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新红学的代表人物是(B)A. 王国维B. 胡适C. 王梦阮D. 蔡元培2. 奠定洪的文学大家地位的作品是( A )A.《长生殿》B.《四婵娟》C. 诗歌D. 散文3. 王安石的文论主张是( C )A. 强调艺术功能B. 强调社会功能与艺术功能的统一C. 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与社会效果D. 强调艺术想象4.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风格是( C )A. 高古B. 婉秀C. 清隽D. 雄奇5. 王沂孙词的风格特点是( B )A. 清新拔俗B. 骚雅冲淡C. 清空骚雅D. 沈博艳丽6. 下列作家属于明代“前七子”的是( B )A. 唐寅B. 王廷相C. 李东阳D. 文徵明7. 清代《水浒传》续书中写宋江、卢俊义等梁山英雄是天上星宿,下界转生为杨么、王摩等洞庭英雄故事的是( C )A.《水浒传》B.《水浒后传》C.《后水浒传》D.《荡寇志》8. 李渔是清初戏剧( C )的代表作家。
A. 苏州派B. 文人派C. 形式派D. 传奇派9.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一词的风格是( D )A. 婉约蕴藉B. 清秀淡逸C. 古雅峭拔D. 豪爽旷放10.《张生煮海》的作者是( C )A. 高文秀B. 纪君祥C. 李好古D. 尚仲贤11.下列作家中代表清代戏剧最高成就并代表清初感伤审美思潮的是( D )A. 吴伟业B. 李玉C. 李渔D. 洪12.王安石的文论主张是( C )A. 强调艺术功能B. 强调社会功能与艺术功能的统一C. 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与社会效果D. 强调艺术想象13. 宋初继柳开之后专力做古文的作家是( C )A. 柳开B. 田锡C. 穆修D. 王禹14.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A )A. 欧阳修B. 苏轼C. 曾巩D. 梅尧臣15. 下列作品属于韩小窗子弟书作品的是( A )A.《得钞傲妻》B.《秦王演义》C.《呼家将》D.《三国志》16. 山谷词的两种风格之一是(B)A. 清丽圆转B. 婉媚豪放C. 古雅峭拔D. 清秀淡逸17. 下列诗人是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中的“三宗”之一的是( B )A. 苏轼B. 黄庭坚C. 杜甫D. 欧阳修18. 徐渭的杂剧名作是( B )A.《牡丹品》B.《四声猿》C.《中山狼》D《杜甫游春》19. 宋初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是( A )A. 杨亿B. 刘筠C. 钱惟演D. 王禹20. 下列清代小说中反映家庭生活小说的代表作是(D)A.《灯下缘》B.《梧桐影》C.《好逑传》D.《醒世姻缘传》21. 奠定吴敬梓文学大师地位的是( A )A. 创作《儒林外史》B. 诗歌创作C. 散文与词的创作D. 经、史著述22. 下列小说属于叙写未来小说的是( B )A.《乌托邦游记》B《未来世界》 C.《女娲石》 D.新鼠史》23. 柳永对宋词发展最具贡献的方面之一是创作了大量的( B )A. 小令B. 慢词C. 豪放词D. 雅词24. 影响陈与义前期诗歌创作的( B )A. 苏轼B. 黄庭坚、陈师道C. 杜甫D. 欧阳修25. 在范成大的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是(B )A. 山水诗B. 田园诗C. 艳情诗D. 感怀诗26. 就诗歌的体裁而言,吴伟业的“梅村体”指的是( D )A. 五言律诗B. 七言律诗C. 五七言绝句D. 七言歌行27. 下列文人雅号中,属于苏轼的雅号是( D )A. 六一居士B. 淮海居士C. 后山居士D. 东坡居士28. 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属于( B )A. 前七子B. 后七子C. 吴中四杰D. 吴中四才子29.《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是( C )A. 歌颂仁政B. 讴歌贤才C. 拥刘反曹D. 歌颂统一30. 明代长篇小说《杌闲评》是( A )A. 历史演义B. 英雄传奇C. 神魔小说D. 世情小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无分。
1. 苏轼对词境的开拓表现为(BD)A. 弱化了词的音乐性B. 突破传统题材限制C. 多写男女相思D. 使词的创作走向正视现实、面向社会生活、反映真实人生的大道E. 多写孤独寂寞惆怅2. 清词中兴的表现是(BDE^)A. 出现了不少词作大家 E. 词作的整理和编辑获得很大成就B. 词的创作数量不仅超过元明两代,而且也超过了宋代C. 创作了大量新的词牌D. 词学理论得到很大发展3. 汤显祖属于(CDE )A. 杂剧作家B. 吴江派C. 明代作家D. 传奇作家E. 临川派4. 下列杂剧作品属于关汉卿历史剧的是(A^B^C^ )A. 《哭存孝》B.《单刀会》C.《西蜀梦》 D《望江亭》 E.《玉镜台》5.《三国演义》的巨大社会影响表现为(ABCDE)A. 广大民众仿效书中“结义”进行秘密组织,进行各种政治活动B. 明清农民起义以其战争描写作为军事教材C. 统治者利用书中“忠义”为其统治服务D. 统治者利用书中正统观念为其统治服务E. 广大民众仿效书中“结义”进行秘密组织,进行各种宗教活动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 易安体答案:易安体: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所谓“易安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
