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识问答1、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意义: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是创造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的环境工程;是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管理工程;是坚持执政为民、检验干部队伍的作风工程。
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到2011年底,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城市、80%的乡镇、60%的村庄达到“四化”标准,县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主要环境指标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地区领先水平,全省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明显改观,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相适应的环境、市政等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健全,形成城乡容貌改观、环境管理有序、城镇品位提升、发展环境优化、居民素质提高的局面,为推进“两个加快”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
3、到2010年底,城市(县城)、乡镇、村庄要达到“四化”标准的分别是:80%、60%、40%。
4、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共享和谐;统筹安排,标本兼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5、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是指: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
6、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化”是指: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
7、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烂”是指:环卫设施污损、市政设施破损、户外广告及招牌破烂。
8、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乱”是指: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河道乱污、违法乱建。
9、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清”是指:清垃圾、清污水、清污泥、清杂物。
10、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通”是指: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
1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改”是指:改水、改厕、改厨、改圈。
1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不”是指:垃圾不乱扔、污水不乱排、杂物不乱丢。
1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门前双五包”是指:(1)管理五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立面、包绿化、包文明;(2)服务五包:包文明执法、包政策咨询、包门前交通、包协办证照、包卫生防疫。
14、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归”是指:坐商归店、摊贩归区、农贸归市、广告归栏、停车归点。
15、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美”是指:工作环境美、居住环境美、家庭环境美。
16、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六不”是指: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贴乱画、不乱放养家禽、不乱停乱放车辆。
17、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应达“七好”是指:垃圾解决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绿化好、广告管理好、车辆停放好、占道经营管理好、卫生习惯培养好。
18、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项具体工作”是指:彻底解决“五乱”问题、搞好三个集中整治、建好五个方面设施、形成特色风貌。
19、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个整治”是指:集中整治乡容村貌、集中整治交通沿线、集中整治重点部位(城乡结合部)。
20、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注重四提升”是指:注重塑造风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注重个性特色,提升单体建筑设计水平;注重色彩协调,提升建筑立面装饰美感;注重历史传承,提升城市文化品味。
21、城乡环境治理“三打破三提高”是指:是指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
2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个方面建设”是指:交通管理设施建设、环卫设施建设、治污设施建设、商贸设施建设、园林绿化建设。
2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项制度”是指:目标考核制度、投入保障制度、督查问责制度、公共资源经营管理制度、宣传教育制度、社会民意调查测评制度、曝光制度。
24、扬尘治理“三大工程”是指:道路硬化、裸土覆盖、绿化带提档(降土)。
25、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治一建”是指:治山、治水、治绿、建园。
26、“一池三改”是指:建一口沼气池配套进行改厨、改厕、改圈。
27、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八字”目标是指: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28、城乡综合治理“两大工程”是指:城乡容貌治理工程、乡镇整洁工程。
29、城乡综合治理“一大行动”是指:村庄清洁行动30、城市容貌治理的重点:一是重点治理卫生死角、卫生保洁管理全面覆盖;二是重点治理广告乱贴乱画;三是治理摊点乱摆乱设、占道经营、加强综合管理;四是治理占道停车、阻碍交通行为;五是治理施工现场噪音扰民、扬尘污染等问题。
31、城市小街小巷、公厕、重点街道两侧建筑外观的要求是:路通、灯明、特色、排水畅、环境整洁。
32、“乡镇整洁工程”的具体内容是:以推进“村收集、镇集中、市处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试点为重点,着力抓好乡镇卫生整治工作。
33、五十百千示范工程是指:在全省选择5个城市、10个县城、100个乡镇、1000个村庄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点,开展“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简称五十百千示范工程。
34、五十百千示范工程“一个达标”是指:示范城市、县城、镇乡和村庄全面达到《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示范要求》相关目标。
