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旅游客源国分析(ppt 63页)

中国旅游客源国分析(ppt 63页)


2.东寺 4.千年皇宫——京都御苑 6.清水寺(三重塔)
NO3. 富士山
富士山位于本州岛的中南部,东距东京约80km,海拔3776m, 是日本第一高峰,世界著名火山及风景游览区。日本人民视其为 圣山,已成为日本象征。
富士山北麓有日本著名的风景区——富士五湖,系火山熔岩堵 塞而成。每当湖畔樱花盛开时,景色极为秀美。其中美丽如画的河 口是人们经常驻足的地方。
京都有始建于1100多年前的旧皇宫、创建于公元798年的著 名佛寺清水寺(三重塔)、三大宫殿之一的桂离宫、金碧辉煌的 金阁寺、平安神宫、八坡神宫、京都御苑(皇宫)、二条城、东 本愿寺、西木愿寺、鹿苑寺、万福寺、银阁寺、教王护国寺、 延历寺、仁和寺、高山寺、西芳寺、天龙寺、慈照寺院等名胜。
1.岚山 3.平安神宫 5.金阁寺
三、旅游业概况
(5)旅游吸引物的变化 总体来讲,旅游吸引物呈现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征。 (6)旅游产品的变化 从单一和综合性旅游产品专项专项和主题类旅游产品。 (7)日本海外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经历了恐怖、战争、非典、禽流感之后,日本出境旅游市
场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旅游者更加向往安全的目的地 并更注重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出生高峰期”的人群属 于“积蓄型消费者”,能够催生强大的旅游市场。
NO4. 奈良
奈良(又称作平城)是日本三大古都之一,是日本的佛教 中心和文化发祥地,有“东方的罗马”之誉,日本人称奈良 为“精神故乡”。奈良位于本州岛,距大阪约10km,是日本 历史的摇篮和发源地,是日本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游览城市。
1.唐招提寺 (Tōshōdai Temple)
2.东大寺
3.法隆寺
二、社会概况
4、社会风情与习俗 (3)饮食:日本饮食分为“日本料理”、“中国料
理”、“西洋料理”三类。日本料理源于日本列岛, 并逐渐发展成为独具日本特色的菜肴,总体特点是清 淡,烹饪技法可以用五味、五色和五法来概括。 (4)禁忌:日本人对数字的吉凶感觉很敏感,忌讳4、 6、9、42。日本人对颜色也有自己的讲究,忌讳绿色 和紫色(绿色是不祥之色、紫色不牢靠,故忌用绿色 和紫色作装饰)。此外,日本人忌用荷花(丧花)、 狐狸(贪婪)、獾(狡诈)等图案。
具体代表:温泉疗养胜地(箱根温泉(はこねおんん)); 古都、遗迹、古寺院、神社等建筑; 日本式庭院(矶山仙严园、京都大德寺大仙院)

