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个与教育类的文献摘录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1[1]萧宗六,余白主编.学校管理学新编[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柳斌,方亮主编.21世纪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实施全书(二)[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3]傅树京.教育管理学导论[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7.[4]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戴维A德森佐(DavidA.DeCenzo),穆恩(Henry Moon).毛蕴诗主译.管理学原理(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沈振佳主编.小学教育评价[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陶西平.教育评价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梅新林,吴峰民主编.中国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建议--基于天津、吉林、江苏、浙江、河南、贵州、甘肃七省(市)的调研[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9]赵勇,王安琳,杨文中.美国小学教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王斌华.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1]刘铭.当代教育管理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2]夏芳.中学教师评价的问题及改革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7.[13]王婷.中国、美国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9.[14]郭丽莉.中国、日本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9.[15]车伟艳.英国小学教师绩效管理评价制度的经验与启示[D].湖北师范大学,2009.[16]王凯.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基础教育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17]井光进.潍坊市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2[1]余源培.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建设[J].河北学刊,2013(1):128-132.[2]李达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4-25.[3]徐海鑫,廖浩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学术论坛,2011(7):193-198.德育研究[4]宁丽新,樊东霞.网络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北方文学:下,2012(10):151-152.[5]刘明.加强高校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管理[J].成功(教育版),2012,(11):168.[6]徐树坚.高校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272-273.[7]任莉莉.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水平评价体系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1(01):130+132[8]徐礼丰.浅议高等职业院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评价体系基本框架[J].科技论坛,2015,(6):143-146[9]鲍洁.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10]石志勇.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11]王虹.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与国外的差异分析[J].[12]华章,2012(33):119.莫亚之,韦厚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与推进措施[J].高教论坛,2014(12):26.[13]张彤.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18):196.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3[1]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2]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3]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4]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10期[5]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年第2期[6]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7]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年2月19日[8]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9]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10]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11]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12]刘云杉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13]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14]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15]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16]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4[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出版社,2002,(4):58-112.[2]苏婷.让自制玩教具成为“常青树”[N].中国教育报,2004,(6)[3]鲍小如.徽州地区举办自制玩具展览[J].安徽教育,1980,(4):40-43.[4]谢宁.基于游戏共同体的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9)[5]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6]沈晓燕.幼儿园活动区自制玩学具及其效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5)[7]王晓芬.从幼儿教师自制玩具的演变看其教育观的变化[D].学前教育,2005,(12)[8]肖岚.规范提升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发展[J].江苏政协.2011(06)[9]戴莉.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我们的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7(03)[10]陈影.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析[J].才智.2012(34)[11]卢云舒.学前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以Y县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7)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5★皮连生著的《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吴立岗著的《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朱家雄主编的《幼儿家庭教育大全》,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1)》,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靳玉乐著的《现代课程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邵瑞珍著的《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方明编著的《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素质》,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卢乐山等主编的《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沈阳出版社,1995.★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编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华中师范大学等五院校编写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徐学莹等主编的《外国幼儿教育简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刘克兰主编的《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李季湄、肖湘宁著的《幼儿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袁衍喜编著的《幼儿园活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黄人颂著的《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华东七省市等编写《幼儿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全国统编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材《幼儿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李瑞英编写的广西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幼儿教育改革与实践》,1998.★中国人民大学复印刊物《幼儿教育》1990~1998.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6[1]陈萍.莆仙宫庙壁画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2]郑芳芳.明清易代背景下的清前期人物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3]骈岑.3~6岁儿童绘画表现能力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4]林颖.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育的若干问题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2[5]黄菁.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与拓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2[6]王雅欣.探寻学龄前校外儿童水粉画教学的新思路[D].福建师范大学2014[7]王艳梅.清代杨柳青人物题材吉祥画的艺术特色[D].福建师范大学2012[8]王盼美惠.5-6岁幼儿绘画表征特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9]陈艺红.男权世界中的`女性世界[D].福建师范大学2010[10]刘德宾.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探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5[11]张玲.从林风眠的调和论看近现代中国画的中西融合[D].福建师范大学2004[12]毛蓉蓉.中国人物画造型的传承与时代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9[13]黄霖清.论形成(影响)现当代中国人物画造型特点的若干因素[D].福建师范大学2009[14]柳健.以幼儿认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色彩启蒙教育研究[D].聊城大学2014[15]秦芳.以绘画视知觉视角下研究4-5岁幼儿绘画语言表达特点[D].新疆师范大学2014[16]王蓉蓉.三大学术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17]郑艳.中国“学院派”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之间的架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8[18]倪婷婷.德化现代陶瓷艺术性弱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19]张永海.画中的人生与如画的人生[D].福建师范大学2008[20]洪文峰.花枝春满天心月圆[D].福建师范大学2010[21]吴晨阳.一脉相承-浅析两宋至现代闽籍中国画人物画家绘画风格中“线”的继承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1[22]曾春丽.初探福建工艺美术对福建本土中国画画家画风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1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7[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朱宗顺主编.学前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12]王微丽主编.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3]袁爱玲何秀英著.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蔡春美洪福财等著.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5]刘占兰编.有趣的幼儿科学小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王攀峰著.行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7]胡惠闵郭良菁编著.幼儿园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霍力岩、孙冬梅等著.幼儿园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比较研究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3[19]霍力岩.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0][美]RosalindCharlesworthKarenK.Lind著.李雅静等译.幼儿数学与科学教育(第4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1]尼古拉斯凯奇等著,张军红等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M].台北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2][美]贾珀尔等主编.黄瑾等译.学前教育课程(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11[23]秦元东、陈芳等著.如何有效实施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24]董旭花、韩冰川等著.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25]秦元东、王春燕.幼儿园区域活动新论:一种生态学的视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6]何艳萍,主编.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7]董旭花,主编.幼儿园科学区(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28]陈帼眉,刘焱主编.学期教育新论.[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9]王海英著,学前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0]刘晓东、卢乐珍等著,学前教育学(第二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1]蔡迎旗著,学前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32]董旭花、刘霞等编著,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33]杨娟.大班幼儿戏剧工坊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4]王和琴.幼儿园个性化美术活动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5]欧晓燕.幼儿园性教育实施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6]黄海燕.少数民族服饰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7]刘彤.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指导语运用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8]史孚.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及其指导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9]李槐青.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0]朱金玲.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教师指导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总之,做任何事情都要注重每一个细节.不管是整个论文还是其中一部分的参考文献,只要都重视,一定会写出令人满意的论文.以上针对学前教育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案例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到广大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8[1]彭玉琨,张捷,贾大光.教育平等理论内涵分析与促进教育平等进程策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1998(06)[1]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06)[2]都阳,John Giles.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冲击对家庭教育决策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04)[4]岳昌君.教育对个人收入差异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4(S1)[5]孙志军.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科学.2004(05)[6]张红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行为选择[J].管理世界.2004(04)[7]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04)[8]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04)[9]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J].经济研究.2004(09)[10]周英章,孙崎岖.我国教育投入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07)[11]仇立平.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03)[12]蔡增正.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证依据[J].经济研究.1999(02)[13]张长征,郇志坚,李怀祖.中国教育公平程度实证研究:1978-2004--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02)[14]冉幕娟,吴永球,陈永丽.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关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01)[15]张海峰.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基于省级混合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02)[16]江小涓,李辉.我国地区之间实际收入差距小于名义收入差距--加入地区间价格差异后的一项研究[J].经济研究.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