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员培训课件资料
• 2、服务和宣传。学习和掌握畜牧业基
本知识,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同时, 为当地群众提供科学养殖技术、常见 病诊疗、品种改良等技术服务和活畜 及畜产品经销等社会化服务,广泛宣 传有关畜牧、动物防疫等法律、法规 和政策。
• 3、按照乡(镇)畜牧站下达的计划免
疫任务,负责各类动物疫苗的免疫注 射,佩戴免疫标识,建立免疫档案; 协助乡(镇)兽医站管理工作人员做 好当地动物的产地检疫工作;负责责 任区动物疫情调查和疫情报告。
1、免疫方式
注射 刺种 滴鼻点眼 饮水 喷雾
2、接种前准备工作 3、免疫程序 4、做好接种记录 5、接种后观察 出现急性反应的一般救治方法是 尽快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
五、患病动物基本处理技术
(一)疫情报告
(二)隔离
1.意义: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染病传播蔓延, 以便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加以就地扑 灭 2.方法: (1)病畜:对没有治疗价值或烈性传染病不 宜治疗的,应扑杀、销毁或按国家有关规定 进行处理。 (2)可疑感染家畜 (3)假定健康家畜: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二)尸体剖检
1、尸体剖检的准备 剖检的时间、场地、器械、消毒液、尸体 的运送、剖检人员的防护准备 2、畜禽尸体剖检术式
(1)猪的剖检术式:一般不剥皮,采用背卧(仰卧)式。 打开腹腔及摘出脏器 打开胸腔及摘出脏器 内脏器官的检查
(2)鸡的尸体剖检法
打开胸腹腔取出脏器 剪开喙角,打开口腔,剪断舌骨,将舌、喉、 食管、嗉囊、气管等剥离下来 用骨剪剪开鼻腔,检查内容物
(三)病死动物的处理 方法: 1、深埋法 2、焚烧法 3、发酵法 4、化制处理 5、高温处理
六、临床观察
(一)临床症状观察 1、测定动物体温、心率、呼吸率的方法 (1)体温检查 家畜 直肠
禽类 翅膀下
(2)心率检查 脉搏
5分钟的脉搏数,“次/分” 听诊器听心跳次数 1分钟心跳 次数,“次/分” (3)呼吸率检查 观察动物胸腹壁的起伏或鼻翼开张 听诊器在家畜胸部听呼吸音
(二)医疗器械
1、注射器: (1)金属注射器。注意消毒时不宜 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法, 因其中的橡皮圈及垫圈容易老化。 (2)玻璃注射器
2、体温计 4、手术刀 6、手术镊 8、持针钳 10、缝线
3、听诊器 5、手术剪 7、止血钳 9、缝合针
(三)、医疗器械的消毒 1、煮沸消毒 2、高压蒸汽灭菌法 蒸汽压力103.4千帕,温度121.3℃、 维持15~20分钟。 3、药物消毒 将医疗器械先洗刷干净,然后浸泡 在消毒液中。常用的消毒液有75%酒 精、0.1%新洁尔灭等。
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
一、村级动物防疫员 基本要求
(一) 村级动物防疫员基本职责
• 按照“动病报告、科普宣传”职责范围, 做好本职工作。
• 1、负责责任片区内所饲养各类牲畜购进、 出售、自食和存栏数量的调查登记、分户 建立牲畜流动台账、及时记录牲畜变动情 况,严格动物“一畜一标”、“一户一证” 的管理制度。防疫前对全村牲畜进行逐户 核实登记造册,实行拉网式防疫,做到村 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保证防疫 密度,按照“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强制 执行”的工作方针,将一年两次重大动物 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和平时免疫相结合。
