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计量器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司计量器具管理工作,保证计量检测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使计量器具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公司质量安全、节能减排等提供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等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项目部计量器具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中计量器具是指测量装置、检测设备和试验仪器的统称。

第四条计量器具管理工作除符合本办法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规范、规程、标准及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主要职责第五条公司工程管理部是施工计量器具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计量器具管理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其主要职责为:1.宣传贯彻有关计量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文件。

2.负责编制、修改公司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项目部制度落实情况。

3.负责修订计量器具检定周期。

- 1 -4.负责公司计量器具的管理,建立台账。

5.制定计量器具检定计划并执行,组织安排公司计量器具的送检工作,确保检定率、合格率达到要求。

6.办理公司计量器具的购置、使用调拨、报废等手续。

第六条项目部技术管理部为计量器具管理工作的责任部门,需将计量器具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的管理中。

其主要职责为:1.编制项目部计量器具配置计划,指派专人负责本项目的计量器具管理工作。

2.执行公司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开展项目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按照《计量器具检定周期表》建立计量器具台账,做到账、物相符。

3.制定计量器具检定计划并执行,组织安排计量器具送检,确保检定率、合格率达到要求。

4.负责保管项目计量器具的检定合格报告(标识)。

5.办理项目计量器具的购置、报废等手续。

第三章计量器具的购置第七条工程管理部及项目部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或工程项目的规模和特点配备满足使用要求的计量器具。

第八条项目开工前,项目总工编制项目部计量器具配置计划,经项目经理审核后,报公司工程管理部审批。

工程管理部按计划给项目配备所需计量设备或明确自购清单;所需设备优先在- 2 -闲置设备中进行调配,闲置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时进行购置。

第九条公司及项目部新购置设备属固定资产的,应按照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履行相关程序。

第十条计量器具的购置应严格遵守下列规定:1.所购置的计量器具应满足国家、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等。

2.购置的计量器具要有生产许可证、使用说明书和出厂合格证等资料。

3.严禁购置非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规定废除的非法定计量单位或不符合我国标准规定的计量器具。

4.禁止购置无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的器具。

第四章计量器具的检定第十一条计量器具的首次检定应符合下列规定:新购置计量器具到货后,必须经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建账卡;检定不合格,须办理退货。

第十二条计量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周期检定,并持有计量器具检定合格证书。

第十三条根据国家对计量器具的检定要求,计量器具分为A、B、C 三类(详见附件1)。

A 类:按照国家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周期依法进行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B 类:原则上按照国家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 3 -定,实际使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在规程允许范围内做适当调整的计量器具。

C 类: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自行制定检定周期,由企业自行检测或校准的计量器具,可分为C1、C2、C3、C4四类。

第十四条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A、B 类计量器具必须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受检率为100%。

C 类计量器具由各单位自行组织检定,受检率为100%,检查方法见附件2。

第十五条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要坚持检、修分开的原则,并严格执行核验制度。

第十六条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由检定部门签发检定合格证,并由计量负责人员保存。

第五章计量器具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第十七条各项目应建立计量、测量设备登记台帐并报工程管理部备案,工程管理部对项目部计量设备配备、使用、保管等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八条计量器具应设专人、定点管理,对重要计量仪器或设备,应制定相应的维护制度;使用人员应了解所用计量器具的技术性能及使用方法,确保操作正确。

第十九条计量器具的使用要严格执行其精度、等级及测试范围的规定,严禁进行超规定的测试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 4 -得随意拆卸计量器具及计量辅助设施。

第二十条工程管理部购置管理的计量器具各项目可申请调拨使用,调拨手续按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项目竣工或计量设备闲置时,应及时交回公司,保证退场的设备状态完好。

第二十一条项目部施工现场应加强对计量、测量器具设备的管理,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与送检工作,确保设备使用灵敏有效。

第六章计量器具的降级、报废第二十二条计量器具在使用或检定过程中,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做降级或报废处理。

1.型号陈旧、属淘汰的产品。

2.因事故等原因造成损毁的。

3.经技术鉴定确认达不到规定精度等级、无法继续使用的。

第二十三条计量器具的降级、报废按下列规定办理:1.经检定确认为报废的计量器具,按规定办理报废后的处理工作;已报废的计量器具严禁使用和出售。

2.降级使用的计量器具,应由检定部门更改准确度等级标志,使用单位应按降级后精度使用。

第七章计量器具的封存和启封第二十四条计量器具的封存及启封:月检中应对计量设备配备、使用、保管情况进行检查。

- 5 -1.凡因各种原因超过两个检定周期暂不用的计量器具,应进行封存,有封标,台账有封存字样;封存期间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2.启封的计量器具,须经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计量器具封存启用手续按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五条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六条本管理办法由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解释。

附件:1.计量器具检定周期表2.C 类计量器具检查、校准办法- 6 -附件1计量器具检定周期表- 7 -- 8 -- 9 -注:1.L-长度F-力学E-电磁S-声学T-温度。

2.表格备注“√”的计量设备由工程管理部统一调配使用,“*”不做硬性规定。

- 10 -附件2C类计量器具检查、校准办法1.钢卷尺依据JJG4-1999 钢卷尺标准,钢卷尺按以下方法校准,并应有校准记录:1.1 外观检查1.1.1 自卷式和制动式卷尺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住现象。

