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谈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谈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

1.创新处理教材
教材的创新处理是指建立使学生认识和把握未来发展的知识体系和活动体系。

教师对教材的创新处理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增减、调整、重组或重新选定。

如教师可增加反映现代生物科技新进展的知识,如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可增加人与生物圈关系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使学生学会健康的生活;可增加促进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实践能力。

教师要用创新思路来处理教材,定会使教学内容得到创新。

2.创新教学方法
在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应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

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合作型学习、自学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广泛采用,其过程是:提出课题→设计→探究→结果→分析、评价。

其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索(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重在发现,学生具有最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如“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活动,首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可能的条件;如水、空气、温度等,接着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实际操作,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更新教育手段
现代教学媒体能增大教学容量,开阔学生视野,诱发学生思维;它使生物课堂更精彩、更生动、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并对网上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重视网络对教学的影响。

4.转变评价观念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价值,保护并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评价范围上,应从片面的只限于智能范围的单一性评价向全面的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评价转变。

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评价。

在评价方法上,要从以考试测验为主、片面强调定量分析向注重观察与调查、了解内在因素的定性分析转变,要注重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特别重视形成性评价。

在评价功能上,应从片面强调刺激学生的个体竞争意识功能,向注重激发学生的团体竞争意识和自我竞争意识的功能转变。

总之,创新教育,教师和学生应不断获取新知识、信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

因为新知识、新信息给人们以新的创造基础,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引发新的联系乃至幻想,迸发创造性思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