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

2013年柳江县艾滋病防治知识教案比赛课题:《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预防》
设计者:覃华颖
单位:柳江县穿山中学
课题:《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预防》
课时:一课时授课时间: 2013.12、6 授课班级:121 授课教师:覃华颖
教学背景:
由于艾滋病传播速度之快,传播人数是逐年上升,感染艾滋病的病例也呈低龄化发展,并逐年上升的趋势,这是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预防的社会问题。

青少年了解和掌握艾滋病知识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为了保护我们的青少年,我们要行动起来,共同抵御艾滋病的侵袭。

学生情况分析:
在我们的思想认识里是谈“艾”色变,大多数人都比较恐惧这个病,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

为了普及艾滋病知识,消除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恐惧心理,教会学生如何去预防艾滋病,以及怎样善待艾滋病患者,所以非常必要在学生中宣传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更会珍爱生命,好好做人。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相关基础知识,懂得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艾滋病的危害。

2.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关爱艾滋病病人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不可能传播的途径和主要预防措施
2. 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没有洲界,没有国界,更不认种族和肤色。

1998年底,全世界累计已有473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5岁以下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儿童已超过400万。

在世界范围内艾滋病至少已使近1000万的儿童成为孤儿。

预计到 2020年,全
球将有4100多万15岁以下的儿童因失去母亲而变成艾滋病孤儿,并在为生存而挣扎!现在因艾滋病而死亡的总人数已超过1300多万,占据了世界死因排位的第四位。

仅在1998年一年中,就约有58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250万人因艾滋病而死亡。

中国有84万艾滋病感染者,其中八成是青壮年。

这是多么触目我惊心的数字啊! 所以我们一定要关注这个社会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艾滋病的相关基础知识。

二、授新课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

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

但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这时病原体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

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

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艾滋病自1985年进入我国,据有关部门推测,在今后几年内艾滋病发展趋势是:发达中国家是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呈急剧上升趋势。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经
1、性接触传染
由于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体液中,男女不洁性行为可以导致艾滋病病毒迅速传播。

目前,性接触传播已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2、血液传播
目前通过输血传播艾滋病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一些非洲国家和地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几乎大部分非洲国家,主要以非志愿献血为主,他们大多是青壮年,都处在性活动高潮的年龄段,这意味着他们所提供的血液很可能具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

将这些血及血液制品输给其它病人,便可能感染艾滋病。

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是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媒介。

3、母婴传播
患有艾滋病或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艾滋病病毒直接传染给胎儿,另外还能够在产前、产程中和产后感染新生儿。

(三)、讨论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让同学们分小组探讨这一话题。

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从心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另外,艾滋病患者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

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

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

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4、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起。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呢?
分小组展开讨论
虽然我们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可以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预防它。

在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小结:
1.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的根本方法。

2. 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每次发生性行为时都正确使用避孕套。

3. 及时、规范的治疗性病可大大降低感染HIV的可能。

4.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进行穿破皮肤的行为时保证用具经过严格的消毒。

5. 戒断毒品,不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

6. 避免母婴传播
三、学习探究
作为一名中学生怎样才能真正预防艾滋病呢?
讨论结果:懂得有关艾滋病方面的知识、每个人做到洁身自好最为重要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相信同学们了解了有关艾滋病方面的知识,知道怎样预防,学会了保护自己。

五、作业
课后活动:思考
我们应如何对待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教学反思:
亮点: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相关基础知识,懂得了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艾滋病的危害。

培养学生关爱艾滋病病人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基本正确看待艾滋病病人,消除对艾滋病病人的恐惧心理,懂得了如何预防艾滋病以及善待艾滋病患者。

2、通过鲜明的案例、触目惊心的数字、精心制作的课件,激发了每一位同学的参与的热
情,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

整堂课学生发言积极,讨论
活跃,不知不觉中学到了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更加关注艾滋病这个社会问题,
不足:
1、不注意关注坐在后面的学生,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能够及时的给与解决。

2、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再接再厉,克服缺点,努力做到更好。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