2、日本旅游资源的特色 总体特色: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旅游资源众多。
原因:山岳、溪谷、河川、湖泊多,海岸线复杂,地形富于 变化,四季变迁明显。
具体代表:温泉疗养胜地(箱根温泉(はこねおんん)); 古都、遗迹、古寺院、神社等建筑; 日本式庭院(矶山仙严园、京都大德寺大仙院)
NO5. 箱根
箱根位于神奈川县西南部,距东京约90km,有镰仓宫、 镰仓大佛,相模湾西岸的热海箱根是日本最大的温泉群和著 名的温泉疗养地。箱根附近集山、湖、温泉之胜,自然风光 优美,成为日本著名的风景区。
NO6. 大阪
大阪位于本州西南部,北靠京都,东接奈良,西临大 阪湾,是仅次于东京的重要工商业城市和水陆交通中心, 素有“水都”、“桥之城”之称。
四、旅华市场
(二)日本旅华市场现状分析 近年来日本旅华市场发展势头良好的主要原因: 一是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增进; 二是中国各地赴日本宣传促销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是中日两国之间的航空运力不断增加; 四是中国政府对日本来华游客签证手续放宽; 五是友好交流、商务游客、考察客源的增长; 六是中国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
NO7. 横滨
横滨位于东京西南30km,东京湾的西岸,是日本最大 的国际贸易港口,第二大城市。横滨的名胜古迹很多,有 许多中国唐、宋时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三溪园庭院古朴 典雅,是横滨欣赏樱花最好的地方。
NO8. 姬路城
姬路城位于日本本州兵库的姬路市的姬山上,是日本完 整保存至今的少数几座城堡之一。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组 将姬路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社会概况
4、社会风情与习俗 (1)节庆日:日本的主要节日有元旦(1月1日)、
节分(2月3日或4日)、女孩节(农历3月3日)、端 午节(农历5月5日)、星节(农历7月7日)、中元普 渡(也称“盂兰盆会”,农历8月15日前后)、彼岸 (春分秋分前后的7天时间)、七五三(11月5日)等。 (2)礼仪:日本是著名的礼仪之邦,也是一个非常 重在外在形式的民族,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当中形成 了完整的礼仪模式。日本人最擅长行鞠躬礼(鞠躬 15°是一般性礼节、30°是普通礼节、45°是最尊重 礼节)。
四、旅华市场
(三)促进日本旅华市场增长的因素 1、日本经济在2000年至2002年良好的增长势头; 2、中日经贸关系的扩大为商务游客访华提供良好机遇; 3、日本人倾向于选择自然风景好和环境好的旅游目的地。
场上的两种主要类型; “积蓄型消费者”将逐渐成为出境市场的主体; 安全问题正日益成为人们格外关注的敏感话题。
三、旅游业概况
(2)出行方式的变化 将使旅行呈现出更多的时间和地点选择自由。 (3)旅游目的地的变化 从惯常夏威夷、澳大利亚等海洋避暑地转向更有文化魅力的
旅游目的地。20~50岁以上女性出游比率排名:亚洲、美洲、 大洋洲、太平洋地区和欧洲。 (4)旅游消费需求的变化 总体上最求旅行质量和个性,并注重参与和体验。“积蓄 型”——学习、惊奇、感动、交流;“工薪型”——缓解压 力、转换心情、提高家庭凝聚力、制造美好回忆。
二、社会概况
2、经济与政治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
1968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虽然在1990年开始经历了将近10年的经济低迷状态, 但目前仍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80%以上的工业资源依赖 进口,但森林和近海渔业资源十分发达。 1885年日本确立内阁制度,1947年颁布新宪法。宪法 规定实行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议会内阁制。
家——大和国,统治日本长达300余年。 公元12世纪起,经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
“战国时代”和“江户幕府”四个时期。 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
幕藩体制,重建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发展资本主 义,并逐步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二战后奉行“重经济轻军备”的战略,到20世纪60年 代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1991年出现了第二次负增长(-3.3%),但从1992年至 1997年连续六年创造了出国旅游的最高记录,可以说日本的 国际旅游发展已经达到稳定状态。
2、日本旅游资源的特色 总体特色: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旅游资源众多。
原因:山岳、溪谷、河川、湖泊多,海岸线复杂,地形富于 变化,四季变迁明显。
三、旅游业概况
分析与总结:
1980年日本的出国旅游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3.2%)的记 录。与此同时,受社会形势变化的影响,日本国际旅游市场 的客源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一是高龄化群体在此时出现, 二是女性旅游者出现增长趋势。
1984年出国旅游总数较前一年度增长了10.1%,并再次掀起 了出国旅游的热潮。游业的现状 1999年日本的处境旅游人数为1640万,入境旅游人数仅有
440万,仅相当于出境旅游人数的1/4(2004年出境人数是入 境的2.7倍)。据WTO统计,1999年日本入境旅游接待人数 仅排名世界第36位,在西方8国中排名倒数第一。 受“9·11”事件影响,日本国民出国旅行大幅减少。 目前,日本国民业余时间的消遣方式和消费形态日益多样化。
大阪城市风光
绝美的城市夜景——横滨
四、旅华市场
(一)日本旅华市场现状
•日本政府官方的 统计报告显示: 国民出国旅游目 的地基本集中在 亚洲地区。
两大特征
•国家旅游局资料 显示:1980年 至今日本一直是 访华游客最多的 国家,人数多且 比重大。
日本旅华市场现状
分析表3-1、3-2
由此得出结论:日本是中国最大的入境客源国家
三、旅游业概况
4、近年来日本海外旅游市场的变化
市场结构
旅游产品
出行方式
海外市场 巨大潜力
旅游吸引物
旅游目的地
旅游消费需求
日本海外客源市场的变化
三、旅游业概况
(1)市场结构的变化 市场消费潮流的主力军从20岁左右的女性向50岁以上的女性
阶层转移; “积蓄型消费者”和“工薪型消费者”已经成为出境旅游市
本章节结构思路
1
Click t自o 然ad环d 境Title
2
Click t社o 会ad概d 况Title
3
Click旅to游a业dd概T况itle
4
Click t旅o 华ad市d 场Title
第一节 日本
一、自然环境
日本国土将近70%是山地, 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在本 州中央横穿飞禅、木曾、赤 石三条山脉。富士山是最高 峰。
东京为日本政治中枢,这里有众多的著名大学、博物馆、图 书馆和各类旅游胜地。
1、皇宫 2、国会议事堂 3、银座 4、浅草寺 5、上野公园
NO2. 京都
京都与雅典、北京、开罗齐名,被称为日本历史的活博物馆。 京都作为日本国都先后达1075年之久,市内名胜古迹众多,现 存有佛寺1631座,神社267座,被定为重要文物的达1646件, 被定为国宝的有211件。
三、旅游业概况
1、日本海外旅游的发展历程 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举办,揭开了日本旅游事业发展
的序幕。在此之前,能够出境的仅仅限于外交、公务 出差、留学、出席学术会议、参加运动赛事等,基本 上不存在个人的海外旅游。 总体来说,日本国民出国旅游,从1964年到1979年, 出现了16年之久的持续增长,谓之高度增长期。 【具体分析图3-1,P6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