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攀枝花平地镇家庭经济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攀枝花平地镇家庭经济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攀枝花平地镇家庭经济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摘要2000年李昌平高喊:“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随之而来的“三农”问题使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农村。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29次提到了“三农”问题,其篇幅之大、比重之高,是以往政府工作报告中所不多见的。

2008年中央又出台关于“三农”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政府对“三农”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三农”问题依然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农”问题不能彻底解决,国家就不能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话。

因为全国毕竟有9亿农民,如果他们的温饱和经济状况还依然如故,我们的富裕和繁荣就只能是局部现象。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关注“三农”问题,关注新农村建设也是我们所肩负的和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关键字平地镇经济发展引言2009学年暑假期间,攀枝花学院“李嘉诚感恩行”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深入攀枝花8.30地震重灾区—平地镇农村和农户家庭中,对部分农民家庭做了全景式的、写实式的社会调查,全面了解灾区家庭经济生活的真实情况。

此次调查共走访农村家庭66户,这66户家庭遍布平地镇各个村社。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平地镇农村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和震后生活状况。

一、国家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民真正受益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

这些政策将连续、稳定地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和农村呈现出全面、稳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四减免”、“四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和屠宰税。

与此同时,国家还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一)2004年始国家开始实施减免农业税政策,2005年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二)对农村儿童义务阶段教育实现“两免一补”,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得到很大改善。

以平地镇果园林场纳明贵家教育支出为例:以往他家大儿子的学费需要1000多元,而二女儿每年的学费也要300多元。

纳明贵说:“我们家全年的收入几乎都花在了两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上,有时还要向亲友借钱,如今二女儿的学费免了,使我们家的负担又轻了些。

”(三)2005年起,国家在农村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深受农民的欢迎。

例如:平地镇白拉古村,截至目前,基本上所有的村民都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老年人也全参加了医保。

(四)“8.30”地震后重建发展良好。

平地镇全镇重建户1818户,已下基础1818户,进度达100%;重建户主体完工1574户,占重建比例87%;维修加固户为1606户,全部已开工维修加固,完工1605户,完成率99.8%。

“平地镇灾后重建工作按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在各级各部门的强力支持配合下,在全镇上下的扎实工作下,截至目前,平地镇灾后重建工已基本结束,全部工作将于9月30日完成。

(五)政府因地制宜,烤烟、板栗、葡萄、二线蔬菜、畜牧业五大产业建康发展。

其中烤烟种植面积达2617.25亩,产量5860担,交售金额352万元;板栗种植面积达15000亩,产量达1700吨,外销量达12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680万元;葡萄种植面积达13800亩,产量达2500吨,产值达200余万元。

境内储备有白拉古仙人洞景区开发、板栗深加工、高岭土深加工、石膏开采加工等10余个招商引资项目。

建有攀西阳光酒业有限公司、攀枝花市光升葡萄酒厂、仁和区平地水泥厂、攀枝花市渝富石膏厂等企业。

先后引进了成都天府少城营销管理有限公司、云南楚威石业有限公司等外商到平地投资创业。

(六)发展特色旅游。

平地镇地属二半山区,最高海拔2367米,最低海拔928米,相对高差1439米,林地面积202298亩,森林覆盖达74%,气候属南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度。

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凉爽宜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2005年9月,平地镇迤沙拉村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境内居住的彝族属“里颇”支系,有本民族语言,通用汉字,流行对山歌,盛行打跳。

除传统节日外,有“泼水节”、“龙舟节”、“川滇民族风情节”等,最具彝族特色的7月“火把节”(农历6月24日),彝族“里颇”支系与汉族的大融合,它改变了“里颇”原来古老的生活方式与习俗,使之与汉族相近或相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民族风情文化。

二、平地镇农民生活状况发生了根本改变(一)农民收入比以前提高,收入来源多样化。

以平地镇波西村下湾社殷国勇家为例:家里以前收入很少,农闲时基本没收入。

如今随着平地烤烟种植普及,全家决定租种土地大量种植烤烟,一年收入10万左右。

冬季农闲还可以去打些零工。

(二)农民的素质逐渐提高。

随着电视和电脑走进农村,村民们也越来越了解和重视科学技术,懂得依靠知识和科学的力量脱贫致富。

平地镇平地街刘卓君家看准震后重建商机,男主人承包修建住房工程,一年过去获得大量收人。

女主人也不落后,正在考驾照,准备以后做自己的事业。

(三)农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改善。

绝大多数的农民家庭中,家用电器基本齐全,彩电、冰箱、电话、有线电视、DVD都走进了农民的家庭。

平地镇河苇村陈媛媛家里,窗下放着一台电冰柜和一张双人沙发,东屋是卧室,房间里摆着一张写字台,写字台上是一部红色的电话机,墙角有个电视柜,上面放着一台21英寸的彩色电视机,门厅靠墙放着一台洗衣机。