35、五十百千示范工程“三个率先”是指:示范城市、县城、镇乡和村庄的生活垃圾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主要环境指标,率先达到同一层面的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地区领先水平;率先在村庄完成“两建”(建庭院经济、建沼气池)、“三清”(清垃圾、清污水、清乱建)、“四改”(改厨、改厕、改圈、改危房)和“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工作任务;率先建立完善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
36、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四个到位”是指:示范城市、县城、镇乡和村庄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设施配套到位、队伍建设到位,确保治理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33、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是:市容环境整治、垃圾和污水处理。
37、“除陋习、树新风”中“五革除”是指:一要革除作风懒散,不勤换洗衣物、乱摆乱放生活用品等陋习;二要革除卫生意识差,饭前便后不洗手、饭后不收餐盘,上厕不冲水,随意吐痰、吐口香糖,乱扔纸屑、果皮、烟头、杂物、乱倒垃圾、污水等陋习;三要革除行为意识差,交往不尊重他人、就餐乘车不排队、骑车进出校门不下车、乱写乱画、乱穿公路、公共场所嬉笑打闹、高声喧哗等陋习;四要革除环保意识差,浪费水、电、粮食、纸张等资源,不按规定处理包装袋、废旧电池,随意践踏花草、树木、草坪等陋习;五要革除公德意识差,吸烟、酗酒、说脏话、迷恋网络、破坏公私财物、违规使用电器等陋习。
38、“除陋习、树新风”中“三乱”是指:乱吐、乱扔、乱倒。
39、“除陋习、树新风”中“五爱”是指: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爱环境、爱生命。
40、“除陋习、树新风”中“八讲”是指:讲道德、讲法纪、讲文明、讲卫生、讲友善、讲诚信、讲节约、讲奉献。
41、环保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主要应做到:注意节约用电,离开房间时关上电器,拔下插头;爱护树木,每年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并在自己的居室内外种植花草;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不购买、食用野生动物,劝亲友不要到野外捕食飞禽走兽;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不要购买一次性使用物品,如筷子、剃刀、纸杯等,尽量选择用可回收利用材料包装的饮料;购物时自己携带购物袋,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节约用水,刷牙时关闭水龙头,洗脸、洗澡、洗衣物的水可以冲洗厕所或拖地;不乱扔废电池;慎用洗洁精,选用无磷洗衣粉。
42、集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绿”工作是指: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屋顶增绿。
43、农垃处理模式:“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推进生活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
44、环境卫生管理内容:(1)街道、人行道上无乱扔垃圾、堆积垃圾、杂物;(2)店铺至绿化带地面无乱扔垃圾、堆积垃圾、杂物;(3)街旁绿化带内无乱扔垃圾、堆积垃圾、杂物。
45、市容秩序管理内容:(1)街道上无违规户外广告(占道广告和乱张贴广告);(2)临街立面、公共设施等无乱张贴“牛皮癣”;(3)无占用街道、绿化带、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堆放杂物;(4)牵绳挂物进行经营活动现象;(5)车辆停放管理规范(设置标牌和标线、车辆停放有序)。
46、公民道德20字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7、社会公德的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48、全国开展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主题是:关爱生命、文明出行。
49、《八荣八耻》的内容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50、文明礼仪教育“在家庭”应做到:孝顺父母、仪表整洁、勤俭节约、言谈得体、端庄大方、善待邻里。
51、文明礼仪教育“在学校”应做到:热爱集体、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主动合作、善于交流。
52、文明礼仪教育“在社会”应做到: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平等待人。
53、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是:卫生整洁、仪表文明;仪态优美、举止文明;谈吐文雅、语言文明;遵守礼仪、行为文明。
54、“五讲”是指: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
55、“四美”是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56、“三热爱”是指: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57、健康是指:身体没有疾病,心理健康,并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58、个人卫生习惯的“三带”是指:带手帕、带口杯、带手纸。
59、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应做到: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不吸烟,并劝他人不吸烟;不饮或少饮酒,不酗酒;经常锻炼;劳逸适度,生活有规律;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家庭和睦,注重优生优育;拒绝毒品和性乱;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学会自我保健方法。
60、良好饮食习惯主要包括:食前便后洗手;进食定时定量,少吃零食;不吃腐烂变质和霉变食品,不吃毛蚶等水产品;不吃过烫食物,少吃冷饮;不暴饮暴食。
61、洗手“六步法”是指:洗手时要先用清水冲洗双手,在手上均匀涂抹上肥皂,然后按“六步法”洗手:第一步是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二步是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第三步是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第四步是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五步是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步是搓洗手腕,交换进行,最后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62、健康行为“四不”是指: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不随便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不随地大小便。
63、健康行为“六要”是指:要每天早晚两次刷牙,牙刷专用;要每天洗脸,毛巾分开;要喝开水,不喝生水;要自觉戒烟,不酗酒;要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要经常锻炼,保证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