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分区设计

景观分区设计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滨水小区景观设计构思专业:资源与环境系班级:09园林2班学号:091109姓名:赵倩指导老师:许娟老师摘要:建筑是生活第一意志,它的格调凌驾于人类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我们追求城市繁荣的生活,但绝不放弃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文化口味的追求。

景观是土地和土地上物体与空间的综合体,是人类在大地上的栖息地。

它不仅只是表层意义上的视觉风景,更重要的含义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

本小区景观设计以水为线索,以木化石为点睛之笔,配合丰富的植被,营造出多样的滨水景观和动水效果。

结合周边河流,将水元素渗透到景观其中,使整个小区体现出水般的灵动;同时也将现代的生活方式融会贯通于对景观细节的追求之中,让饱受城市喧嚣的人们有更多充满人情味社区的归属感。

从景观设计出发,保护环境,达到自然、建筑与人类生活的共同和谐。

关键字:小区绿化、景观设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目录摘要及关键字 (1)一、设计总说明1、项目概述 (3)2、基地分析 (3)3、设计构思 (3)4、规划原则 (4)5、主要技术指标 (4)二、设计主题 (5)三、景观分区设计1、北区入口区——造化 (6)2、北区溪流——等待 (7)3、南区溪流——重逢 (7)4、南区休息广场——感悟 (7)5、主入口区 (8)6、售楼处 (8)四、景观元素1、周边景观及围墙 (9)2、小品与标识 (9)五、小区植物配植构架原则 (9)六、略举景点植物设计说明1、溪流景区 (10)2、北入口区 (10)3、其他区域 (10)七、致谢 (11)八、参考文献 (11)附录:小区景观工程方案估算 (12)小区景观设计方案总平面图 (13)小区景观设计方案总平竖向 (14)一、设计总说明1、项目概况该小区项目分为三期开发,其中本设计涉及的A区总占地面积4.577公顷,为板式高层住宅区,总建筑面积191500平方米。

区位紧邻河流,南侧兼有城市绿化隔离带。

本设计主要针对A区不规则地形地貌进行景观。

2、基地分析2.1、优点择水而居,这是历来人们对理想居所的向往,本项目紧邻河流,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水在此不仅是景观亮点,也是生态调节器,更是景观设计的主线。

较宽的城市绿化带可以成为小区景观的良好补充,既可隔离城市交通噪音,也可成为小区休闲活动场所,项目附近有成熟的生活配套设施。

2.2、缺点区位周边项目参差,有高档楼盘,也有建造多年的民宅及村民住房,同时由于场地形状不够完整,给景观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性。

2.3、机遇与挑战虽然场地有诸多限制,但特殊的地理环境还是为景观设计提供了良好机会。

本人力图创造出本项目特有的景观元素及人文形象,同时将河流水系及城市绿化带纳入整体通盘考虑,在项目一期与二期开发的关联部分予以考虑,保证项目的整体形象。

3、设计构思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心理和生理需求,通过对居住小区的环境设计,遵循项目总体构思,并配以精美硬质景观及多种植物搭、配的绿化,体现出现代都市生活模式、贴近自然生态、满足人们对环境功能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着重强调小区的整体和谐。

使整个环境的景观、水质、公园设施、园林小品的互相呼应,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在家中就能观看的园林空间。

色彩斑斓的花圃、独具匠心的造型植物、充满乡村气息的林荫小路、别致的特色灯具点缀其中,还有将这些风景融合在一起,不仅营造了一个提供人们休息的处所,更是营造了一个怡人的风景区。

具体说,居住区景观设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3.1人性化景观设计方案的特点在于运用景观设计的基本元素,在充分把握场所精神、历史文脉、人体尺度的基础之上,注重景观形态对人的心理感觉的影响,从整体规划的高度进行设计,将方案的各个部分融合在一起。

3.2高品质景观设计的标准要求层次高,突出景观的生态效益,以利于形成环境优雅、美观和谐的个性化生活杜区。

3.3简约性简单、易行是贯穿设计的主线。

有意识地对景观设计的要素进行简化处理,包括形势与空间的简化,在满足社区功能要求的基础之上形成能够满足和促进居民利用场地进行活动的设计,借以加强让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3.4乡土化无论是硬景的石材还是软景的植物都尽量使用当地物材。

我们在景观设计中都要尽可能地采用乡土耐用材料。

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合理运用,使整个景观设计更增添乡土气息。

4、规划原则4.1、自然与人文共生原则“文化融入自然”,追求和享受自然是人类的本性,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地和谐与对话。

4.2、人性化设计原则“设计源于生活”,必须从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出发,才能更多的体现设计对于生活和人文的关怀。

4.3、科技运用原则“科技回归人性”,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而只有走人性化回归的道路,科技才能走进生活,才能体现服务于人类的根本宗旨。

5、主要技术指标A区总占地面积:4.8公顷A区景观面积:39550㎡小区内部景观面积:33013㎡其中:绿化面积:21485㎡水体:940㎡道路、停车场:5660㎡广场:4928㎡售楼处景观面积:2340㎡其中:绿化面积:878㎡水体:174㎡道路、停车场:1428㎡广场:955㎡绿化带景观面积:4197㎡其中:绿化面积:3121㎡水体:20㎡广场:1056㎡景观绿化给水:120m^3/d动力:50kw用电量:100k w二、设计主题:宁静致远,返璞归真。

本项目的景观设计就是希望创造一个安宁健康的生活空间,以求与古典美的建筑形象相搭配,景观设计基调定为成熟、自然,古典与现代并存,运用自然质朴的材料,创造舒适空间在构思过程中,结合所处环境,产生了木化石的主题木化石原为远古时代的森林,与恐龙同一时代,忽遇火山爆发沉入海底,经过亿万年的蜕变化木为石,又经过地壳运动重返人间,与人类重逢。

