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教程九 平台拖航
海事专业教程九
平台拖航
COSL工程技术学院新疆分院
摘要
课时一
定义与术语 拖航属具 拖航程序 拖航危险因素的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拖航属具 平台被拖曳眼板 平台被拖导链(缆)孔 过桥钢链:应满足15~60米 龙须链:两条连接的夹角≤60°。 三角眼板 拖曳环 拖缆索节或嵌环 卸扣 副拖缆:根据平台核定吨位,标定平台副拖缆的尺寸和长度。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1972—其他信号的应用
• 号笛 • 一短声 表示“我船正在向右转向”; 二短声 表示“我船正在向左转向”; 三短声 表示“我船正在向后推进”。 • 二长声继以一短声,表示“我船企图从你船的右舷追越”; 二长声继以二短声,表示“我船企图从你船的左舷追越”; 一长、一短、一长、一短声 ,表示“我船同意你追越”。 • 号灯 • 一闪 表示“我船正在向右转向”; 二闪 表示“我船正在向左转向”; 三闪 表示“我船正在向后推进”。
稳性的前提下生活水、食品和燃油的携带量满足什么样的前提。
拖航前的稳性计算在实践中的验证和再验证。通过
稳性计算和控制,对于可变载荷的摆放进行调整。
载荷的摆放和固定。吊重作业的风险和对甲板的破坏。 拖航船的性能验证。挂拖数量和值班数量。挂主拖的时间点
记录。为什么?费率?挂拖的风险。
与钻井部门合作回收悬臂梁。风险
国际信号旗的使用:(第六课程《信号设施》中介绍
了信号分类。下面我们将重点讨论信号在拖航作业中的应 用。)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1972—信号旗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1972—信号旗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1972—信号旗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1972—信号旗
• 在此,简单列举几个民用信号旗码组以及含义: AE:我必须放弃我的船(弃船)。 AE1:我(船或船员)想放弃船舶,但是没有救生设备。 AE2:除非你留下准备救助我,否则我将弃船。 NE6:你应十分小心地行驶,发现有敌舰。 BB:你(直升机)可以在我的甲板上降落。 信号旗码组以字母旗M开头的一般为医疗信息,如: MM:我请求紧急医疗指导。 • 代旗使用 在一套国际信号旗中,有3面代用旗,其作用是用来代替 同一组中的同类通信旗。代一是用来代替前面同一类(类别指 字母或数字)的第一面信号旗:代二和代三分别用于代替前面 同类的第二和第三面信号旗。
平台拖航
课时二
海上避碰与信号应用 拖航应急与处理 海上救助 公约、规范、法律法规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1972 规则之拖航规定:
每一船舶应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有效手段断定是 否存在碰撞危险,如有任何怀疑,则应认为存在这种危险。 在断定是否存在碰撞危险时,考虑的因素中应包括下列各 点:
构。该机构负责作业的实施和安全。该机构负责人为拖航小组组长, 在某些标准中也称之为拖航船长。
航线:指根据以往环境条件统计资料和/或气象预报或以经验给予平台拖航路
线的设计。
浮态:指为避免平台受到涌浪砰击而改善平台耐波性,平台在拖航时保持最
小尾倾0.005倍型长(最小尾倾角为0.5°)并且横倾角为零时的状态。
以上也是前面为什么体系规定平台最大航速不能超过10节的问题所在。
拖航风险因素的特点
任何危险因素归纳起来主要由以下两种类型: 物的因素 人的因素
拖航风险因素的分析
作业流程的评估:PDCA闭环质量管理目标。 P-计划;D-实施;C-检查;A-提高。 海洋气象 拖船能力 风险评估 人的决策—也是海事作业的最重要的危险源。
作业极限:指平台的某一规定的作业临界点。当作业条件或过程超过该临界
点时,可能造成平台不可逆的受损状况,即无法恢复到安全的受控状 况。
拖航准备—船体部门
平台卸荷 拖航前的安全检查:如水密系统、拖带系统、锚泊系统、安
全设备设施、压载系统、冲桩系统。
拖航前的载荷控制:包括载荷统计、测量、控制;满足拖航
海上救助
平台破损 确定损坏的程度,指挥堵漏抢险工作 向作业公司应急小组报告平台破损情况,必要时请求救援 采取措施隔开受损区,确保平台的水密完整性 计算平台稳性,采取措施确保稳性满足要求;如平台稳性许可,可给对称的另一舷压载 舱加水,以维持平台平衡 ;不断观察和记录前后吃水和干舷高度的变化,判断险情的发 展。 组织人员关闭水密门、窗和通风口 如果是不明船舶碰撞平台,查明并确认相碰船的名称、国籍和船长的名字,必要时通知 守护船拦截逃逸船舶 与拖航船及护航船保持联系;发出遇险求救信号 ; 如破损发生在吃水线以上,尚无进水,则采取临时补焊的方法处理 如破损连带出现舱室进水,根据破损程度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 如破损较小,可采用黏合剂加水泥堵漏的方法和木塞堵漏的方法。 – 如破损较大,进水较急,堵漏较为困难,且当时平台海区水深允许,可选择应急插桩或 立即拖往安全海域升船处理,边拖航边排水。 – 如单舱破损进水,无法控制且又不影响平台整体漂浮稳性,则采取封闭该舱的方法处理, 升船后再进行处理。 如果情况恶劣,危及平台人员生命安全必须弃船时,高级队长应立即按《弃船应急处置 方案》进行