2、病料的保存 最佳保存方法为冷藏。 24小时不能送达实验室的,需 要在-20℃以下保存。
四、预防接种技术
(一)疫苗的基本知识 1、疫苗分类 (1)灭活疫苗: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 强度疫苗 (2)活疫苗 弱毒疫苗 异源疫苗
(3)代谢产物和亚单位疫苗 多糖蛋白结合疫苗 类毒素疫苗 将细菌的外毒素经甲醛脱 毒如破伤风类毒素 亚单位疫苗 (4)生物技术疫苗:安全性好,无热源、变应原、 免疫抑制原等有害反应原的优点 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 合成肽疫苗 抗独特型疫苗 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 基因缺失疫苗 核酸疫苗
(4)联合用药时药物产生的相互作用。 联合用药可出现以下四种现象或作用: 相加、协同、无关、拮抗 • 联合用药的目:扩大抗菌谱;增强疗 效;减弱毒性反应;防止或延缓耐药 性的产生。
3、病理因素。 病畜的功能状态影响药物的作用。 如解热阵痛药只对发热病畜有退热作用, 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4、环境因素。 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和饲养管理 条件等。如动物在低温中可增加阿托品 的毒性。
二、村级动物防疫员 基本专业技能
一、药品与医疗器械的使用和保管 (一)普通药品的使用 兽药临床诊断用药时,一方面 要掌握各种常用药物固有的药理作 用;另一方面还必须了解影响药物 作用的各种因素。
•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生理因素: (1)种属、品系和个体。酒石酸锑钾内服 引起猪、犬呕吐,而对牛、羊仅起祛痰和 促进反刍作用;吗啡对犬可出现昏睡状态, 猫则表现一种以兴奋过度和攻击行为特征 的狂躁反应。 (2)年龄与性别。 (3)营养状况。动物患病期间更要注意合 理的饲养管理,使药物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
(四)、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保管 • 1、药品保管 • 注意:湿度、光线、温度及药物自身 特性如易挥发性、有效期等一系列因 素对药物的影响 2、药品保管过程中失效的常见原因 密封不严;日光照射;保存温度; 湿度太大或太小;微生物与昆虫侵害; 保存时间超过有效期
3、医疗器械的保管 医疗金属器械保管应分类整齐的排 列在器械柜内,保持清洁、干燥、防 止生锈。 玻璃器皿根据用途分类存放,小心 存取、避免碰撞,使用后及时清洗、 灭菌。
(二)病料的送检
1病料的包装 选择玻璃的或者塑料的,瓶、试管或袋 均可,容器必须密封,不泄露的。液态病 料不超过容量的80%,防止冻结时容器破 裂。装入病料后必须加盖,然后用胶布或 封箱胶带固封,液态病料还须用熔化的石 蜡加封。塑料袋应用两层袋,分别用线结 扎袋口,防止漏出或进入水污染病料。
每个病料在病料包装外面贴上标 签,注明病料名称、编号、采样日 期、采样地点、畜种等。再放入到 大塑料袋或箱中。袋或箱外要贴封 条,封条上要有采样人签章,丙注 明贴封时间;标注放置方向,注意 轻拿轻放、切勿倒置字样。
(二)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生物安全防护
•
饲养人员、兽医工作者和村级 防疫员对动物及动物疫病接触频繁, 做好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工作十分 重要。
