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 外治法】推拿常用手法--

【中医 外治法】推拿常用手法--


根据部位的不同,用拇, 食,中三指或拇指与其余 四指,将肌肉或肌腱提起, 然后当放开时用手指弹动 肌肉或肌腱 。
20《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十一、振动
• 一手掌贴于皮肤上,另一 手握空拳有节奏地击打置 于皮肤上的手背。
• 击打力量轻重适度,使被 按摩者感觉内部组织有被 震动的感觉。
• 频率一般每分钟振动6080次。
21《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十二、叩击
• 用手指指腹,指尖或握 空拳,双手交替或单手 击打身体。根据手形的 不同,可分为以下5种:
• 空拳盖击 • 空拳竖击 • 指尖叩击 • 掌侧击 • 拍击
22《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十三、按压
• 用掌根或掌心紧紧贴在 皮肤上,用较大的力量 向下按压,单手或双手 重叠操作。
2《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3《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 有力 • 均匀 • 柔和
• 持久 • 渗透
4《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5《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6《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7《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8《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9《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医宗金鉴》:
24《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25《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 用双手作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扳动肢体的方法。 • 两手或两人配合进行,即一手(或一人)扶握固定关
节近端,另一手(或另一人)扳动关节远端肢体,作 适当幅度的单一屈曲,伸展,旋转,内收或外展等活 动。 • 常用于颈,胸背和腰背部。
26《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手法者,谓以两手安 置所伤之筋骨,必知 识其体相,识其部位, 一旦临证,机触于外, 巧生于内,手随心转, 法从手出。
10《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一、抚摩
• 五指自然分开并伸直,用 手掌或指腹贴放于皮肤上, 轻轻地作来回直线或圆形 或螺旋形的轻缓抚摸运动。
• 多用单手操作。 • 推拿开始和结束时都常用
• 或拇指多作揉的动作, 四指多作捏的动作。
14《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五、搓
• 两手自然伸直,五指 并拢,两手夹住肢体 对称部位,相向用力, 方向相反,来回搓动 肌肉或肢体。
• 搓法操作必须双手进 行。
15《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六、摩擦
• 手掌自然伸开,五指伸直 并拢,全掌紧紧贴于皮肤 上,作直线或回旋形的摩 擦。也可用拇指指腹操作。
三、捏
• 手掌自然分开,四指并拢,拇 指外展和四指成钳形,对合用 力挤按肢体肌肉或其它组织, 间断或不间断用力。
• 可循肢体纵轴方向运动或固定 在一处操作。
13《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四、揉捏
• 四指并拢,拇指外展, 手成钳形,将大小鱼际, 掌根及各指指腹紧贴于 皮肤上,
• 拇指和四指一起用力作 揉和捏的动作,
17《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八、摇晃
• 一手握关节近端,另一手 握关节远端肢体,使关节 远端作被动的回旋转动或 外展内收或(和)屈伸运 动。
• 摇晃是关节被动运动的一 种手法,其操作方法随部 位而异。
18《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九、抖动
• 用手握住患者肢体 远端,在向远端拉 伸的基础上,将肢 体用力作连续的小 幅度的上下或左右 的颤动。
此手法,推拿开始时用抚 摩作为过渡手法,结束时 则作为整理性手法使用。
11《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二、揉
• 以全掌,掌根或指腹紧贴 于皮肤上,作直线来回或 圆形回旋的揉动。
• 可用单手或重叠双手操作。 • 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可
分为掌揉法和指揉法。 •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及多种
伤病。
12《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 躯干稍向前倾,沉肩伸 肘,充分塌腕,手紧紧 按贴在皮肤上。
• 用力由轻而重,逐渐增 加,需要时可借助推拿 者的体重施压于患部。
23《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 用手背近小指侧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和小鱼际, 贴于治疗部位上,掌指关节略为屈曲,通过腕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 的协同动作,产生轻重交替,持续不断的力作用于治疗部位。
• 操作时手掌要紧贴于皮肤 上,摩擦时力量大而均匀。
• 发力在肩,以肘带动手的 运动,垂肘定腕而擦,力 达深部组织。
• 频率一般每分钟120次左 右。
16《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七、推压
• 手掌自然伸开,四指并 拢,拇指外展,以掌根 和小鱼际紧贴于皮肤上, 作直线向前的单向推压 动作。
• 也可以单用拇指作单纯 的推动。在脊柱上操作 时两手伸开呈“八”字 形,沿脊柱两侧推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