所处的状态或过程。
起拖:指平台接拖后开始驶离原位的作业。
航渡:指平台从某一地理位置移往另一地理位置的拖航距离。
定义与术语
拖航间距:指平台在拖航过程中平台最低结构与海底的垂直距离。 航区:平台拖航所处的海域。 单拖:指一艘拖船拖带平台的形式,通常拖船主拖缆与平台过桥缆相连接。 串拖:指两艘船首尾串联,后拖船主拖缆与平台过桥缆相连接拖带平台的形
定义与术语
拖航:指平台作为被拖物由拖船拖带,从某一地理位置向另一地理位置转移时
所处的状态或过程。通常半潜式平台指自原井位(船位)处最后一个锚 离底,至新井位(船位)处第一个锚到底止的作业期间。自升式平台指 船体处于漂浮状态的作业期间。
自航:指平台依靠自身的推进装置和动力从某一地理位置移往另一地理位置时
拖航
三桩全部冲活后,平台开始拖离原井位。此时若是原井位是生产平台,拖航 小组应要求主拖在平台三桩冲活时根据海流、风等影响带上相应的拖力。以 保证平台不会倒退与生产平台相撞。 为了使水下的海流效应减到最小,在桩腿需提升到拖航位置,平台才可以处 于安全拖航状态。 海事师要指定相应的人员按照规定每两个小时进行一次平台拖航巡回检查并 填写巡回检查记录。 海事师需在中控室值班。若离开该处,需携带可用的对讲设备,保证拖航小 组的其他人员和拖轮可以在第一时间保持联系。 拖航小组应及时与主拖联络,了解前方可能出现的窄航道或深水域。要求拖 航船拖曳平台航行的路线应满足平台应急插桩并可以升离水面的要求。若航 道太浅或太窄,就会造成平台搁浅或损毁。 航道的水深应满足平台桩腿升至最大值时,桩靴与海床要至少有5米的间 距。 航道的宽度应满足平台型宽的至少三倍。 拖航过程中,拖缆的受力不得大于80吨。
式。
并拖:指两艘或两艘以上拖船的主拖缆分别与平台的两条龙须缆和/或其他可
作拖缆使用的链(缆)相连接,并排拖带平台的形式。
绑拖:指拖船绑在平台左或右舷帮的拖带方式。
前后拖:指一艘拖船牵引平台首部,几条拖船牵引平台左或右舷尾部的拖
带方式。
定义与术语
拖船:指在拖航作业中从事拖带平台航行的船舶。
拖航小组:指为实施平台拖航包括后续就位作业而组成的临时现场指挥机
拖航时间小于10天,配备量=日消耗量X10X200%; 拖航时间介于10天到20天之间,配备量=日消耗量X计划天数X175%; 拖航时间大于20天,配备量=日消耗量X计划天数X150%。
拖航作业—降船
降船前的安全风险分析会:气象、程序分析评估、措施的制定 和人员安排及验证。 升降试验:时间点记录—拖出前的总包时间计算。升降功率。 降船到零气隙:时间点记录。 降船至吃水6~8英尺。检查水密。准备冲桩作业。 继续降船至拔桩吃水。开始冲桩。拔桩最大吃水要按照《操船 手册》的具体内容执行。体系规定在前面的前提下,最大拔桩 吃水可以超过计算漂浮吃水1英尺。 拔桩作业的风险。 拔桩作业的一般顺序。先后面的桩腿,再前面的桩腿。水平倾 斜角≤0.3°。 尾部桩腿全部冲活后,系挂副拖。安全风险
拖航准备—船体部门
气象准备
至少应得到未来三天内的天气预报; 每天两次接收天气预报; 半潜式平台在风力7级以上或组合浪超过4米的天气下,不宜进行拖航和 就位及锚泊工作;体系中规定浪高5米。 自升式平台在组合浪超过2米或涌高超过1米时,不宜进行升降船作业。
燃油、淡水、食品的配备
海上救助
热带气旋风暴和台风
掌握热带气旋/台风移动情况,召开平台现场应急小组会议, 研究并落实具体应急措施 ; 向作业公司应急小组报告平台现场气象、海况以及平台人员名单 情况危险时,高级队长指令电报员通过GMDSS设备发出报警信号(如可能)、遇险呼叫、遇 险报告 确保压载系统水密完整性,关闭通海阀门、风门,水密门、舱盖等 确保平台在防台风时稳性满足要求
海上救助
平台失控
向作业公司应急小组报告平台失去控制漂移情况,请求救援; 如条件允许,组织人员实施平台自抛锚或应急插桩,以控制平台漂移 ; 测定平台漂移速度和方向,悬挂失控号型、开失控信号灯,安排专人了望附近 海面,保持雷达观察,做好与过往船只的避碰工作 ; 利用平台的测深仪,密切注意水深,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搁浅 ; 组织人员关闭水密门窗、风门等,确保平台水密完整性 ; 通知守护船做好接拖准备,条件许可时接备用拖缆 ; 做好堵漏抢险准备 ; 与在漂移航线附近的所有船只及固定平台保持无线电联系; 开启失控信号灯(两盏红色桅灯),悬挂失控号型(两个黑球); 如果情况恶劣,危及平台人员生命安全必须弃船时,平台高级队长应按《弃船 应急处置方案》进行 。
拖航
半潜式平台在拖航过程中应调整吃水至抗风暴状态。 自升式平台在拖航过程中的横摇和纵摇都应不超过6°。接近6°应调整航 向、航速和桩腿高度。 拖航过程中,拖缆的下垂量不小于8米,大风浪时不小于13米。 拖航速度 具有自航能力的平台,为使主拖很好的控制平台,其叠加速度不宜超过 10节(海里/小时)。 在静水状态中,自升式平台的航速应不小于4节,半潜式平台应不小于5 节。 距井位3海里时,控制平台航速2节以下。主拖需要回收拖缆至200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