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指导 ——围绕中心选材

作文指导 ——围绕中心选材

作文指导——围绕中心选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素材,什么是文章的中心。

2、领悟围绕中心选择、组织材料的写法。

教学时间:2课时(1教时辅导,1教时学生习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
阅读下面故事,回答问题。

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

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

那个书生对着蛛网呆看可三整天,忽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

事后有人问他原因。

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的围绕中心编织。


1、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2、文中的书生犯了一个科学性错误,你能找出来吗?
明确:1、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中心,写文章也一样,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写文章不围绕中心来写。

二、案例分析
今天,咱们试着向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学习写作,从中领悟一点围绕中心选择组织材料的写法.
多媒体显示:
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全班齐读以上文段思考以下问题:
1、本段的中心句(中心)是
2、为什么不大佩服呢?(运用了哪些素材)
3、作者是怎样把这三件事连接起来的?
明确:1、“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2、因为三件事: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睡觉摆成一个“大”字.
3、“又”是过渡性词语,将一二件事的叙述连接起来,“一到夏天”又从时间的角度自然转入第三件事.
三、讨论交流
1、什么是素材?
素材,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

这些材料并不能都写入文章之中。

但是,这种生活“素材”,如果经过作者的集中、提炼、加工和改造,并写入作品之后,即成为“题材”了。

2、文章中心是什么?
文章中心是指文章内容(素材)包蕴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中心是生活点滴中(素材)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亲情、友情、爱情、人间的真情;坚强、勇敢、乐观优秀的品质;君子之交淡如水,人间自有真情在,人生如棋,棋如人生的生命感悟。

3、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①选择与中心相关的。

②选择最能突出中心的。

③选择新颖别致的。

四、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
1、仿照示例挖掘生活的意义。

(提示:相互帮助,共同探究,深入挖掘)
示例:(时间人物做什么)意义
A早上我被楼下的狗叫声吵醒溜狗也扰民(城市养狗问题多)
B下楼时邻居阿姨为了挡电梯身边处处有关爱(人间真情)
(提示:至少要写出7件事,越多越好,比赛开始)







2、如果让你以“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你会选择下列哪些材料。

中心:
选材:
A、他有时候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B、他常常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

C、他有时因为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而忘记了吃饭。

D、他的问题特别多,总是喜欢问为什么。

E、他的作业认真,都是“优”。

F、他从不抄袭别人的作业。

G、他一般不和同学交往,即使有也是为了学习上的问题。

H、在课堂上,他举手是最积极的,而且敢于向老师表明自己的观点.
I、下雨天,他能因为一个问题跑到老师家。

J、他从不迟到早退。

K、他看到老师总是主动问好。

L、他读过的书上总是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体会。

五、学生习作(多媒体显示)
1、题目:《×××二三事》
2、分析:“×××”指某人,通过二三件事表现某人的一种品质或精神。

“二三事”表明不止一件事,最好写三件以上。

要注意的是:“二三事”之间必须有密切的联系,即注意过渡性语句的使用.写的时候又不能平均用力,最好只详写最重要的一件,其余的适当略写就可以了。

3、中心:通过×××的二三事,表现……精神。

4、文章结构:⑴总写×××的情况。

(略写)
⑵事例①素材A。

②素材B。

③素材C。

(以上事例详写一件,略写一到两件)
⑶×××所做的事得到了周围人的赞扬。

(略写)
5、要求:①写自己最熟悉的人。

②用“通过×××的二三事,表现……精神”格式写出作文的中心。

③在文章后面表明详写和略写。

④字数600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