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

中东乱局及根源一、地区热点此起彼伏25个国家阿拉伯(22):西亚(12):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沙特阿拉伯、黎巴嫩、伊拉克、也门、科特威、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北非(6):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苏丹、埃及西非(1):毛里塔尼亚非阿拉伯(3):土耳其、以色列、伊朗地区特点:(大动荡、大重组、大调整)地区性大动荡持续;传统地区秩序坍塌,处于新旧秩序过渡阶段;地区安全秩序酝酿巨变;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不断蔓延扩大。

巴以冲突久拖不解:是中东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冲突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民族的因素。

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

其中,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根本原因。

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则是巴以和平之路上的严重障碍。

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巴以冲突就不会停止,中东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

伊朗核问题翻开新的一页: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和伊朗达成全面协议,伊朗核谈判终成正果。

“阿拉伯之春”引发地区大动荡:“阿拉伯之春”是指自2010年年底在北非和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和其他地区的一些国家发生的一系列反政府运动。

先后波及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多名领导人先后下台。

“阿拉伯之春”不但未能给该地区带来“春天”,反而使该地区国家陷入“严冬”。

伊拉克成了烂摊子:伊拉克局势动荡,教派冲突愈演愈烈,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国家发展方向不明。

伊拉克三大政治力量逊尼派、什叶派以及库尔德人之间,展开激烈斗争,“伊斯兰国”等极端势力重新抬头,加剧本已动荡的伊安全局势。

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肆虐二、中东局势的特点中东地区原有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态正经历着历史性剧烈变化。

未来5-10年将是中东旧秩序解体、新秩序重构的过渡期,各方力量将为重塑地区格局与秩序展开激烈博弈。

1.政治动荡长期化,前进方向不明:传统国家治理模式遭遇严峻挑战,新模式、新道路探索曲折艰难,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治理现代化任重道远。

三重矛盾(教俗矛盾、官民矛盾、军政矛盾)日益尖锐化2.经济发展两极化,民生问题尖锐:贫富差距3.社会冲突尖锐化,矛盾集中爆发:腐败、缺乏社会公正、贫困、青年人失业;民主化诉求与伊斯兰主导的矛盾、强大的军队势力与弱小的新兴阶级力量的矛盾4.热点问题复杂化,动荡根源出新:民族主义、教派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5.地区格局多极化,新旧秩序交替:美国“亚太再平衡”,对中东掌控能力下降;中、俄以及亚洲国家在该地区影响力增大;地区大国的兴起与传统大国的衰退;主要力量重组;地区发展碎片化三、中东长期动荡不止的症结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波斯湾的战略重要意义今天集中于两个因素:它的位置和它的石油。

“世界油库”招来祸端剪不断理还乱的民族宗教矛盾:中东是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诞生地巴勒斯坦问题久拖不决构成地区动荡策源地:巴勒斯坦问题是伊斯兰世界与美国冲突以及恐怖主义滋生蔓延的重要根源,一直被视为中东问题的核心,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大国势力的干涉和争霸是地区不稳的重要外部因素:中东地区发生的一切取决于来自别处的势力,中东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各种关系,都是由非中东国家之间的敌对竞争状态来左右的。

中东的不稳定也是一种结构上的不稳定:从历史发展看:沿袭了太多历史矛盾与冲突;从文化进程来看:中东古文明长期停滞不前,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和传统包袱;从政治社会发展来看:还处于“前现代国家”状况;从经济发展来看:经济欠发达,经济结构畸形,失业问题严重;从中东在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来看:严重缺乏话语权,是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窥视的对象四、中东和平进程需跨几道槛A.中东地区国家需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东之所以形成今天的局面,是各种矛盾与问题相互交织、交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

中东要摘掉动荡的标签,需要群策群力和集体智慧;需要有关各方彼此包容、相互尊重、和谐共处;需要正本清源,彻底解决矛盾,切实推进和平进程;需要共谋发展,以发展促和平,需要国际社会真诚关心和支持,而非侵略和干涉。

