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课72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课72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我国央行属决策权和执行权合一型
2.咨询议事机构:货币政策委员会
a.不是决策机构,第货币政策的制定、调整只有建议权
b.不是人民银行的内设机构,而是特设机构,组成人员须上报国务院批 准
c.主席由行长担任,副主席由主席指定
d.委员包括:行长、国务院副秘书长、副行长、发改委副主任、财政部
副部长、统计局局长、外汇局局长、证监会主席、银监会主席、保监
①发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垄断通货的发行权,成为全国惟一的通货 发行机构。
▲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原因:稳定币值,保证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 需量相适应。 ②银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只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 而不直接面对企业单位和个人经办金融业务。——集中保管存款准 备金+最终贷款人+组织全国金融机构之间的清算
3.跨国式中央银行制度:指几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组成的中央银行。
①适用范围:政府间合作组织或联盟,eg:欧盟、中非货币联盟、西非货 币联盟等
②性质:合作性质的组织
③特点:通常是为了共同的经济目的,提高国际竞争力
4.准中央银行制度:指没有真正专业化的、具备完全职能的中央银行,
而是由几个履行有限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组成一个准央行体系的制度 形式。
PPT文档演模板
课72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三、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
(一)理论分析
1.组织机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
三种模式:a.决策权、执行权合一型:英、美、菲等
b.决策、执行机构分开型:日、德
c.权力机构分为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分立型:法、瑞等
(二)实证分析
1.最高权力机构:行长负责制(行政首长负责制)
课72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第二节 央行的性质、职能与组织机构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一)理论分析:特殊的国家机关+特殊的金融机构
1.特殊的国家机关------具有金融机构的一般属性 a.职能的履行方式:通过金融信用业务活动vs行政手段直接管理 b.资金来源和管理方式:实行资产负债管理vs经费完全来自财政拨款 c.法律地位不同:地位相对独立vs一般不具独立性,直接隶属于政府 2.特殊的金融机构------有国家机关的性质 a.业务对象不同:政府、普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vs企业、单位和个 人 b.经营目标和原则不同: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维持币值稳定为原则vs 以营利为目的,实现利润最大化 c.高管人员任用不同:任免程序与行政首长的任免类似vs一般工薪聘 用制
1.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3.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4.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 5.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 6.监督管理黄金市场 7.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8.经理国库 9.维护支付结算、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10.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检测 11.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 12.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1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PPT文档演模板
课72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9
课72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c.职责:根据央行的授权,承办相关业务 5.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
①性质:国家公务员
②作用:特殊主体的法律意义(格式化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课72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概述 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种,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求以实
现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政策的总称。 1. 是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应量、信用量、利 率、汇率等金融市场宏观经济指标,并通过对这些经济指 标的调节和控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一项宏 观经济政策。 2.通过其传导机制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使二者保持 平衡。 3.主要采取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必要的行政手段。 4.目标是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
课72银行法——中国人 民银行法
PPT文档法
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指一国内在中央和地方两级设立相对独立
的中央银行机构。
①适用范围:联邦体制国家,eg:美、德等
②地方央行的性质:不隶属于总行,除了执行总行的货币政策外,具有 很大的独立性。
③特点:灵活度高、适用性强等
③政府的银行: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 家财政收支并为政府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而不是指由政府投资设 立。——为政府开立帐户,发行政府债券等
PPT文档演模板
课72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B现代表述
①调控职能:指中央银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通过金融手段,对国家的货币、信用活动进行 有目的的、有目标的调节和控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金融机构不同。 3.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专司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的内
设职能部门,应属行政机关,而不是立法机关或司法机关。 4.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央政府机关,而不是地方国家机关。
PPT文档演模板
课72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二、央行的职能
(一)理论分析:中央银行的职能
A.传统表述:以中央银行在一国国民经济活动中所承担的任务的性质 不同
会主席、银行协会会长、金融专家等。
PPT文档演模板
课72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3.内设职能机构:18个职能司 4.分支机构:
a.设立的模式:按行政区划分设置、按经济区划分设置两 种模式
▲我国1998年,改革央行,撤销了省级分行,在全国设九大 区行。
b.法律地位:是央行的派出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不享 有独立的权力
•指央行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决定 金融机构的金融成本,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 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
•指央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 影响基础货币量,从而起到调节信用和 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PPT文档演模板
课72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公开市场业务一般都以回购协议方式进行——回购,指金融机构向中 央银行卖出证券后承诺在未来的某一天按固定价格重新买回这些证券。
PPT文档演模板
课72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B 按资本金构成划分的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发行的通货、吸收的存款、自有资本 (格式化问题)
1.国有资本的中央银行(国有独资央行):由国家拨款建立或政府收购股份 将某一私营商业银行改组为国有化的中央银行。Eg:中、法、德、加等
2.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混合持股的中央银行(国家控股或参股):一般国家 出资额都在50%以上,以保证央行的公法地位和公益性质。Eg:日、墨 等
PPT文档演模板
课72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二、货币政策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法》3th:“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 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与依存性: 稳定币值是前提,经济增常的实现有助于稳定币值,并
为稳定币值创造更良好的环境。相互促进。
(一)直接目标:保持币值稳定 (一)短期目标(操作目标):短期利率与公开市场业务 (二)中期目标(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与信用总量 (三)长期目标(最终目标):稳定物价、维持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
3.私人股份银行:全部资本由私营企业法人出资认缴,但它的职能仍需经政 府授权。 Eg:意大利银行
4.会员集资的中央银行:全部资本由参加中央银行体系的商业银行出资认缴
。 Eg: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5.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跨国央行)。 Eg:欧洲中央银行
6.无资本的中央银行。 Eg:韩国银行
PPT文档演模板
3.提供金融服务:主要有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经理国库、保管存款准备金等。
▲2003年12月央行法,修改了原来“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 管、提供金融服务”的职能规定。
PPT文档演模板
课72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
职能与职责:职能是承担某种业务的资格条件,职责是职能的具体化
PPT文档演模板
课72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二)实证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条:“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 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1.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2.中国人民银行在职能、性质上属国家机关,与一般商业银行和非银行
②服务职能:指中央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银行,对政府、商业银行和 非银行金融机构及社会公众提供金融服务。
③监管职能:指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金融管理机关,负责监管金融机构和 金融市场。
(二)实证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三项法定职能:1.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2.维护金融稳定:包括防范金融风险和采取措施化解系
统性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业整体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指央行用来调整某些商行或 某种信用活动的货币政策工具。
1.证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购买证券的保证金比率,以控制证券的 信用交易,防止投机,增加其他资金市场上的货币供给,促进信贷资 金运用的合理化。 2.消费信用管理——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进行 控制。如:调节第一次付款比重、还款期限等。 3.不动产信用控制——直接规定商行不动产贷款的最高期限、最高数 额、首付比、分期最低付款额等。
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PPT文档演模板
课72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三、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取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的扩张 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