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快速心律失常处理课件
3.扑动和颤动: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心室 颤动
4.可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预激综合征
(二)缓慢性心律失常
1.窦性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 搏、窦房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房室交界性心律
3.心室自主心律
(三)传导缓慢性心律失常
(1)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二度(Ⅰ型、 Ⅱ型)、三度
1、典型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
通过Kent束下传。 (1)P-R间期<0.12s; 2 QRS波群起始部有一粗钝的或模糊的预激
波 (σ 波); 3 QRS 时 间 ≥ 0.12s , P-J 间 期 正 常 (<0.26s); 4 继发性ST-T改变;
急诊快速心律失 常处理
一、心律失常的一般分析方法
1、了解临床资料 ①一般情况。 ②病史和心脏病史(晕厥、心绞痛、心衰、休克) ③心律失常发作和对治疗的反应。 ④服药史 特别是服用洋地黄、排钾利尿剂、抗心律失
常 药。 ⑤电解质紊乱。 ⑥有无安放人工心脏起搏器。 ⑦阅读以往的心电图。
一、心律失常的一般分析方法
三、拳击疗法
四、食管调搏
五、直流电复律
适应症: 1、其他治疗方法无效; 2、室上速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
碍
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速
1、电复律(心室率>200次/分,最短R-R 220ms时首
选)
2、药物治疗
✓ 普罗帕酮 ✓ 胺碘达隆
注意:维拉帕米、洋地黄制剂、利多卡因可增加 预激综合征的心室反应性,洋地黄类制剂可加 快 旁路传导,故这些药物不宜使用。
(2)心室内传导阻滞
(一)快速性心律失常
1.过早搏动: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2.心动过速: (1)窦性心动过速; (2)室上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室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持续性);尖端扭转
型;加速性心室自主心律
3.扑动和颤动: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心室 颤动
4.可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
指的是室上性激动在下传经过正常房室传导途径时, 同时经过附加旁路(特点 :传导速度快)预先激动部 分或全部心室肌。
附加旁路: ①Kent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出现的异常传导纤维; ②James束:在后结间束与房室束之间出现的异常传导 纤维; ③Mahaim纤维:在房室结下部或房室束与心室肌之间 出现的异常传导纤维。
V5
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
定义
致命性心律失常即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
①频率在230 bpm以上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②心室率逐渐加速的室速,有发展成室扑或(和) 心室颤动的趋势 ③室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出现休克或左心衰竭 ④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伴晕厥 ⑤特发性心室扑动或(和)心室颤动
心律失常的致命性
• 宽QRS波形心动过速(QRS>0.12秒)
常见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 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的心动过速)
快速鉴别致命性心律失常要诀 快慢宽窄PR齐
学习重点
什么样的心律失常会致命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分类及识别 常见致命性心律失常的ECG表现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 常用紧急处理方法
窦速的特点:
1、符合窦性心律条件; 2、心率100-150次/分 3、心率逐渐增快,逐渐减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引起窦速的常见原因
正常人:运动、紧张、情绪激动等; 全身性疾病:发热、贫血、甲亢等; 药物影响:阿托品、肾上腺素等;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力衰竭等
。
窦速的治疗
1、祛除诱因 2、首选受体阻滞剂 3、不能使用受体阻滞剂时,可选用维拉帕米或
地 尔硫卓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的主要发病机理为折返,少 数 为自律性异常增高及触发活动。 这些 患者一般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
临床特点:突然发作,突然停止。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房性或房室交界性早搏; (2)频率160~250次/min; (3)心律绝对整齐。
室上速急性发作的处理
简化的心脏解剖及传导系统
左束支
窦房结
房室结 右束支
左后分支 左前分支
正常心电图
确定心率
正常QRS波群形态
二、窦性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窦性心律条件:①每个QRS波前都有相关P波;②P波
在 Ⅰ、Ⅱ、aVF、V3~V6直立,aVR倒置;③PR≥0.12s.
I
II
III
aVR
aVL
aVF
V1
V3
恶性心律失常的分类
按心律失常速率分为:
-快速性心律失常 -缓慢性心律失常 -传导缓慢性心律失常
(一)快速性心律失常
1.过早搏动: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2.心动过速: (1)窦性心动过速; (2)室上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室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持续性);尖端扭转
型;加速性心室自主心律
一、兴奋迷走神经
1. 屏气法:成人首选。Vasalva动作,Muller动作 2. 颈动脉窦按摩:先右侧,每次5-10秒,切忌双侧同时按
摩。 3. 压迫眼球法:每次按压不超过10秒,青光眼和高度近视
者禁用。尽量少用。 4. 刺激咽后壁法
二、药物治疗
1. 腺苷或三磷酸腺苷(ATP) 2. 维拉帕米(异搏定) 3. 普罗帕酮(心律平) 4. 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艾司洛尔 5. 毛花甙C(西地兰) 6. 地尔硫卓 7. 胺碘酮 8. 升压药
病理生理:
• 心排血量不足:心、脑供血不足 • 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分类及识别
心动过速
• QRS波群宽窄 • 心律规整 • 有无QT延长或预激综合征史
心动过缓
• 窦缓、窦停 • 阻滞
窦房阻滞 房室阻滞
心动过速
分类
• 窄QRS波形心动过速(QRS<0.12秒)
常见于窦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房室结折返性 心动过速、附加旁道介导的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 速。(均为室上性)
2、体格检查
重点要注意患者的神志及循环状态 即血压、肤色、末梢循环及尿量等。
一、心律失常的一般分析方法
3、分析心电图
① 通读一遍心电图 ② 确定心率 ③ 分析P波P 波是否存在?是否为窦性P波? ④ 分析QRS波 QRS波群形态如何?时间正常还是增宽
( >0.12s)?规则与否? P波与QRS波群之间的关系如何? ⑤ 分析ST-T段有无异常 ⑥分析心电轴 ⑦结论:大致正常心电图,不正常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