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服务管理“五常法”
“五常法”是一种优秀的管理方法,其内容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通过五常法管理培养从业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提供高品质的餐饮和实现高品质的服务,提升餐饮业形象及竞争力。
1.常组织:判断出完成餐饮服务工作所必需的物品并把它与非必需的物品分开:将必需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并把它放在一个方便的地方(抛掉不需要的东西或放回仓库,按必需程度分层管理,单一便是最好)。
比如去办公室取文件时找了半天,也不知道在哪里,却无意间在一堆文件中找到了两年前的某个文件;仓库里可能会有许多过了期的调料和原料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运用“五常法”中的“常组织”进行分层管理,判断出物品的使用率和重要程度,把“需要的”与“想要的”区分开,并恰当地保存,以便将来很容易就能找到。
2.常整顿:采取合适的储存方法和容器,研究提高工作的效率,先要定出物品的“名”和“家”,旨在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或放好所用物品。
比如在一些管理较规范的餐饮服务单位中,厨房里哪个柜子放调味品,哪个抽屉放工具,员工们都很清楚,而不是混放:办公室的文件都要分类并有顺序地放置;仓库里的物品更是要先进先出,对常用的物品要靠门口放置,不常用的往里放或往高处放,使每件物品都有固定的“家”,这便于我们提高工作效率。
3.常清洁:常清洁是由整个组织所有成员一起来完成的,每个人都有负责清洁、整理、检查的范围(责任划分,使清洁和检查更容易,食品离地10公分,清扫隐蔽的地方,地面和整体环境保持干净整洁)。
在做清洁工作的同时,清理自己的头脑,每做一次大扫除,头脑中就会有一种新鲜清洁的感觉。
常清洁就是提醒我们注意那些潜在的问题,并加以适当处理。
4.常规范:以视觉、安全管理和标准化为重点。
在视觉管理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张贴合适的标签。
比如安全标签是提醒人们要特别注意某些安全问题:功能间的区域标签,显示各功能间的具体操作范围;仓库内每样物品都有进货日期标签;物品不能超越的地方都有线条做出标记:厨房内所使用的橱和柜等应尽量使用透明的,如果不透明,应在橱柜的左上角标出里面所存放的物品名称。
常规范就是将一些优良方法和理念标准化。
5.常自律:向每个人灌输按照规定方式做事的能力,创造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工作场所,持续地、自律地执行上述“四常”要求,养成制定和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常自律就是教导每个人应该做事的方式并付诸实践,从而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有助于人们养成制定和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
常自律是“五常法”管理中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