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语文学情分析
第九周三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语文单项知识测查,基于这是在学期中期对学生的学情做一个客观的了解,因此年级组的老师们在整个测查过程中都抱着公正,真诚的态度从测查看学生,从学生反思教学。
本次测试的试题覆盖面广,涉及到1-3单元的字词句段,题型多,遵循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
由于时间有限,试卷因排版的原因没有在汉字上注音,所以答题时多数学生显得较紧张,没功夫检查,少数学生未能完成答题。
拿到测试的结果,我们组的老师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寻求对策,希望能通过后半段的教学保持优势,弥补不足。
总的看来,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掌握得比较好:
一.一类生字掌握较牢固。
看拼音写词语一题,错误率较低,孩子们也很重视,书写比较规范。
形近字组词一题,学生也完成得不错。
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师们平时教学及训练的力度,说明只要我们严格要求,经常巩固,学生就能给你满意的答复.
二.学过的诗文记得较熟。
从词语泡泡龙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两题来看,我们认为因平时注重了以读带讲,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所以孩子们答题时比较轻松,当然书写时受拼音和二类字的影响,答案出现偏差,但总的来说必须肯定孩子们读书的效果。
三.学生对句子的概念认识比较充分。
试卷中出现了照例子写句子和整词成句的题目,大多数孩子能较清楚完整的表达。
这也与我们平时的训练分不开。
本学期我们所有的班级都开始了写话训练,一来培养孩子们写作的兴趣和习惯,二来规范孩子们的书面语言。
从这次测试看,写话训练初见成效。
测查也反映出学生身上几个明显的共性的问题:
一.拼音的掌握不够牢固。
大小写字母的辨识,音节的正确运用及书写成了部分孩子的难题,因为此而失的分较多,也比较可惜。
二.二类生字成了考试的拦路虎。
因为试卷的汉字未注音,有些填空的题目涉及书写二类字,在答题时,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和影响。
如字音连线的题目,写反义词的题目,词语搭配的题目都因不太认识生字或要求书写二类字而出现张冠李戴等各种各样错误。
这一现象给我们今后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思考。
作为要求会认的字学生应该掌握到怎样的程度,怎样扩大学生的识字量,都应该成为教学研究的范围。
三.学生书写答题态度不认真,卷面不整洁。
从客观上分析,由于时间紧,题量大,试题密,孩子们书写时,卷面很不美观。
但是从平时的情况看,学生也存在忽视卷面的问题。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应成为平时训练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