此外,很多家庭还有摩托车。

三、目前平地镇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国家政策落实不彻底、不到位。

村民说:“国家的政策是好政策,可是真正到了我们这儿,政策却又好象不那么彻底了。

”平地镇白拉古村,每人每年花10元参加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其余部分由国家和村集体补贴。

对于这个制度,一位杨大爷说受到惠及,但认为制度中仍存在一些漏洞。

据介绍,不同等级的医院报销额度不同:镇医院报销50%、县医院报销45%、市医院报销30%。

这样对于一些小病来说无所谓,但是相对于一些大病来说,这漏洞就显现出来,相对于一些严重的疾病来说,这需要到到市级医院进行必要的治疗,所必需的花费不菲,而能被报销的份额却严重减少。

像这样的医疗合作保险在人感冒时作用重大,在遇到重大的致命疾病时就是杯水车薪了。

而且报销的份额只包括医院所提供的收据中的部分费用,对于一些需要长久在家中护理的病人,这样产生的费用保险并不报销,往往这一部分又占了农村医疗的一大部分,毕竟在我国农村,大家还是习惯在家中进行一些必要的治疗,对于他们来说高昂的住院费常常让人望而生畏。

(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教学设施还不完善,师资力量不够。

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较差,教师水平、能力、素质普遍不高,而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这样教师队伍就不能及时的注入新鲜的血液,教师差则学生差,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农村的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就容易造成国家人才的缺乏和不必要的流失。

平地镇只有一所小学,而初中则因“8.30”地震合并到其他地方,高中就更没有了。

在校学生,教职员工都很少。

村子里的学生和家长反映:市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比村里好很多,但因各方面因素到城里读书的孩子都很少。

由此可以分析,城乡之间教育差距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校际差距,就是说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另一个是城乡差距,即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差距。

从国情来看,在当代,教育差距的本质显然是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中国教育投入患“寡”更患“不均”。

(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模式单一,不够全面化,有很多人还是依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方式。

平地镇地属二半山区,最高海拔2367米,最低海拔928米,相对高差1439米。

因此,这里的水源非常紧张。

本来耕种者就是靠天吃饭,这已经很影响他们的收成。

要是年景差,不要说能余下什么做储备,就连温饱都成问题。

问起白拉古村白拉古组58号杨光云老人,既然都明白这样的形势,为什么不去改变而非要坚持呢?老人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老两口没文化、没手艺,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而且他们的那个时代,城市也不见得就好到哪去。

虽说地不好种,但这却是他们唯一会做的事。

改行谋生路不是不行,而是他们和他们的祖祖辈辈都已经这样的生活了,他们便不想再去做什么改变了。

(四)农民获得生产致富信息途径窄,信息闭塞。

由于农民得到市场的消息来源单一,无法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有时听谁说什么好就全去种什么,结果使产品大量堆积,价格狂跌,致使有些农户损失惨重。

从这可以看出农民一定要掌握好市场的动态,随市场的变化而转变经营品种,同时,政府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市场和技术指导。

(五)留守儿童问题严重。

年轻的人出去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孩子生活很艰难,尤其是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变得孤僻、内向。

波西村里有一些农民,为了赚更多的钱,将简单的农活交给老人打理,自己到城里去打工,通常一走就是一年半载。

孩子便在基本没有父母关爱的环境下生活。

(六)农村缺少致富带头人。

例如平地镇大村组,村民反映农民致富缺少的并不是致富的材料,而是致富的方法,他们需要的并不是乡领导分下来的物品,而是需要乡领导亲自带领懂科技、懂技术的人才下来看看,指导农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种植或养殖。

“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

他们缺少像1990年《中国农民报》、《锦州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单位报道的凌海尤山子村的“科技致富标兵”李国忠同志那样的人,在农民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带头作用。

(尤山子村的原支部书记李国忠1994年被授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多次被评为“先进共产党员”)。

(七)法律意识淡薄。

农民外出打工很少签订劳动合同,很难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严重的是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问题。

在调查中,有60.53%的农民工曾经有过被拖欠工资的经历,有85%的农民工没有与雇佣方签订劳动合同。

(八)随礼现象在农村比较严重,大事小事都要操办。

例如平地镇河苇的一户家庭情况较好的家庭,一年的随礼钱就得花费15000元,其中包括生、老、病、死、满月、搬家、升学、嫁娶、寿宴等人情世故。

在其余的调查中显示出普通家庭一年的人情费最少也在1000元左右。

因为村里的人都认识而且村里有大事小情都要请客,所以礼费就格外的多,也因此对农民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九)出现一定的贫富差距,农村家庭收入不平衡。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家庭条件较好者,每年收入可达15万余元,家庭条件较差的家庭,处于赤字状态。

例如:缺少劳动力的或者人多地少的,收入来源相对就少了,有的家庭就靠外出打工一年挣的几千元生活,入不敷出。

经济收入高的家庭大多集中在25岁到36岁这样的家庭中,收入低的家庭大多集中在38到60岁这样的家庭中。

年轻家庭中,夫妻两个均可以获得收入。

而开支除了家庭的基本生活、生产开支和低年级学费以外,基本没有什么其他的开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