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四辩证法高二政治必修四辩证法辩证法1.联系的观点根本对立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2)联系的客观性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条件性(任两个事物之间)(4)联系的多样性(直接连接,内部外部,现象,本质,必然,偶然,因果联系)(5)整体与部分(立足整体,重视局部)(6)系统化方法(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探究乌鸦报丧,喜鹊叫喜,唇亡齿寒,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未雨绸缪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覆巢无完卵舍足徐车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发展的观点根本对立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
旧事物的灭亡(3)发展的趋势:前进性曲折性原理(4)发展的状态:量变,质变原理(5)发展的原因:内外因原理(6)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探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来凯歌出艰难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防微杜渐,过犹不及,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田忌赛马灭六国者,非秦也,六国也,名师出高徒朽木不可雕也近朱者未必近墨者未必黑。
坐井观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王不变,道亦不变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断章取义。
3.矛盾2.(1)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论的实质和核心方法论:对立中把握统一,统一中把握对立,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方法论:承认矛盾。
不回避矛盾,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3)矛盾的特殊性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方法论:从特殊性中概括普遍性,在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特殊性(5)主论矛盾方法论:抓重点。
中心。
关键,不忽视论(6)矛盾的主论方面方法论抓主流不忽视直流(7)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9)方法论: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保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探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失败是成功之母鸟鸣山更幽讳疾忌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千篇一率张冠李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举一反三白马非马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釜底抽薪统筹兼顾眉毛胡子一把抓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良莠不齐利大于弊4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四历史唯物主义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3.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前进性,曲折性4.社会历史的主体: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5.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6.正确价值观对社会和个人有导向作用7.价值判断与选择的标准,规律,人民群众8.价值的创造与表现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探究: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集体主义价值观五个统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扩展阅读: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十课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导学案(附答案)201*-201*学年高二政治必修四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编制人:毛娟英编号:16日期:第八课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使用说明】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着的,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敢于破除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善于提出,敢于寻找,确立,开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第十课第一框的内容,在课本上勾划导学案涉及的重点内容,独立完成探究案。
拓。
2.突出落实的重点知识有:唯物辩证法: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批判精神。
(三)原理总结(共2条)【学习目标】1.理解辩证否定观的内涵及要求,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基本特点,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2.理解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比较两种不同否定观,提高分析比较和辩证思维能力。
3.学会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反对和抵制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思想方法,树立创新意识。
1、辩证否定观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即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因此,我们不仅【预习案】1、辩证否定观(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否定,即自己自己,自己自己。
(2)辩证的否定与发展的关系:辩证的否定是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辩证的否定与联系的关系:辩证的否定是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和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一切,也不是简单地一切,而是既又,既又,克服的是旧事物中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的因素。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
2、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意识,做到,,。
因此,我们既要尊重,尊重,又要,,实事求是,,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3、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与辩证的思维方法相对立的是的思维方法,其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要么。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内涵: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地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的的和的。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的。
创新是一、教材助读(具体要求:先通读一遍课本,再研究预习案,在课本上规范的勾划并标注以下知识)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一)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反对〗反对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反对〗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
二、判断自测(具体要求:独立思考、写出理由)1、辩证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2、“扬弃”就是抛弃。
()3、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创新。
()3、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4、创新就是否定一切。
()5、创新就是科技创新。
()6、促进事物发展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有了创新意识必然推动事物发展。
()三、构建本框知识结构,把握联系(注意:错误,不符合辩证否定的原理,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犯了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错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要创新就要有和。
-1-201*-201*学年高二政治必修四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编制人:毛娟英编号:16日期:【探究案】一.质疑探究(总体要求:把握设问方向,梳理探究思路,科学运用原理,规范作答)探究一:材料一:有人认为,否定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斥和毁灭,是借助于外力作用实现的事物的变化。
如我把虫子踩死,就是否定了虫子;大风摧折了庄稼,就是风否定了庄稼。
材料二:柳宗元说:“日异其能,岁增其智。
”我们正处在知识创新的时代,终身学习的时代。
有专家考证,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一般80至90年翻一番;19世纪60年代,知识更新速度5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
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
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够用一辈子;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书也够用一辈子;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终身学习,才不会被日趋激烈的竞争淘汰出局。
(1)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什么否定观?(2)辩证否定是抛弃过去的一切知识吗?(3)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否定的实质?(4)辩证否定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有何区别?流的历史精髓。
它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中西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城区;是400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互补、多元共存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两种文化和平共存的可能性。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的否定观,说明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答:(l)辩证否定观的内容:第一,辩证的否定观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第三,辩证的否定观是扬弃,就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2)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
既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
(3)对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既要大胆吸收外国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
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
探究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国家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
然而在创业中出现“100人创业,95人死掉或受伤,只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的现象,是大学生创业的真实写照。
正是由于成功率不高,大学生创业广受争议.对大学生而言,自主创业的进取精神令人钦佩,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要做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准备;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忽略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或者一味地抛弃过去人们创业中的经验,盲目求新、求异。
或者一味地信赖于人们过去的经验走不出传统的圈子。
因而出现创业不创新,创业难成功的局面。
(1)运用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分析,大学生创业为什么容易遭遇失败和挫折?(2)请从创新观的角度出发,提出大学生创业成功需要注意的问题。
⑴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大学生虽有较高的理论知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满腔的热情,然而存在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估计不足等弱点和缺陷。
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义认识不足,支持不够,导致大学生在创业中对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认识不足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