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30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可以减小随机误差B.多次测量可以消除随机误差C.多次测量可以减小系统误差D.多次测量可以消除系统误差 2.用分度值为 0.05 的游标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下面读数正确的是()A. 12.63mmB.12.64mmC. 12.60mm C.12.635mm 3.牛顿环测曲率半径实验中,观测到的同心干涉圆环的疏密分布是什么(A.均匀分布C.从内到外逐渐变得密集 4.0.070 的有效数字有( )A. 1 位B.2 位 5.某电流值的测量结果为I=(30.55±0.05)mA ,则下面关于被测电流的真值 I 0 的哪种理解是正 确的()(A ) I 0=30.55mA(B ) I 0=30.50mA 或 I 0=30.60mA (C ) 30.50mA<I 0<30.60mA (D ) I 0也可能小于 30.50mA 6.在分光计上用最小偏向角法测棱镜玻璃折射率时,最小偏向角等于( )A.棱镜顶角的一半B. 钠光谱线转折位置与垂直棱镜面的位置之间的夹角C. 钠光谱线转折位置与钠光入射谱线之间的夹角D. 垂直棱镜面的位置与钠光入射谱线之间的夹角 7.在测定金属丝的扬氏模量实验中,通常预先加 1-2kg 负荷,目的是( ) A.消除磨擦力B.拉直金属丝,避免将拉直过程当伸长过程进行测量C.减小初读数,消除零误差D.使系统稳定,金属丝铅直8.用单臂电桥测量电阻时,如果出现了下述情况,选出不能继续正常进行测量的情况( (多选)A.有一个桥臂电阻短路B.电源正负极性接反了C.有一个桥臂电阻开路D.电源与检流计之接线位置互换9.在声速测量实验中,由函数发生器提供的超声波频率应该是()A.压电换能器的共振频率B.示波器的共振频率C.超声声速测定仪的共振频率D.功率函数发生器的共振频率10.测量凹薄透镜焦距时,也要使用凸透镜,其目的是什么?()A.二次成像法B. 辅助透镜成像法C.视差法D.自准直法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1.用 50分游标尺测一物体的长度L ,读数为 45.12mm ,则长度L 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式为: L= mm 。
B. 从内到外逐渐变得稀疏 D.无规律的C.3 位D.4 位)。
2.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 (6.82×103-355×0.23)×12.002=。
3.千分尺零点不准产生误差,电压扰动使电压读数不准产生误差。
4.由决定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是处理一切有效数字问题的总的根据和原则。
5.依照测量方法的不同,可将测量分为和两大类。
6.误差产生的原因很多,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和不同性质,可将误差分为疏失误差、和。
7.测量中的视差多属误差;天平不等臂产生的误差属于误差。
8.已知某地重力加速度值为9.794m/s2,甲、乙、丙三人测量的结果依次分别为:9.790± 0.024m/s2、9.811±0.004m/s2、9.795±0.006m/s2,其中精密度最高的是,准确度最高的是。
9.累加放大测量方法用来测量物理量,使用该方法的目的是减小仪器造成的误差从而减小不确定度。
若仪器的极限误差为0.4,要求测量的不确定度小于0.04,则累加倍数N > 。
10.用光杠杆测定钢材杨氏弹性模量,若光杠杆常数(反射镜两足尖垂直距离)d=7.00cm,标尺至平面镜面水平距离D=105.0 ㎝,求此时光杠杆的放大倍数K= 。
三、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1、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即误差=测量值-真值,如此定义的误差反映的是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和方向,既有大小又有正负符号。
()2 、液体表面张力实验中必须测量“︻”形金属片的质量。
()3 、空气比热容比实验中必须记录球形玻璃瓶的体积。
()4 、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测量误差可能出现的范围。
()5、在磁滞回线测量实验中,示波器的时间扫描旋钮要打到“X-Y”位置。
()6 、静电场描绘实验中,可以让上下两层的探针臂有弯曲的现象。
()7 、分光计设计了两个角游标是为了消除视差。
()8 、交换抵消法可以消除周期性系统误差,对称测量法可以消除线性系统误差。
()9、pn 结正向压降随温度的变化特性曲线测量实验中,可以加热到150℃。
()10、用一级千分尺测量某一长度(Δ仪=0.004mm ),单次测量结果为N=8.000mm,用不确定度评定测量结果为N=(8.000±0.004)mm。
三、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对分光计的调节要求是什么?如何判断调节达到要求?怎样才能调节好?2.观察牛顿环时将会发现,牛顿环中心不是一点,而是一个不甚清晰的暗或亮的圆斑,为什么?对透镜曲率半径 R的测量有无影响? 为什么?3.简述将1mA 的表头改装成1V电压表的基本步骤。
答案一、选择题A、C、C、B、D、C、B、AC、D、B二、填空题1.(45.12±0.02)mm2.7.45×1033.系统,随机4.不确定度5.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6.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7.随机系统8.乙丙9.微小等量610.30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综合题1.答;(1)对分光计调整的要求:①望远镜、平行光管的光轴均垂直于仪器中心转轴;②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即望远调焦于无穷远);③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2)各部分调节好的判断标志① 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的判定标志——从望远镜中同时看到分划板上的黑十字准线和绿色反射十字像最清晰且无视差。
