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各功能室管理使用办法整理汇总

中小学各功能室管理使用办法整理汇总

中小学各功能室管理使用办法整理汇总音乐教室管理及使用办法音乐教室是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场所。

为加强专用教室器材、设备的管理,保证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1、有专用的音乐教室,管理员负责管理、使用,制定使用、保管、器材借还和损坏赔偿制度,做到科学管理、使用规范。

2、教室的所有专用器材、设备等物资实行帐册管理,应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添置、报损器材、设备应做到“记帐及时、流程规范、准确无误”。

3、器材、设备的存放应分门别类,科学有序,排列整齐,定柜定位。

日常保管应注意做好防尘、防火、防潮、防霉、防腐蚀、防变形、防碎裂等。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每日下班前应关闭水、电总开关和门窗。

4、教室内应保持整洁有序。

室内保持干净、明亮,不要存放与本学科无关的物品。

5、教育学生爱护并正确使用器材、设备。

教学时要细心使用,使用后要及时整理。

6、器材的借还应有借还手续。

除教学需要外不得随意将器材、设备外借。

如确需借出,项目管理员要及时催还,如发现有损坏或遗失,应由借用人负责修复或赔偿。

7、及时做好各类器材、设备的日常保养、维修工作。

要经常进行检查,吹奏乐器要加强消毒卫生。

8、学校应按课程标准和教材开足开好音乐课,使现有的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益。

利用设备经常开展小型多样的艺术活动。

2022年3月美术教室管理及使用办法美术教室是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场所。

为加强专用教室器材、设备的管理,保证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1、有专用的音乐美术教室,管理员负责管理、使用,制定使用、保管、器材借还和损坏赔偿制度,做到科学管理、使用规范。

2、教室的所有专用器材、设备等物资实行帐册管理,应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添置、报损器材、设备应做到“记帐及时、流程规范、准确无误”。

3、器材、设备的存放应分门别类,科学有序,排列整齐,定柜定位。

日常保管应注意做好防尘、防火、防潮、防霉、防腐蚀、防变形、防碎裂等。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每日下班前应关闭水、电总开关和门窗。

4、教室内应保持整洁有序。

室内不要存放与本学科无关的物品。

5、教育学生爱护并正确使用器材、设备。

教学时要细心使用,使用后要及时整理。

6、器材的借还应有借还手续。

除教学需要外不得随意将器材、设备外借。

如确需借出,项目管理员要及时催还,如发现有损坏或遗失,应由借用人负责修复或赔偿。

7、及时做好各类器材、设备的日常保养、维修工作。

要经常检查画板、画架是否稳固,各类雕塑、画布要及时清理。

8、器材、设备的报损,需按申请、审批、注销的程序办理。

器材、设备应每学期清点一次,每学年盘点一次。

9、学校应按课程标准和教材开足开好音乐、美术课,使现有的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益。

利用设备经常开展小型多样的艺术活动。

2022年3月“班班通”设备管理及使用办法为了发挥“班班通”设备的重要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班班通”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规范化,特制定本办法。

2、每学期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保障设备运转和维护,学校要开通光纤网络。

3、“班班通”设备实行“分管领导负责制—班主任责任制—项目管理员责任制”的管理模式,责任到人,分层落实。

要有一名校长分管“班班通”工作,配备专(兼)职管理员。

4、管理员负责全校“班班通”设备的使用培训和维护工作,应建立维修档案,每次维修后均要记载处理情况。

如确因设备硬件损坏无法修复的,应上报学校领导进行更换,同时在固定资产台账上做好更换硬件记载,其他任何人不得擅自拆开设备,改变设备配置。

5、保持“班班通”教室清洁,保持钢制讲台下地面的干燥和桌面、设备的整洁。

建议为投影机制作专用防尘罩,每学期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做好投影机的清洁除尘处理。

做好“班班通”设备的防潮、防静电、防雷击等工作,打雷时不使用“班班通”设备,禁开电源。

7、班主任应经常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如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报告管理员进行处理。

如发现设备硬件损坏或丢失,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找出事故原因,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任课教师应协助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课前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班班通”设备。

8、班主任要指定一名品德优秀、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学生作为班级管理员,负责保管设备钥匙,配合教师开启和关闭设备,收捡遥控器、白板电子笔等工具。

9、每学年末班级更换时,各班主任应保证“班班通”设备的完好,经管理员验收合格后上交钥匙,对交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交接记录。

11、使用“班班通”设备须规范操作,课堂上要正常使用投影机及电脑设备,设备用完及时关闭(投影机停止使用灯泡熄灭三分钟后再关闭电源),不要让设备待机时间过长,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教师使用完毕后,应在规定时间关闭总电源,切忌设备运行中突然断电。

学校可在设备各个按钮处粘贴流程操作的相关提示以及警示符号,配合教师规范使用。

13、学校应经常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和安全教育。

要保持各设备的清洁,严禁在讲台、黑板、白板上乱涂乱写。

注意用电安全,避免用湿抹布直接擦洗设备,以免电器短路。

教师不得擅自允许学生单独使用“班班通”,严禁学生随意开关总电源、计算机、投影机等设备。

14、“班班通”的所有设备不得外借他人使用,学校应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将“班班通”检查评比列入班级常规检查。