中东政局动荡的根源:是地区国家长期以来国家治理失败或无效的结果。

传统有余,现代性不足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民众的国家意识淡漠、民主政治制度不成熟、民主化与法治化水平低、族群关系不健康B.西方大国必须减少对中东国家内政的干预中东国家治理上的困局是西方造成的:西方殖民统治、霸权主义,严重危及地区安全与稳定,破坏地区政治生态和安全秩序,扰乱地区国家的内外关系;严重弱化了地区国家的国家治理能力,迟滞和改变了中东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发展进程。

中国制造2025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一、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什么是制造强国?内涵:规模和效益并举、国际分工中具有较高地位、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特征:拥有雄厚的产业规模、拥有优化的产业结构、拥有良好的质量效益、拥有持续的发展能力问题:“大而不强”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2.品牌质量水平不高3.产业结构不尽合理4. 成果转化渠道不畅二、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挑战(爬坡)面临“两难”局面: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挤压、低成本优势快速递减和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

机遇(登山)国家改革发展举措:政策支持带来新机遇机遇>挑战新形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变革;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趋紧,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新挑战:全球产业格局重大调整,国际贸易规则正在重构,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新机遇:国家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内需潜力和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为制造业发展开辟广阔空间三、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新路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质量为先,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内核坚持绿色发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着力点坚持结构优化,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突出重点坚持人才为本,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人才资源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转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转向中国品牌中国制造2025与当代大学生使命工业4.0对于传统工业会有非常大的冲击,中国制造2025也是因此产生的,否则中国制造业(制造是国民产业支柱)将全面崩溃。

工业4.0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就需要大量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这些人才很大部分都要从大学生中培养,因此这一代大学生就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少年强则国强,一个人不努力就是自毁前程,一些人不努力就能带坏风气,一代人不努力就要损耗国力。

提高创新意识;加强核心技术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到企业工厂去实习,看看社会上需要的是哪些,可以在学习中注重哪些。

关注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多看相关新闻和资料。

可以从工控、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考虑如何与制造业结合。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大多传统企业开始进行互联网升级,在此过程中必将带来更多互联网相关工作岗位。

大学生的时代使命人应该对自己负责。

人生在世,虽然活着不全是为了自己,却有着对自己的责任,那责任是别人任何人也取代不了的。

对自己负责,就是要做一个无悔无愧的人。

人活着,短暂几十年,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名成家,也不是成名成家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

所以,对自己负责,远不是成名成家那样简单,而是要活得充实,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价值何在,也许只存在于自己的心中,也许在别人的评价中。

总而言之,不能让自己委屈,也不能让自己遗憾。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无愧无悔的人,作为大学生,生在一个和平年代的大学生,肩负起应有的历史使命,才能使人散发光彩。

我们现在是二十大学生一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大学生提出了更新的挑战。

今天是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时代,同时我们又面对着各种敌对势力的挑衅,当代大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来维护祖国的统一。

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同时也是各种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大发展大融合的世纪,社会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也将步入世界强国行列,当代大学生应当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自己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骨干力量,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人是生产力中最有决定性的力量,因此不断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人的劳动技能和创造力,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当代国际竞争在很程度上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但最关键的是人才的竞争能力,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加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先进文化不仅包括科学技术方面的文化,还包括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科学文化固然重要,但思想道德修养在某种意义上说更重要,有人说,一个只有道德而没知识的人是次品,而一个有文化而没有道德的人是危险品。

思想道德的修养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保证我们能够正确运用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能够保证我们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使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而不为邪恶势力所用,现代社会各种欲望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如何在这些欲望中正确地选择?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要将当代大学生肩负的使命当成自己的努力方向,就是必须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一使命同时还要求我们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对改革开放充满信心,对祖国建设充满信心,这样才能充满激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并且当代大学生肩负的使命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

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使命是如此的具有挑战性和使我们为之激动的魅力,他让我们热血澎湃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完成这个使命的问题。

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并且当之无愧地负担起这个使命?我们所有的大学生都必须考虑这个问题。

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是大学生所肩负的使命。

对我们的另一个要求,在学习同时不能忽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处理好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学习人文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对我们将来完成大学生所肩负的使命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使命是对我们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完成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就要求我们进行全面的发展,只有全面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我们才能够在完成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使命的过程中得心应手;才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才能够圆满完成当代中国赋予的我们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