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涂料在施工前,首先需要确认施工的钢结构表面的焊渣、铁锈、油脂、尘土或其它不相干材料的处理情况,对表面漏刷不到位的部位要求及时修补底漆,已达到施工要求。
(1)防火涂料搅拌必须使用低速砂浆搅拌机,以免涂料中轻骨料过度粉碎影响涂料质量,搅拌时间可视环境温度的变化有所改动,当环境温度在15℃以上时搅拌时间为 8-10 分钟;环境温度在 5-15℃时可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材料应随拌随用,每次搅拌量不宜过多,搅拌好的浆料常温下应在 2 小时内用完,以免造成粘结力降低等不良影响。
(2)底层涂料配比(按重量比):粉料 3kg+增强剂 0.01kg+水 2kg,搅拌均匀即可施涂,湿料必须在 4 小时内用完,随配随用。
(3)面层防火涂料配比(按重量比):粉料 1kg+水 0.9kg,搅拌均匀即可施涂,湿料必须在 4 小时内用完,随配随用。
(4) 按照上述配比将称重好的防火涂料和水加到搅拌机中,经 5~8 分钟充分搅拌达到可喷涂的稠度即可进行喷涂。
室外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按要求的配比搅拌均匀后,需使用挤压灰浆泵进行喷涂。
其施工方法为:
(1)喷涂一遍(拉毛处理)底层涂料 0.5~3 ㎜,每平方米用料 0.3~0.5 ㎏;
(2)相隔 12 小时后喷涂后一道 5~10 ㎜,每平方米用料 3~5 ㎏;
(3)防火涂料采用机械喷涂方式。
喷涂时喷枪要垂直于被喷钢件表面,距离以 40-60cm 为宜,喷涂气压应保持在 0.4-0.6Mpa,喷枪口径宜为 4-6mm。
第一层喷涂厚度应小于或等于 2-3mm,在第一遍基本干燥之后或固化(固化时间约 6 小时)后,再喷涂后一遍,第二道喷涂可适当增加涂层厚度,直至达到所需厚度为止。
喷涂至所需厚度,面层要平整。
(4)炎热干燥条件下施工时,应在涂层表面适当喷洒些水,再涂抹下一遍,以免涂层干燥过快而造成涂层裂纹或影响层间粘结力。
(5)在天气极度干燥或阳光照射环境下,应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如:遮阳等)。
(6)隔热防火涂料中有轻质材料,颗粒较粗,涂层表面不宜做得很光,以免影响涂层的粘结力,当用户要求光洁的装饰表面可用腻子批后,砂平涂刷墙面水性涂料,不会影响其防火效果。
(7)由于施工现场设备、仪表较多,为减少污染,在涂料喷涂过程中要求对已安装到位的管道及设备用彩条布及其他物品进行遮盖,尽量避免滴落到管道及设备上;
(8)防火涂料在进行施工中要随拌随用,一次搅拌的混合料在常温下应在1-1.5 小时用完为宜,按厂家要求操作,天气炎热则更短,切忌因浆料存放时间较长而造成浆料对基底粘结降低等不良影响。
(9)室外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时,对涂层作必要的维护,乳突部位及时用抹刀剔除,并对涂层做必要维护。
同时防火涂层应避免水冲和机械撞击,防止污染和损坏,随时做好周围环境的保护。
(10) 防火涂料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带探针随时检查涂层厚度,直到达到符合要求的厚度方可停止施工。
(11) 室外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时,在梁与柱、梁与梁节点处应按其几何形状施工到设计厚度即可。
节点与死角处应特别注意:喷涂要均匀密实,不得出现空鼓现象。
(12)立柱接口加强处、变径处,按该处外形轮廓施工。
(13) 施工完的涂料表面应基本平整,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修补或重新施工:
涂层硬化不好,疏松不牢应铲除重新施工;
在结构接头、转角处有明显凹陷或空鼓;
涂层厚度负偏差大,应补充施工。
(14) 若发现防火层存在空鼓时,应立即挖掉至少三倍空鼓的面积,将松动薄弱的涂料清除干净,切口呈 30~450 斜口,用水润湿后再补涂抹平。
修补所用的涂料和施工要求与原防火层的要求一致。
(1)防火涂料在运输存放过程中要防雨防潮。
(2)防火涂料当出现固化、结块时不得使用。
刚施工完的涂层应防止雨水冲淋。
(3)涂料要现配现用,每次搅拌的涂料量应预计在 60min 内用完,用完再配。
(4)搅拌好的涂料,使用中若变稠时(不属时间过长硬化)可再加入少量水搅匀后再用。
(5)所用涂料严禁加入其它成分,不可与其它防火涂料混合使用。
(6)涂料喷涂后,宜用塑料布或其它物品遮挡,以免强风直吹和暴晒,造成涂层开裂。
(7)不需涂抹的部位,要在涂抹前盖住,一旦造成污染,应马上清洗干净。
(8)由于某些原因,需中断防火层施工时,涂层应留15°的斜面作为下次继续施工时的结合面。
下次施工前,斜面应清理干净并润湿,使新老面结合好。
(9)涂抹工具停止使用后,应马上清洗干净,以备再用。
(10)施工温度:施工期间,以及施工后 24 之内,施工周围环境及钢构件温度均应保持在5℃以上为宜。
若不能满足此温度条件时,应另采取其它特殊措施,防止涂层受冻。
当风速大于 5m/s,或雨天以及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宜作业。
(11)防火涂料初期强度较低,容易碰坏。
因此,喷涂应在相关钢结构施工完后再进行。
涂层作好后一周内,应防止强烈震动和碰撞。
(12)施工时若有上、下立体交叉作业,应注意安全。
特别是在脚手架上的操作人员要加倍小心,操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用具,系好安全带后方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