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管理制度
一、胸痛中心会诊制度
急诊胸痛患者到门急诊后,首诊医生假设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不清、以及病情危重需要会诊者,应及时申请会诊。
一、心血管科内科会诊
由经治医师结合患者病情及心电图表现,疑为心肌梗死或不能明确诊断,需要心血管内科医师会诊时,本人或通知急诊科护士急会诊。
心血管内科医师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前往,在10分钟内到位会诊,并按规定书写会诊记录。
二、重症医学科会诊
对于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本人或通知急诊科护士
请重症医学科医师急会诊,详细记录病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重症医学科医师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前往,并在10分钟内到位会诊并按规定书写会诊记录。
三、其他相关科室会诊
在对急性胸痛患者诊断不清,需要进展鉴别诊断时,需要请呼吸科、胸外科、消化科、皮肤科等其它相关学科时,及时请相应科室会
诊。
应邀会诊科室医师接到会诊通知后10分钟内到位会诊并按规定书
写会诊记录。
上述各项会诊,均应由申请会诊医师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工作,
详尽病史及诊治经过,并全程陪同,做好会诊记录。
应邀会诊医师要
深化理解病史、详细体格检查,在此根底上,明确提出会诊意见。
申
请会诊医师认真施行会诊意见。
二、胸痛中心时钟统一管理制度
为贯切“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保证胸痛中心时钟统一管理标准、有效,特制定珲春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时钟统一管理制度。
1、时钟统一由卫星时间确定。
2、时钟统一由专人定期校对,由信息科负责,每2周校对一次,并有校对记录。
3、胸痛中心的总监每月对时钟统一进展监视检查,并进展总结、反应。
4、时钟统一的校对人员绩效考评与检查结果挂钩。
三、胸痛中心培训制度
胸痛中心要想建立高效的救治体系,其相关部门对胸痛中心的工作细那么、体系、流程等必须完全理解,因此胸痛中心所涉及的各部门人员必须经过反复的教育及培训,知晓胸痛中心的主要目的和运作机制,明确自身的职责,这样才能整个胸痛中心正常运行,促使胸
痛中心工作质量持续改良,最终到达进步区域性协同救治程度的目的。
〔一〕培训形式
1.集中授课
2.技能操作
3.现场理论
4.远程教育
5.继续教育
6.宣讲
7.会议
〔二〕培训内容:
1.胸痛中心的概念和运行流程
2.胸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疗指南
4.肺动脉栓塞的诊疗指南
5.主动脉夹层的诊疗指南
6.心肺复苏流程
7.CT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8.心电图根底
9.实时监护系统的使用
四、胸痛中心结合例会制度
为进一步优化胸痛中心工作制度及流程,进步疾病诊疗救治程度和持续改良工作质量,定期对阶段运行状况进展总结,现制定以下胸痛中心结合例会制度。
1、会议时间:胸痛中心结合例会每6个月进展一次〔如有变化另行通知〕。
2、会议地点:另行通知
3、参加人员:胸痛中心委员会指导和成员、相关协作科室代表、心内科相关医护人员、急诊医学科相关医护人员、120指导或代表、协作医院指导或主要成员〔详细参加人员根据会议主要议题通知〕。
4、每次会议应有主要议题。
秘书于会议前一天对近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展汇总、总结并上交行政和医疗总监,由行政和医疗总监商讨决定本次会议议题,同时将商讨议题发至各委员。
主要议题如:
①总结本阶段急性胸痛病例就诊和治疗情况和转归;
②工作流程存在的问题;
③各科室协作间存在的问题;
④工作质量改良;
⑤相关流程优化和更改;
⑥胸痛中心培训情况;
⑦典型病例分析等。
5、每次结合例会应有完备的会议纪要,相关资料应由医务处完好保存。
五、胸痛中心质量分析会制度
质量分析会是胸痛中心建立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对胸痛中心运行过程中的阶段性数据分析,肯定获得的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
并制定改良的措施。
为此,珲春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制定质量分析会的相应制度。
1. 会议时间:胸痛中心工作会议每3月一次。
2. 会议地点:另行通知
3. 参加人员:胸痛中心技术总监、有关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协调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急救医疗体系、急诊科和心内科相关医护人员、胸痛中心的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人员。
4. 质量分析会讨论内容:
〔1〕讨论本季度急性胸痛病例救治情况,如胸痛急救总人数、各疾病分类人数、救治成功率、死亡率等。
〔2〕总结STEMI患者的平均D-to-B时间、FMC-to-B时间、各类指标达标率、平均住院日、经济效益指标等。
〔3〕存在的问题进展奖惩。
六、典型病例讨论会制度
典型病例分析会是进步胸痛中心工作质量的最有效的工作形式
之一。
在质量分析会中发现宏观问题,再将存在问题的典型病例挑选出来作为剖析的对象,将所有与执行胸痛中心的流程相关的人员集中进展讨论和分析。
胸痛是一组常见而但非特异性的临床病症,一些患者胸痛病症明显却没有特殊的临床意义,而一些患者临床病症细微,却可能严重威胁生命。
因此,必须对既往病例进展总结,对成功的病例中,总结成功的经历并运用的今后的理论中,从失败的病例中,总结教训,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今后防止失败的方法,同时警示全院。
这是胸痛中心病例分析会的目的。
为此,珲春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为病例分析会制定典型病例讨论会制度。
会议内容
1.会议时间:与胸痛中心质量分析会一起举行〔3个月一次〕
2.会议地点:另行通知
3.参加人员:胸痛中心总监、有关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协调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急救医疗体系、急诊科和心内科相关医护人员、胸痛中心的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人员等。
4.病例分析会流程:
〔1〕会议由胸痛中心总监支持
〔2〕由医疗总监汇报当月医疗质量数据分析结果,包括胸痛急救总人数,各疾病分类人数,急救成功率、死亡率、STEMI患者平均D-toB 时间、FMC-to-B时间、各项指标达标率、平均住院日,经济效益指标等。
〔3〕典型病例介绍:由指定医生介绍典型病例的诊疗过程和相关客观资料,最后展示时间轴。
〔4〕相关责任人就时间轴的延误环节进展解释和说明,共同分析、讨论延误的原因是属于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因素所致。
〔5〕病例小结
〔6〕总结:对本阶段的典型病例进展概括性归纳,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良意见,并对胸痛中心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展总结。
七、流程改良制度
1.、以通过多学科〔包括急诊科、心内科和影像学科等〕合作,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进步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才能,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并准确筛查出心肌缺血低危患者,到达减少误诊和漏诊及过度治疗,改善患者临床预后为目的,制定相关工作流程图。
2、胸痛中心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确立关键性效率指标和预后指标的近期奋斗目的值,原那么上应每年修改一次奋斗目的值以表达持续改良的效果。
3、急诊科、心内科等胸痛中心工作人员,甚至全院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假设发现流程有问题,尤其存在救治延误或决策错误的典型病例,挑选出来作为剖析的对象,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典型病例讨论会,将所有与执行流程相关的人员集中进展讨论和分析,重新制定流程,并落实整改,重新培训,已到达改良效果。
4、及时记录流程图的改良情况,及时更新、培训。
5、胸痛中心通过流程改良改善ACS患者救治的效率指标和预后指标。
珲春市人民医院
2021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