(用自准直光路,调节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聚焦)②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转轴垂直的判定标志——放在载物台上的双面反射镜转180o 前后,两反射绿色十字像均与分划板上方黑十字线重合。
(用自准直光路和各半调节法调整)③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的判定标志——在望远镜调节好基础上,调节平行光管聚焦,使从调好的望远镜看到狭缝亮线像最清晰且与分划板上的黑十字线之间无视差。
(把调节好的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调节平行光管物镜聚焦)④平行光管光轴与望远镜光轴共线并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的判定标志——使夹缝亮线像竖直和水平时能分别与望远镜分划板上的竖直黑十字线和中心水平黑十字线重合。
(把调节好的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配合调节平行光管的仰角螺钉)2.答:提示:透镜和平玻璃板接触时,由于接触压力引起形变,使接触处为一圆面;又镜面上可能有微小灰尘等存在,从而引起附加的光程差。
没有影响。
由于附加的光程差一定,取二个暗条纹直径平方差的方法处理,可消除附加的光程差。
3.答:1、测内阻;2、计算串联所需电阻并用电阻箱实现该值;3、连接电路(画图);4、校准表头;5、计算误差并给出改装表的等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30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可以减小随机误差B.多次测量可以消除随机误差C.多次测量可以减小系统误差D.多次测量可以消除系统误差 2.用分度值为 0.05 的游标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下面读数正确的是() A.12.63mmB.12.64mmC. 12.60mmC.12.635mm3. 在静电场模拟实验中,若画出的等势线不对称,可能的原因是( )B.电源电压过高 D. 以上全部 5.某电流值的测量结果为 I=(30.55±0.05)mA ,则下面关于被测电流的真值 I 0 的哪种理解是正 确的()(A ) I 0=30.55mA(B ) I 0=30.50mA 或 I 0=30.60mA (C ) 30.50mA<I 0<30.60mA(D ) I 0也可能小于 30.50mA6. 分光计实验中“各半调节”是用在( ) A .调节望远镜使之聚焦于无穷远处 B .调整平行光管使能发出平行光C .当望远镜中观察到小平面镜的“十”字反射镜时,进行望远镜光轴垂直于分光计主 轴的调节D .当 C 步骤完成后,进行载物台面垂直于分光计主轴的调节7. 在测定金属丝的扬氏模量实验中,A.消除磨擦力C. 减小初读数,消除零误差8. 用牛顿环干涉测透镜曲率半径时,A .扩展光 B.平行光 C.会聚光 D.漫反射光 9.在声速测量实验中,由函数发生器提供的超声波频率应该是()A.压电换能器的共振频率B.示波器的共振频率C.超声声速测定仪的共振频率D.功率函数发生器的共振频率 10.测量凹薄透镜焦距时,也要使用凸透镜,其目的是什么?() A.二次成像法B. 辅助透镜成像法C.视差法D.自准直法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1.示波器正常,但开机后荧光屏上看不到亮点,原因可能是( 1);A.导线有一定的电阻 C.导电基质不均匀 4.0.070 的有效数字有( ) A.1 位B.2 位C.3 位D.4 位通常预先加 1-2kg 负荷,目的是( ) B.拉直金属丝,避免将拉直过程当伸长过程进行测量 D.使系统稳定,金属丝铅直 照在牛顿环仪上的钠光是( )(2)。
2.给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学过的测量电阻的两种方法、。
3.测量中的千分尺的零点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米尺刻度不均匀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4.一般情况下,总是在同一条件下对某量进行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二是。
5.依照测量方法的不同,可将测量分为和两大类。
6.误差产生的原因很多,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和不同性质,可将误差分为疏失误差、和。
7.测量中的视差多属误差;天平不等臂产生的误差属于误差。
8.已知某地重力加速度值为9.794m/s2,甲、乙、丙三人测量的结果依次分别为:9.790± 0.024m/s2、9.811±0.004m/s2、9.795±0.006m/s2,其中精密度最高的是,准确度最高的是。
9.对于0.5 级的电压表,使用量程为3V,若用它单次测量某一电压U,测量值为2.763V,则测量结果应表示为U= ,相对不确定度为B= 。
10.用光杠杆测定钢材杨氏弹性模量,若光杠杆常数(反射镜两足尖垂直距离)d=7.00cm,标尺至平面镜面水平距离D=105.0 ㎝,求此时光杠杆的放大倍数K= 。
三、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1、准确度是指测量值或实验所得结果与真值符合的程度,描述的是测量值接近真值程度的程度,反映的是系统误差大小的程度。
()2、精确度指精密度与准确度的综合,既描述数据的重复性程度,又表示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反映了综合误差的大小程度。
() 3 、系统误差的特征是它的有规律性,而随机的特怔是它的无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