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普通生物学考研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DNA模板链为5′-ATTCAG-3′,其转录产物是()。
[浙江海洋大学2019研] A.5′-GACTTA-3′B.5′-CUGAAU-3′C.5′-UAAGUC-3′D.5′-CTGAAT-3′【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在RNA转录过程中,RNA是按5′→3′方向合成的,以DNA双链中的反义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催化下,以4种核苷三磷酸(NTPs)为原料,根据碱基配对原则(A-U、T-A、G-C)。
因此答案选B。
2DNA的变性()。
[扬州大学2019研]A.可以由低温产生B.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C.包括氢键的断裂D.使DNA的吸光度降低【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DNA的变性是指当DNA溶液温度接近沸点或者pH较高时,DNA 双链的氢键断裂,最后完全变成单链的过程。
DNA的复性是指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从单链恢复成双链的过程。
A项,DNA的变性是由于高温引起的,故A项错误;B项,DNA的变性是核酸双螺旋碱基对的氢键断裂,但不涉及其一级结构的改变,故B项错误;D项,当DNA溶液温度升高到接近水的沸点时(DNA变性),260nm的吸光度明显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增色效应,故D项错误。
3密码GGC的对应反密码子是()。
[浙江海洋大学2019研]A.GCCB.CCGC.CCCD.CGC【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与C相互配对。
因此答案选B。
4原核生物启动序列-10区的共有序列称为()。
[扬州大学2019研] A.TATA盒B.CAAT盒C.Pribnow盒D.GC盒【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绝大部分启动子都存在两段共同序列:位于-10bp处的TATA区和-35bp处的TTGACA区。
因此答案选A。
5.色氨酸生物合成操纵子为下列()方面的例子。
[浙江海洋大学2019研] A.正调控可抑制操纵子B.负调控可诱导操纵子C.正调控可诱导操纵子D.负调控可抑制操纵子【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色氨酸操纵子由启动子和操纵基因区组成,该操纵基因区控制一个编码色氨酸生物合成需要的5种蛋白质的多顺反子mRNA的表达。
一般情况下,大肠杆菌中合成色氨酸的操纵子是开启的。
如果在培养墓中加入色氨酸,使大肠杆菌能直接利用培养基中的色氨酸来维持生活而不需要再费力合成,大肠杆菌往往能在2~3min内完全关闭该操纵子。
这就是说,某一代谢途径最终产物合成酶的基因可以被这个产物本身所关闭,这个现象被称为可阻遏现象,这些起阻遏作用的小分子被称为阻遏物。
在这里,色氨酸或与其代谢有关的某种物质在阻遏过程(而不是诱导过程)中起作用。
因此答案选D。
6.Western杂交的对象是()。
[扬州大学2019研]A.蛋白质B.RNAC.DNAD.既是RNA,又是DNA【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蛋白质印迹法(免疫印迹试验)即Western Blot。
它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遗传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异性抗体对凝胶电泳处理过的细胞或生物组织样品进行着色。
通过分析着色的位置和着色深度获得特定蛋白质在所分析的细胞或组织中表达情况的信息,因此答案选A。
7.DNA变性是指()。
[浙江海洋大学2019研]A.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B.多核苷酸链解聚C.DNA分子由超螺旋→双螺旋D.互补碱基之间氢键断裂【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DNA的变性是指当DNA溶液温度接近沸点或者pH较高时,DNA 双链的氢键断裂,最后完全变成单链的过程,不涉及其一级结构的改变。
因此答案选D。
8.下面哪一个是蛋白合成的起始密码子()。
[扬州大学2019研] A.UAAB.UGAC.UAGD.AUG【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ABC三项,UAA、UGA和UAG是终止密码子;D项AUG是起始密码子。
因此答案选D。
9.寡聚dT-纤维素柱层析用于()。
[浙江海洋大学2019研]A.从总DNA中分离纯化质粒DNAB.从总核蛋白中分离DNPC.除去杂蛋白D.从总RNA中纯化mRNA【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寡聚dT-纤维素柱层析是用于分离纯化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层析方法。
因真核生物mRNA分子3′端含多腺苷酸尾,可与纤维素上的寡脱氧胸苷酸互补结合。
因此答案选D。
10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扬州大学2019研]A.以半保留方式进行B.需要DNA连接酶C.需要引物D.DNA两条链连续地被复制【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D项,DNA复制时,前导链上的DNA合成是连续的,后随链上是不连续的。
因此答案选D。
11.下列对蛋白质修饰会引起蛋白降解的是()。
[扬州大学2019研] A.乙酰化B.磷酸化C.泛素化D.甲基化【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氨基酸侧链的修饰作用包括磷酸化、糖基化、甲基化、乙酰化、泛素化等。
泛素化修饰发生在赖氨酸残基侧链上,会引起蛋白质的降解。
因此答案选C。
12在细胞中DNA聚合酶Ⅰ的作用主要是()。
[浙江海洋大学2019研] A.DNA复制B. DNA合成的起始C.切除RNA引物D.冈崎片段的连接【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DNA聚合酶I是第一个被鉴定出来的DNA聚合酶,但它不是复制大肠杆菌染色体的主要聚合酶;它的N端区域具有5′→3′′外切核酸酶的活性,可作用于双链DNA,又可水解5′端或距5′端几个核苷酸处的磷酸二酯键,因而该酶被认为在切除由紫外线照射而形成的嘧啶二聚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也可用以除去冈崎片段5′端RNA引物,使冈崎片段间缺口消失,保证连接酶将片段连接起来。
