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货车车钩三态作用的研讨及其故障分析
铁路货车的连接或分离由车钩来实现,车钩具有闭锁、开锁、全开三种位置,也就是车钩三
态作用。
如果货车车钩三态作用不良,尤其是闭锁不良,将严重影响车辆的使用,极有可能
造成列车分离的事故,严重影响铁路安全和生产秩序,因此有必要对货车车钩的三态作用及
故障进行分析。
一、车钩三态作用分析(以17型车钩为例)
1、闭锁位置
车辆连挂后,两个车钩只有处于闭锁位置才能传递牵引力。
在全开位时,将钩舌慢慢地向钩
腔内推动,钩锁以自身重量落于钩舌尾部与钩头侧壁之间,此时锁铁处于最低位置,锁铁后
侧的后坐锁面坐落在钩舌推铁坐锁面上,钩舌尾部受锁铁阻挡,而锁铁的另一侧受钩腔内壁
阻挡,钩舌被锁住不得转动,使钩舌不能张开,车钩处于闭锁位置。
见图1。
图1 车钩闭锁位示意图
2、开锁位置
两连挂着的车辆欲分开时,应有一个车钩处于开锁位置。
在闭锁位时轻轻提起钩提杆,使锁
销离开防脱(跳)位置,将钩锁提起,使钩锁脚支在锁座上,放下钩提杆,钩锁仍未落下,
钩舌也未移动,车钩处于开锁位置,此时将钩舌稍稍往外一拉,钩舌须能立即张开。
见图2。
图2 车钩开锁位示意图
3、全开位置
在车辆彼此连挂之前,应有一个车钩处于全开位置,才能达到自动连挂的目的。
持续扳动钩
提杆至极限位置,钩舌绕钩舌销转动打开。
车钩处于全开位置,见图3。
图3 车钩全开位示意图
二、车钩三态故障现象
1、闭锁不良
故障现象:用手轻轻推钩舌时,钩舌能转到完全闭合的位置,但钩锁不能顺利地落到锁定位置。
或钩舌根本不能转动到闭合的位置。
上锁提落下后,上锁提下平面与锁销孔上平面接触
不良,形成假落锁。
2、开锁不良
故障现象:用手缓慢提起钩提杆时,使闭锁位的钩锁抬高到钩舌尾部以上,然后将钩提杆回
转并放松,这时钩锁开锁座锁面不能坐落在钩舌推铁上,上锁提落入上锁销孔。
3、全开不良
故障现象:当用手提起钩提杆时,钩舌旋转不易达到全开最大位,需用手搬动钩舌后才能达
到全开位。
三、车钩三态故障原因分析
1、钩锁接触面及钩舌尾部磨耗后堆焊过多,使钩锁不能落下;防跳部分磨耗失去防跳作用,在运行时收到振动就容易自动开锁。
2、上锁销杆挂钩口磨耗过限,在列车运行时,必然造成上锁销杆窜动加大,从而使上锁销杆防跳部位及钩腔防跳台磨耗加剧。
3、钩舌尾部制造尺寸过大,闭锁时与钩体发生阻抗,使钩舌不能到达闭锁位,导致钩锁无法落下,从而造成自动开锁。
4、上锁销组成组装间隙超限,易形成转动阻力,使上锁提、上锁销、上锁销杆不能自由转动到位,极易造成开锁不良等故障。
5、钩舌推铁弯曲或磨耗、钩舌销孔与钩耳孔中心偏差过大会造成全开位不良。
钩舌销孔上下面距离过大或钩舌尾部尺寸过大,组装后与钩体配合过紧,也会造成全开位不良。
四、防止车钩三态作用不良的建议
1、严格落实车钩三态作用试验制度,注意检查车钩推铁、锁铁的状态。
2、车钩铸造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铸造,打磨车钩内部各配件的毛刺,清除油漆等杂物。
3、组装车钩时,注意钩舌销孔与钩耳孔的中心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