盒式摇卷尺和架式摇卷尺摇卷应灵活。

1.1.2 尺带表面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明显缺陷,如锈蚀、斑点等;尺带两边应平滑,尺钩应保持直角,不应有直观的偏差。

1.1.3 钢卷尺分度线应清晰,并垂直到尺边。

1.2 示值检查1.2.1 对用于正式质量检查并记录数据的,应由工程经理部设备管理人员按国家规范《钢卷尺》(JJG4-1999)对其进行比对检查,并应有校准记录。

1.2.2 其他C类钢卷尺可不做示值比对,只作外观检查,并可不做校准记录。

1.2.3 示值检查应使用经过法定计量单位检定的钢直尺比对,并不得少于五点,数据记入校准记录。

2. 钢直尺依据JJG1-1999 钢直尺标准,钢直尺按以下方法校准,并应有校准记录:2.1 外观检查2.1.1 尺的侧边应光洁,不得有毛刺、锋口等现象;尺的工作端边应光滑平直,当端边磨损严重时,应做报废处理。

2.1.2 尺的线纹面不得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明显缺陷。

2.1.3 线纹应清晰且垂直达到尺的纵边。

2.2 示值检查2.2.1 示值检查应使用经过法定计量单位检定的钢直尺比对,并不得少于三点,数据记入校准记录。

2.2.2 对数据产生怀疑时应送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

3. 水准标尺3.1 依据JJG8-1991 水准标尺标准,水准标尺按以下方法校准,并应有校准记录:外观检查3.1.1 水准器的调整螺丝应能调整自如,牢固可靠。

3.1.2 水准标尺的分划应清晰,表面不应有影响读数的明显伤痕。

3.1.3 塔尺的连接部分:尺身抽出时不得有松动、脱落和弯曲等现象。

3.1.4 水准器调整方法方法一:在距水准仪50 米处安置水准标尺,使标尺与望远镜中的竖丝重合,此时调整水准标尺的气泡至中央,将标尺转动90 度,操作如前,反复多次,使标尺能按水准器准确地位于垂直位置。

方法二:也可以用调整好的垂直靠板进行,把标尺靠在垂直靠板上,然后把水准器调整至中央。

4.混凝土试模依据JG237-2008 混凝土试模标准,混凝土试模按以下方法校准,并应有校准记录:4.1 要求4.1.1 内表面和上口面粗糙度试模内表面和上口面粗糙度Ra 不应大于3.2μm。

4.1.2 内部尺寸试模内部尺寸误差不应大于工称尺寸的0.2%,且不大于1mm。

4.1.3 夹角立方体和棱柱体试模各相邻侧面之间的夹角应为直角,其误差不应大于0.2°。

圆柱体试模底板与圆柱体轴线之间的夹角应为直角,其误差不应大于0.2°。

4.1.4 平面度立方体和棱柱体试模内表面的平面度、定位面的平面度误差,每100mm 不应大于0.04mm。

4.1.5 缝隙组装试模连接面的缝隙、模隔板与侧板的缝隙不应大于0.1mm。

4.1.6 耐用性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试模应至少使用50 次或当使用少于50 次时使用期至少为个月。

在此期间内试模的内部尺寸、各相邻侧面之间的夹角、平面度和连接面的缝隙指标应符合2)、3)、4)、5)的规定。

①组装式试模按试验方法中组装式试模[(2)-f)-1)]做耐用性试验后,试模的内部尺寸、各相邻侧面之间的夹角、平面度和连接面的缝隙指标应符合2)、3)、4)、5)的规定,并且不应渗水。

②塑料试模按试验方法中塑料试模[(2)-f)-2)]做耐用性试验后,试模不应有变形或破坏。

除试模的内部尺寸、各相邻侧面之间的夹角和平面度指标应符合2)、3)、4)的规定外,试模内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刻痕,并且不应渗水。

③密封试模对密封试模,除应满足组装式试模或塑料试模耐用性规定外,尚应将成型密封后的试模浸入自来水中,水的pH 值变化不应大于0.3。

4.1.7 表观①试模外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粘砂、无伤痕等疵症。

外表面及紧固件,均应涂刷防锈油漆,油漆表面应光滑、均匀和色调一致。

②试模内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砂眼、裂纹及划伤。

③试模应有与振动台固定的夹持装置。

4.2 试验方法4.2.1 内表面和上口面粗糙度测量采用表面粗糙度仪或工艺样板进行测量。

4.2.2 内部尺寸测量对组装试模,经一次拆卸再组装后采用分值为0.02mm 的游标卡尺和深度尺进行测量。

采用工程塑料制作的整体试模,应分别在20℃±2℃和60℃±2℃的环境温度条件下,保持1h 后,用分度值不大于0.02mm 的游标卡尺和深度尺进行测量。

4.2.3 夹角测量采用铸铁或铸钢制作的试模,经一次拆卸再组装后,用精度为0 级刀口直角尺和赛规测量立方体和棱柱体试模各相邻侧面之间的夹角、圆柱体试模底板与圆柱体母线的夹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