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管理规章制度细则
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加强教师管理工作是所有学校共同的责任。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这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爱汇整理的中小学教师管理规章制度,供大家参考。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尽心尽责。
教师不得打骂学生。
如果发现有教师无视学生权益并对学生造成伤害,我们将解聘该教师并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二、所有教师都必须认真负责,对学生、家长和自己的职业都要负责。
教师应该在课前认真备课,让每一堂课的内容充实、生动有趣、秩序井然。
课后应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成为学生的朋友。
三、教师应准时上班,不得无故缺课。
如果有事需要离开,必须向主管人员写请假条并征得同意后方可离开。
同时,教师应对自己请假期间的课程做出适当的安排。
四、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发挥整个团队的集体力量,更好地搞好辅导班的管理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五、值日教师应尽全力做好当天的值日工作和学生的出勤情况,确保学生安全,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六、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应把学生的安全和自身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在整个辅导班期间,任何教师不得让学生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七、所有教师应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帮助、相互体谅,为共建和谐高效的教师团队而努力。
以上是中小学教师管理规章制度的范文,全体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各种法律法规,研究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路线;研究、及,认真实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热爱祖国、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遵纪守法,为人师表,以师德八条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努力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同时,全体教师必须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断加强业务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增
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及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书写教学笔记,认真批阅作业,耐心辅导后进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与巩固工作,不得歧视学困生,努力培养双优生。
教师必须依法治教,以德行为师,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重视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加强教学研究,积极进行教改,坚持提高教学质量的“三个口号:向管理要质量、向教师要质量、向40分钟要质量”。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教师必须遵守以下管理方案:
1、教师必须请假,不得擅自缺课。
2、教师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学生必须在星期五下午放学后全部离校,教师必须检查并安排好守校事宜后方可离开学校。
若在教师缺席期间出现不安全的事故,由该教师承担一切责任。
3、教师必须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任务,不得故意拖延或不按时完成任务。
发现一次,当年考核不能评优,二次以上者,当年考核为不合格。
4、值日教师必须认真填写校务日志、班务日志,不得不填写或不认真填写。
若发现值日教师有此情况,每次扣50.00元,并对该教师进行批评教育。
经教育不改的,当年考核定为不合格,情节严重的上报镇中心校处理。
5、值日教师必须按时打铃,不得迟到或漏打。
若发现值日教师有此情况,每次算一个缺席,并扣该教师20.00元。
经批评教育不改,情节严重的上报镇中心校处理。
6、教师必须认真备课,不得不备课就上课。
若发现备课不认真或者不备课就上课的教师,每次扣10.00元,并对该教师进行批评教育。
7、教师必须认真批改作业,不得不批改或不认真批改。
若发现不批改作业或者不认真批改作业的教师,每次扣10.00元。
8、教师必须认真维护所教班级的教室、卫生区,不得出
现脏、乱、差现象。
若发现所教班级的教室、卫生区出现脏、乱、差现象的,每次扣10.00元,并对该教师进行批评教育。
9、教师在学校内部不得吵架、打架,若发现教师有此情况,情节严重的上报镇中心校处理。
10、教师在社会上不得做有损学校名誉之事,如打麻将、斗地主、酗酒闹事等。
若发现教师有此情况,学校将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上报镇中心校处理。
11、教师必须随时保证衣着整洁大方,不得穿拖鞋进教室上课。
若发现教师有此情况,每次扣10.00元。
12、教师上课时必须讲普通话,不得使用方言或其他语言。
若发现教师有此情况,每次扣10.00元,并对该教师进行批评
教育。
13、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必须每学期家访不少于全班人数的1/3,并做好访谈记录。
14、公派外出研究、办事、开会的教师,负责人必须提前安排好该教师的一切工作,否则出现误工、误课及安全事故的,扣负责人10.00元,并且由负责人承担一切责任。
15、教师必须听课,每学期至少听15节课,不得少听。
若发现教师有此情况,每次扣10.00元。
以上制度必须全体教师认真遵守执行,否则一经核实,罚金当场结清,并追究负责人、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教师应该遵守课堂教学纪律,包括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随意调换课时或拖堂,以及不离开课堂或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作业应该做到“五要”,即分量适中(根据年级具体情况定),难易适度,形式多样,要求严格,批改及时。
辅导应该以前节课中检测出的漏洞为基础,换角度为学生讲解,努力让学生消化每个知识点。
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中的优秀生,着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发展特长;对研究成绩差的学生则应抓好“双基落实,严禁歧视”差生。
答疑解难需要细心热情,一视同仁。
在考核方面,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平时研究情况的了解,不得频繁地进行考试或举行猜题、押题、模拟等考试活动。
考试命题应该从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出发,着重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应用基础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课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要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进行教学,使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教师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研究目的教育,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指导学生改进研究方法,培养良好的研究惯;组织好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注意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复和布置作业,检查和批改作业,搞好讲评。
教师应该重视因材施教,发现研究优异的学生,积极培养;对研究上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耐心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
逐步提高。
教师还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发现研究中的乐趣。
最后,教师应该有计划地进行研究质量的检查,搞好测验、考试,认真分析试卷,积累资料,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点评,将学生研究中的不足指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帮助学生提升成绩。
本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甲和乙两组黄豆芽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培养。
具体来说,将甲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而将乙放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预期的实验效果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甲中的黄豆芽将会变成绿色,而乙中的黄豆芽则不会有任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