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
第二,既融入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
第三, 倜傥的丈夫气。
李清照作词,既有女性的温柔和明慧,又有一般女子缺乏的俊爽和开朗。
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靡,而是柔中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
2. 西昆体答案:(P6)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它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
“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
后人称帝王藏书的秘阁为玉山、册府,西昆指玉山。
《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十七位,皆西昆健将,而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
3. 稼轩体答案:(1)辛弃疾的词风。
(2)稼轩体的基调,以抒发英雄失志的悲愤为主,形成了豪放悲壮的主导风格。
(3)既以豪放气质开拓了词的意境风格,又不失词的含蓄蕴藉之长,这种相反又相成的现象,是稼轩词最值得注意的特色。
4. 苏州派答案:苏州派是明末清初之际活动在苏州一带的重要戏剧流派,它以李玉为代表,包括朱素臣、朱朝佐、毕巍、叶时章、陈二白、邱园、张大复等。
他们彼此交往密切,经常合作写作戏剧,以至形成了共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身份上,都是出身社会中下层,大多与科名和仕宦无缘;大多是以毕生精力从事戏剧创作的作家;在作品的题材内容上,他们一反传奇创作领域“十部传奇九相思”的窠臼俗套,而是关注现实,写了许多政治剧和时事剧,因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作品形式上,由于他们既精通音律,又熟悉演艺优人,所以一反案头剧脱离场上演出的弊端,以生动曲折的情节排场、工巧和谐的宫调曲牌而形成适合场上搬演的作品,所以一直流行于当时和后来的戏剧舞台上。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稼轩体的艺术风格特色。
答案:答:辛弃疾,号稼轩。
“稼轩体”源于范开为《稼轩词甲集》所做之序。
第一,“稼轩体”的主导风格是豪放悲壮。
如《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此词为辛弃疾晚年的作品,可依然是气大声宏,狂傲之情溢于言表。
由于生性狂傲任侠,作词又多以抒发英雄失志的悲愤为主,豪放悲壮便成为辛词的主导风格。
第二,“稼轩体”多以豪放格调出之,但又不失温婉本色。
辛弃疾以其英雄豪杰的性情与胆气,突破了词的传统体制和写作方法而另辟新境;但就其稼轩词言情的深微而言,却又同时保持了词体曲折含蓄的美妙。
既以豪放气质开拓了词的意境风格,又不失词的含蓄蕴藉之长。
这种相反相成的现象,是稼轩词最值得注意的特色,也是在宋词发展过程中完成的过人成就。
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欲说还休,不是不想说,而是情到深处却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种极细微的情感体验,极幽约的生命叹息,出自英雄豪杰之口,极不容易。
因为这并非是稼轩一时才气性情的偶发所得,而是作者真诚深挚的感情体验及人格襟抱的显示。
总之,在辛弃疾的性格中,有作为英雄而为词激昂排宕,不可一世的一面,也有作为一个文人情感丰富细腻的一面。
故豪放风格与旖旎情韵,各极其事。
他的长词,或悲壮激烈,能达浓厚的感情;或摧刚为柔,能传曲折微意。
他的小令,最多绝妙之作,言情、写景、述怀、达意,无不佳妙。
肝肠如火,色笑如花,其风格有时极豪放,有时又很凄婉。
有时桀骜雄奇、浩瀚流转,有时空灵蕴藉,或沉郁幽深。
稼轩词的永久价值正在此处。
2. 简述宇文虚中和吴激、蔡松年诗歌的特点。
答案:答:宇文虚中、吴激、蔡松年是金初诗坛的代表作家,他们都是由宋入金的士人。
宇文虚中因入金祈请徽、钦二帝南归未能完成使命而留仕金朝他是金诗的奠基人,诗中充满了眷恋故国的情绪。
吴激,奉命使金被金人强行扣留,遂仕金。
他的诗也以故国之思和故国之恋为基本主题。
蔡松年,北宋末随父守燕山,兵败降金。
他主要以词名世,名作《大江东去》。
写寄怀林泉的归隐之情,词风清丽闲雅,无激愤语,但词中透露的感情却十分复杂。
3. 简述《封神演义》的内容与艺术。
答案:答:《封神演义》以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为题材。
一方面假借历史事件,以对纣王的揭露抨击和对武王的热情赞美托古讽今,曲折地反映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进步历史观;另一方面通过神魔斗法的描写,宣扬了宿命论和“三教合一”的思想观念。
书中将殷纣王写成一个凶狠、残酷、荒淫、无耻的昏君,深刻地揭露了这个暴君刚愎自用、残暴专横的狰狞面目。
另一方面,又写出武王爱民如子,继而在商、周交战的描写中,作者写到佛道助周为阐教,邪恶之神助商为截教,最后周武王伐纣,纣王势败自杀,姜子牙封神,武王分封诸侯。
通过这些对比,表现出作者对封建暴政的抨击和对仁君仁政的向往,并揭露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