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药PPT课件
第四节 被子植物药
双子叶植物纲
1
复习:被子植物的特征
❖ 组织分化精细; ❖ 具有真正的花,开花过程是它的一个显著
特征; ❖ 有果实的形成,胚珠包藏在心皮内; ❖ 具有独特的双受精现象。
2
3
(一)桑科
• 木本,有乳汁 叶多互生 花 单性成隐头或 头状花序 雄蕊 4 心皮2 常成聚花果
4
火麻仁
来源:桑科大麻的干燥 果实
以体重、质坚实、 粉性足者为佳
15
何首乌功效
性微温。味苦、甘、涩。生首乌能解毒、 消痈、润肠通便;制首乌能补肝肾,益精 血,乌须发,壮筋骨。
首乌藤(夜交藤)为何首乌的藤茎,能养 心安神,祛风通络。
16
大黄
来源:掌叶大黄、唐 古特大黄、药用大黄 的干燥根与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高 大草本,基生叶,叶 宽卵形,掌状中裂, 花小红色。
11
关木通的功效
对心血管作用:强心作用 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
菌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对 常见致病性皮肤癣菌的抗真菌作用较强
利尿作用: 中医功效:性寒味苦,能清心火,利小便,通乳 注: 大剂量服用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12
(四)蓼科
草本,节膨大单 叶互生
飞鸟状或裂隙状。
20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功效
大黄
蒽醌类衍生物(大黄酸、大黄 素、大黄酚、番泻甙)
1. 微量升华得黄色针状结晶,
结晶加碱液溶解显红色 2. 紫外光下显深棕色荧光,不得
显亮蓝色
有泻火通便,破积滞,行淤血 作用,外敷清火解毒消肿
21
同属一些植物在部分地区或民间称“土大黄”、 “山大黄”等而作药用。有时与上述3种正品大黄 混淆。主要有藏边大黄 、河套大黄 、华北大黄 。 上述品种与正品之区别: 1.不含或仅含痕量的大黄酸和番泻苷,均含有土 大黄苷; 2.紫外光灯下显亮蓝紫色荧光; 3.通常根茎断面髓部无星点构造; 3.有收敛止血作用,几无泻下作用中,多外用作 收敛止血药,或作兽药和工业染料。
17
形状:类圆柱形或 块片状
表面:黄棕至棕红
断面:黄棕色,颗 粒性,根茎髓部大, 有星点散在,根形 成层明显,具放射 纹理,无星点
质地:坚实 气: 清香 味:苦、微 涩,粘牙,砂粒感
以质坚实,气清香, 味苦而微涩者为佳
大黄18
大 黄 横 切 面
19
大黄粉末
簇晶多而大,棱角短钝 网纹或具缘纹孔导管 淀粉脐点星状、点状、
大黄
22
学习要求
熟悉桑科、马兜铃科、蓼科、植物的主要 特征;
熟悉桑、火麻仁、桑寄生、细辛、关木通、 何首乌、大黄等药物的性状和功效;
重点掌握细辛、何首乌、大黄的鉴别要点 及临床应用。
23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 安胎、降血压Biblioteka 食疗:桑寄生鸡蛋 桑寄生(山楂)茶
7
(三)马兜铃科——细辛
来源:北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 性状:多年草本,根茎横走,着生细长的根,叶基
生,心形,具长柄, 8
细辛的功效
有降血压作用,并可使心脏功 祛风散寒、通窍止
能改善,增强心肌收缩力 痛,治咳除痰。用
具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和局 于风寒感冒、鼻塞
部麻醉作用
头痛、牙痛、痰饮
解热、镇痛作用
咳喘、风寒湿痹、 口舌生疮
抗炎作用
注:用量1~3g
抑菌作用
肾功能不全慎用 反藜芦
9
关木通
来源: ——东北马兜铃
的干燥藤茎 川木通来源: ——毛茛科小木
通的藤茎 木通来源: ——木通科五叶
木通的藤茎
10
药材性状
长圆柱形,表面灰黄色,节部稍大,质硬不易折断, 断面有多层环状排列的导管,射线明显,味苦。以粗 细适中、表面色黄、断面鲜黄色者为佳 。
性状:卵圆形,有细网 纹,两边有棱
药用价值: 润肠通便,可降低血压 和胆固醇;油中含大 量不饱和脂肪酸
5
桑叶、桑皮、桑果
来源:桑科植物桑的叶、 根皮、果穗
叶(桑叶)—疏风散热 根皮(桑白皮)—利水 枝——祛风湿 果(桑椹)——补肝肾
6
(二)桑寄生科——桑寄生
来源:桑寄生带叶茎枝, 寄生植物,主产福建、 广东、广西
具托叶鞘 花被宿存 雄蕊不定 果实为瘦果或小
坚果 主要药用的为蓼
属和大黄属
13
何首乌
来源:何首乌的干 燥块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 缠绕草本,茎有节, 叶卵状心形,托叶 鞘膜质,花小而密, 白色
14
性状:团块状,表 面红棕色,体重, 质坚实,断面粉性, 有异形维管束环列, 形成“云锦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