我希望通过木化石生成、演变的历史线索,用象征时间长河的溪流来表达景观设计的主题,并以木化石带给人们的启迪,强化景观主题——平和,自然,超越三、景观分区设计该小区景观设计遵从主题构思原则,以木化石成因、演化、重现于世对应不同的景观分区,将整个园区景观贯穿在一起,形成整体风格。

同时将其余区域运用同样设计手法,创造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景观环境。

以下为分区说明。

1、北区入口区——造化森林遭遇火山爆发,万物在瞬间融化——这是木化石的成因,也是园区景观的起点:北区入口区下沉广场,几块木化石伫立其中,流水从顶部缓缓流过。

水景后有一条林荫道,浓密的树荫下有木质座椅,提供给人们读书交流的场所。

林荫道的尽头,有一个放大的广场,周边用矮墙分隔空间,可供人们健身活动,是老人们社交的场所。

入口林荫步道立面2、北区溪流——等待从广场往南,到达一处蜿蜒曲折的小溪,这里水清见底,鱼儿嬉戏,岸边依稀可见几块露出地面的木化石。

这里溪流仿佛是长长的时间河流,带着我们走过漫长岁月。

木化石在亿万年的蜕变中,慢慢脱木为石,沉静无言。

在这里我们设计了卵石浅溪,自然驳岸中穿插着水生植物。

这里夏天是孩子们的天堂,冬天的卵石河床也可成为他们游戏的场所。

岸边的木质凉亭,质朴清新,依亭而坐,水面微风荡漾,清风徐来。

从亭边踏上石板路,两边是微微起伏的草坡,人在其中,如在林中漫步,可以看到四季植物。

溪边设计了一处儿童活动场,其中设置了沙坑,攀登小山,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玩耍。

3、南区溪流——重逢经过亿万年演变和地球的变迁,沧海桑田,木化石终于重返人间。

我们有幸与它相逢,这确实是机缘巧合。

在溪流两侧,我们设计了一些形态优美的木化石,它们与溪流相伴,仿佛在夹道欢迎人们的到来。

这里设计了一块开阔的水面,溪流在这里汇入水面。

水面有喷泉,节日里是欢乐的海洋。

此处的驳岸以硬质为主,环绕水面是一处铺装广场,曲线形矮墙可以成为座椅。

夜晚来临,水光、灯光、树影在这里交汇,将成为社区活动中心。

4、南区休息广场——感悟正对水面的东西轴线东侧是A区主入口,往东是线性水系,窄长的水道铺以深色石材,形成镜池效果反射周围景物,轴线西侧为亲水平台,木质的铺装及栏杆。

中心设置一处木化石雕刻,以点题形式介绍木化石的知识,并提示人们从中得到感悟——自然、超脱。

广场后设计的林荫广场,提供居民交流沟通。

5、主入口区在汽车库出入口弧墙位置设计了两道弧形水景墙,形成良好的景观入口。

小型的入口标志墙细腻而不张扬,体现景观的一致风格。

汽车库坡道维护结构也选用天然材料,以木材、石材贴面体现设计细节。

6、售楼处售楼处正对城市绿化带,它的景观应既能与城市绿化带风格统一,又能体现小区内部景观建成后的风格。

我们将内部景观元素经提炼后概括用于此处。

售楼处入口处设置了12辆汽车停车位。

在其周围布置小型水景,种植大量植物,阻隔停车场视线。

东侧的树阵广场及小型水面反映着内部环境与植物相互交融,并美化了楼层外的视线效果。

绿化带以自然起伏的地形,层次丰富的植栽构成绿化空间,其中穿插形态流畅的汀步散步道,小型的休息空间,供居民使用。

A区与B区之间的绿化带考虑通过一座景观人行桥连通,从桥面到路面之间的高度通过土坡形成自然的过渡,结合开花植物,减弱桥体的体量。

售楼处林下广场立面四、景观元素1、周边景观及围墙A区与B区之间的道路,由于外部通行车辆较少,更宜于设计成内部景观道路。

我们将A区局部围墙后退,形成小型休息空间,配合座椅、灯具和标识,既方便使用,又形成富有情趣的街道空间。

围墙设计为透空铸铁栏杆,选取建筑立面符号形成统一形象。

2、小品与标识系统,标识分为两类:车行与人行,车行标识以交通标识为指示元素,设置在车行出入口,车库出入口等处。

人行标识分为小区级——主入口附近,组团级——组团出入口,指示各楼座名称,单元级——单元入口附近。

整个标识系统风格统一,以自然材料,造型古典为主调。

小品包括花钵、座椅、小雕塑等。

五、小区植物配植构架原则1、全区绿地做自然式布置,在植物配植上也讲究表现自然风光,追求自然树丛的群落种植方式;结合园区起伏地形,从竖向上丰富植物配置层次,分隔、点缀空间,创造良好的休憩环境。

2、在植物选择上首先要以人为本,再则要配合不同景点、功能,结合本地区特征,满足四季有花可赏、处处有绿、景景宜人的要求,但要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

鉴于冬天景观一般较为贫乏,配置上着重考虑冬季景观。

在常绿树为背景的基础上,结合观干观果植物增添冬季园林景致变化。

3、植物树种丰富,但要保持一定的统一性。

园中基调树种,常绿树以桧柏、云杉、白皮松、竹为主;落叶以银杏、栾树、玉兰为主。

植物景观设计要保持调和、均衡,配植要有规律的变化,产生韵律感、节奏感。

4、保护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植物群落:一是适地适生,重视植物多样性;二是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三是注意不同园林植物的形态和色彩的合理搭配,在变化中求统一、在均衡中突出主调与个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