因此答案选C。
13细菌的错配修复机制可以识别复制时新旧DNA链之间错误配对的碱基,这是因为()。
[浙江海洋大学2019研]A.新DNA链含有错误的碱基B.旧DNA链更倾向于含有错误碱基C.旧DNA链在特殊位点含有甲基化基团D.新DNA链在特殊位点含有甲基化基团【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一旦在DNA复制过程中发生错配,细胞能够通过准确的错配修复系统识别新合成链中的错配并加以校正,DNA子链中的错配几乎完全能被修正,充分反映了母链序列的重要性。
该系统识别母链的依据来自Dam甲基化酶,它能使位于5′-GATC序列中腺苷酸的N6位甲基化。
一旦复制叉通过复制起始点,母链就会在开始DNA合成前的几秒钟至几分钟内被甲基化。
此后,只要两条DNA链上碱基配对出现错误,错配修复系统就会根据“保存母链,修正子链”的原则,找出错误碱基所在的DNA链,并在对应于母链甲基化腺苷酸上游鸟苷酸的5′位置切开子链,再根据错配碱基相对于DNA切口的方位启动修复途径,合成新的子链DNA片段。
因此答案选C。
14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方向是()。
[扬州大学2019研]A.从C→N端B.定点双向进行C.从N端和C端同时进行D.从N→C端【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肽链的延伸由于核糖体沿mRNA5′端向3′端移动,开始了从N端向C端的多肽合成,这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速度最快的阶段。
因此答案选D。
15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如果一个具有放射性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环境中经过两轮复制,其产物分子的放射性情况如何?()[浙江海洋大学2019研]A.其中一半没有放射性B.都有放射性C.半数分子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D.都不含放射性【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复制时双链DNA分子解螺旋,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形成一个新的双链DNA分子。
第一轮复制形成的2个DNA分子都只有一条链具有放射性;第二轮形成的4个DNA分子,其中2个两条链都没有放射性,另外两个只有一条链具有放射性。
因此答案选A。
16遗传密码的主要破译者是()。
[扬州大学2019研]A.CrickB.NirenbergC.WatsonD.Griffth【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AC两项,Crick与Watson共同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
B项,Nirenberg是遗传密码的主要破译者。
D项,Griffth利用肺炎链球菌与老鼠所进行的一系列生物学实验,即格里菲斯实验。
17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5%,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
[浙江海洋大学2019研]A.15%B.30%C.70%D.35%【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一条链上的A一定等于互补链上的T;一条链上的G一定等于互补链上的C,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各占全部碱基总数的50%。
A=T=15%,则G=C=50%-15%=35%。
因此答案选D。
18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扬州大学2019研]A.线粒体B.核糖体C.细胞核D.叶绿体【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因此答案选B。
第1章绪论1.1 复习笔记【知识概览】【重难点归纳】一、分子生物学概述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结构、组织和功能的一门学科,以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形态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和功能为研究对象。
1进化论1859年,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2细胞学说(1)细胞的发现17世纪末叶,荷兰的Leeuwenhoek用自制的世界上第一架光学显微镜,首次发现了单细胞生物。
(2)细胞学说的建立19世纪德国人Schleiden和Schwann提出细胞学说。
其基本内容为: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3经典遗传学①孟德尔(Gregor Mendel)发现并提出遗传学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②摩尔根(Morgan)提出遗传学第三定律:连锁交换定律。
4DNA的发现(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①1928年,英国科学家Griffith等人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感染小鼠实验提出“转化因子”。
②1944年,Avery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实验1952年,Hershey和Chase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简史本部分只列出部分常考的重要事件,如表1-1所示。
表1-1 分子生物学发展的重要事件三、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DNA重组技术;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