如发生故意损坏或丢失“班班通”设备的情况,按规定赔偿。

计算机教室管理及使用办法计算机教室是学校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规范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2、学校每学期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保障设备运转和维护,学校要开通光钎网络。

3、学校要有一名领导分管计算机教室,至少配备一名的专(兼)职管理员,管理员负责计算机教室的日常工作。

4、管理员必须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能力,备有必要的计算机维修保养工具和软件,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

应建立计算机档案,记载每台计算机的使用、保养、故障维修等情况。

如确因电脑硬件损坏无法修复的,应上报学校领导进行更换,同时在固定资产台账上做好更换硬件记载,其他任何人不得擅自拆开设备。

5、严禁将零食及饮料等带入教室,严禁乱丢垃圾、杂物,管理员负责每天组织学生打扫,共同维护教室整洁卫生。

建议为计算机制作专用防尘布,每学期做好计算机的清洁除尘。

6、教室要有防火、防盗、防潮湿、防雷电保护措施,要经常对室内配电箱、配电线缆、电源插座及系统安全接地等关键部位进行认真检查,杜绝人身触电、电路火灾、电器火灾等严重事故发生。

8、教导学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得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的活动,不得查阅、复制和传播有害社会和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

9、按现行教材开好开足信息技术课,做到学期初有工作计划,学期末有工作。

10、计算机教室的所有设备不得外借他人使用,学校应加强管理,定期检查。

如发生故意损坏设备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11、学校应经常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和安全教育。

要保持各设备的清洁,严禁在桌子、墙壁、设备上乱涂乱画。

指导学生熟悉正确操作、使用方法,遇有险情要能及时、准确作出反应并做出妥善处理。

教师电子备课室管理及使用办法电子备课室是供教师进行网上备课、科研及其它学习交流的场所,是教师实现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重要场所,为保证正常的工作秩序和规范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2、学校每学期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保障设备运转和维护,学校要开通光钎网络。

3、管理员下班时关好门窗,关闭设备电源、电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4、设备维护由学校管理员负责,应建立使用档案,记载每台计算机的使用、保养、故障维修等情况。

如确因电脑硬件损坏无法修复的,应上报学校领导进行更换,同时在固定资产台账上做好更换硬件记载,其他任何人不得擅自拆开设备。

5、教师应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使用完毕后应正常关闭系统及计算机,并切断电源。

6、教师在电子备课室应保持安静,不得喧哗,不得聊天谈话影响他人。

应自觉保持室内清洁卫生,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严禁在室内吸烟。

7、电子备课室仅作教师备课、制作课件及学习之用,不得玩游戏、上网聊天、炒股等与教学无关之事。

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任何个人不得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的活动,不得查阅、复制和传播有害社会的信息。

9、学校每学期应对教师电子备课进行检查评价。

对教师所搜集的教学素材、制作的优秀教案和课件进行存储,建有校园网站的学校应将优秀教案及课件上传至校园网,生成本地本校教学资源库。

10、电子备课室的所有设备不得外借他人使用,学校应加强管理,定期检查。

如发生故意损坏设备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管理办法小学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全面实施教学大纲、开展实验探究、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基地。

为了加强和规范小学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1、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核学校教学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各中小学都必须重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把它列入常规教学工作管理,每学期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保障设备运转和维护。

2、管理员要确保实验用房,实验室、仪器室应保持桌面、地面、仪器设备干净整洁,落实切实可行的实验室规则,并做到各项规章制度上墙。

落实中小学校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做好防盗、防火、防电、防毒、防水、防化学药品危害等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落实实验教学安全防范措施,杜绝实验安全事故发生。

3、实验员要相对稳定,做到四懂(对所管仪器要懂性能、懂用途、懂操作、懂维修保养),三熟悉(熟悉实验教学进度、熟悉实验操作、熟悉教学仪器管理使用规章制度)。

要学习和掌握实验室伤害救护常识,遇到突发事件时做好急救工作。

5、学校要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及教材要求配备教学仪器。

每学年末,实验员对照仪器配备目录清点仪器,进行实物盘点,并提出下一年度拟配仪器的计划(包括仪器的品种、规格、数量),经学校研究确定后报县仪电站审核并上报教育局领导审批,由县仪电站汇总全县各校仪器补充计划按采购程序进行采购。

7、落实设备借用制度。

教学仪器设备专供实验教学、实验研究、课外科技活动使用,不准非教学使用。

教学仪器使用后应及时归还,实验教师要认真清点归还的仪器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检验、整理、复位。

对实验用的化学药品、材料和其它低值易耗品,都必须实行领用登记制度,杜绝流失现象发生。

8、落实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

学生在实验时,不慎损坏仪器,应酌情赔偿或免予赔偿。

查实有意违章操作损坏仪器者,除给予批评教育外,应照价赔偿。

授课教师和实验员在教学中不慎损坏仪器,应据实填写仪器损坏单,对无法修复的可做报损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