• 1、饲养人员的生物安全措施 • 与感染或可能感染的畜禽及粪便等污染物品 接触前,须带口罩、手套、穿防护服和胶靴 等防护物品。 • 穿过的衣服须用70°C以上热水浸泡5分钟 以上或用消毒剂浸泡,然后再用肥皂水洗涤, 阳光下晾晒。 • 胶靴等其他物品要清洗消毒。 • 处理完上述物品后要洗浴。
(四)护理
1、新生哺乳动物的护理 保温、观察、预防破伤风、注意脐带干燥情况 2患病动物的护理
(1)一般患病动物的护理:环境、饮食、温度 (2)重危病畜的护理 (3)高热病畜的护理 (4)外科术后护理: 术后喂饮 术后管理 防止缝线扯断、创口污染、感冒
谢谢大家
• 橡胶制品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 免压挤、折叠、暴晒或沾染有对橡 胶腐蚀的化学药品。 • 其他器材应妥善保管,节约使用。
二、畜禽舍卫生消毒技术
(一)常用的消毒方法 1、物理消毒法:机械清除;焚烧消毒; 火焰消毒;日光照射消毒;干燥消毒; 高温消毒;紫外灯照射消毒等。 2、化学消毒法:常用的有石灰水、草木 灰水、2%~5%的烧碱、 2%~5%的过 氧乙酸溶液、复合酚溶液等。 3、生物消毒法:发酵
2、药物因素。 (1)药物的剂量和剂型。 同一药物在不同剂量或浓度时,其 作用强度有量的差别,比如乙醇在75% 时杀菌作用最强,浓度增高反而降低杀 菌效力。 药物的剂型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及消 除,如内服时的吸收速率:水溶液>散 剂>片剂
(2)给药途径 以药物发挥全身作用为例,静脉注 射可立即产生作用,其次为肌肉注射, 最后为皮下注射。吸入气体、挥发性 药物和气雾剂吸收很快,有时仅次于 静脉注射,内服吸收最差,有时还受 消化道内容物的影响。 (3)给药的时间和次数。注意药物毒副 作用,避免慢性中毒。
2、赴感染区(场)人员的安全防护
• • • • • • • 穿防护服、一次性帽子等防护物品 戴一次性手套或可消毒橡胶手套 戴标准手术用口罩 戴护目镜 穿胶靴 工作完毕后,对场地及设施进行彻底消毒 在场内或出口处脱掉防护装备
• 对脱掉的个人防护装备置于容器内进行消 毒处理。 • 对换衣区域进行消毒,脱掉手套后,人员 用消毒水洗手。 • 工作完毕后要洗浴,尤其是出如果禽类粪 灰尘的场所。
2、疫苗的基本要求 目的:减少疾病发生,防患于未然 (1)安全性强(2)效果良好(3)经济实用 3、疫苗的运输 注意包装严密,采取保温措施 避免阳光暴晒 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轻拿轻放,防止包装瓶破损 4、疫苗的保管和储存 分类、避光、低温冷藏、防止温度忽高忽低, 并做好各项入库登记工作。
(二)免疫接种
(二)选择消毒方法的原则 1、根据消毒的对象、物品选择 消毒剂 2、根据消毒杀灭对象选择消毒 剂 3、根据防疫要求选择消毒剂
(三)常用消毒药的选择 • 1、分类 • 按化学结构与成分及其作用机理,一 般分为:酸、碱、酚、醇、醛、卤素、 重金属、燃料、氧化剂、表面活性剂 及其他消毒药类
• 2、常用消毒药的安全使用与注意事项 • 1)保证消毒效果:目的,先清洁后消毒, 配置和使用方法正确合理,现用现配。 • 2)注意消毒药的理化性质:酸碱性、氧化性 和还原性、可燃性、可爆性、配伍等 • 3)避免消毒药对人畜的危害 • 4)消毒药药定期更换
2、区分健康动物与患病动物 精神状态、饮食、姿势、营养状况。 3、识别急病动物的皮肤变化 (1)被毛检查 (2)皮肤检查 皮温
湿度 气味 颜色 弹性 肿胀
4、区分健康动物与患病动物的分辨 粪便的形状与硬度、颜色、气味、混杂物 5、识别急病动物的黏膜变化 一般检查黏膜颜色,眼结膜、口黏膜及舌 常见的病理颜色和表现: 苍白、潮红、发绀、黄染、眼结膜肿胀。
三、病料的采集与送检技术
(一)病料的采集 1病料的采集原则 (1)合理采样:选择有代表性的 (2)适时采样:一般选择在疾病流行早期、 典型病例的急性期 (3)适量采样:足量,以备复检使用 (4)无菌采样 (5)安全采样:怀疑是炭疽、狂犬病等烈性 人兽共患病,不得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