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
急诊护理工作是医疗中最重要,最紧急,最危险的部分之一。

在这个环境中,医护人员们需要快速有效的进行急救,以及面对快速变化的病情,这也使得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隐患。

下面是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的讲解。

一、人员自身安全隐患:
1.意外血液接触:护士在执行抽血、穿刺等操作时常常会意外血液接触。

这时要及时清洗伤口,并按照传染病的处理程序进行检查和管理。

2.接触病人物品:护士在扶助和治疗病人时经常要接触到病人的物品。

出于防范传染的需要,护士们应该为每一个病人使用不同的器械、生活用品,特别是病人感染风险高的时候。

3.误伤:在护理病人的时候有时由于病人的身体或器具的原因,医护人员有可能会误伤到病人。

因此,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需要将操作过程和对病人的拘留和解除拘留安排好。

防范措施:
1.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在操作后及时更换和清洗。

2.注意个人卫生,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到病人或物品后一定要注意。

3.在操作之前和病人明确处理和固定方案,避免误伤的发生。

二、治疗失误隐患:
1.给药错误:在快节奏的急诊工作中,护士可能会出现药品配错的情况。

中药使用的风险更高,因为中药数量较多,而且代表的成分也比较复杂。

如果没有专业知识的护士难以为病人准确的配制药品。

2.用药严重的副作用:一些药品,特别是长时间的用药会对病人的肝脏和肾脏造成一定的压力。

在特殊情况下,有些药物的配方难度很高,而有些药针对不同的病人体质的剂量也可能不同。

3.误诊:有时候病人的症状并不明显,或者病情比较严重,医护人员可能会出现误诊的情况。

1.正确使用药品,并设立相关的记录与检查程序,确保错误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

2.在使用药品的同时,需要不断检查病人的相关生理指标,确保药品的使用不会对病
人造成危害。

3.医生和护士需要认真负责工作,最好定期参加培训或交流会议,以便及时掌握最新
的医疗技术。

三、设备隐患:
1.医疗器械失灵:由于器械的使用寿命过期、存放不当等原因,可能会引起器械失灵
的情况。

对于高风险疾病的器械必须定期进行维修和检测。

2.临床设备缺少和质量不佳:急诊部门需要有相应的临床设备,以便医护人员在紧急
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诊疗。

3.抢救设备缺少:病人在急救的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设备,且需要紧急反应,如果设备过少或质量不佳,会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

1.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按照规定使用设备,并做好设备的保养。

3.在设备缺少的情况下,要及时通知上级领导,并做好相应的紧急处理方案。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和防范措施,这对于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和效率同样重要,
我们应该尽可能把每一个隐患潜在风险完全考虑并加以解决,以保证病人的安全和安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