团公司损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提 供了便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