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评价精编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评价精编版


测验法
• 效度:一种量化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即测量结 果中包含欲测特质的信息量的程度。就是测验 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影响效度的因素主要有: (1)测验组成方面 (2)测验实施方面 (3)被试主观状态方面 (4)估计效度所依循的效标 (5)样本方面
测验的项目分析——难度与区分度
项目的难度 .难度的概念:难度是指测验试题的难易程度 .难度的计算 (1)客观题难度的计算 在教育测量中,客观题的难度一般用正确回答试题的人数与参加测验的 总人数之比值来表示。
课 程 学 习 评 价
小学《道德与法治》
成都师范学院
郭多华
主要内容
• • • • • 关于教学评价的一般常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依据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评价建议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评价方式 编写思想政治(品德)评价方案的基本要求
1
关于教学评价 的一般常识
什么是教学评价?
R
P = —— N 式中,P为试题的难度,R为正确回答客观题目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
总人数。
测验的项目分析——难度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度
2)主观题的难度的计算。 观题的难度等于该题考生所得分数的平均值与该题应得的满分之比。 以P 表示试题的难度, 计算公式是: X /f (i=1,2,…,Q) 中,X 为各题考试分数的平均值,f 为各题的满分值,Q为试题个数。
教学评价,一般认为,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核心部 分,它主要围绕教学过程的诸要素和形成教学过程的基本 环节来进行的。
从教师个体的角度讲,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教师的 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掌握的主要评价 技能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学习效果 的评价技能,二是对教学任务完成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的 技能。
hi li
i
i
i
hi
li
i
测验的项目分析—— 难度与区分度 三、测验的项目分析 —— 难度与区分度
(2)采用相关计算方法 计算学生各题得分与考试总分的相关系数 r。区分度系数一 般情况亦为 (O≤r≤l)。r 越趋向于1 ,说明学业水平高的学生 考试成绩也高,学业水平低的学生考试成绩也低,即所谓正区 分;r越趋向于0,说明学业水平不一的学生考试成绩没有差异 即所谓零区分;区分度系数有时会出现负相关, r<0,说明学 业水平高的学生反而考试成绩低,学业水平低的学生反而考试 成绩高,即负区分。
及民主协调性,它应当成为将来整体评价的必然趋势。
量化评价
量化评价方法 :通过将评价内容化为可以量化的数量,经
过测量这些相关数据,并以量化统计方法来分析结果数据, 最终达到评价目的的一种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测验
法。
主要的测验类型 :诊断性测验 、成绩测验 、学能(学习能 力)测验
• 量化统计方法: 一般量化统计方法——频数、中位数、众数、 百分比等。 进一步分析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假设检 验、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选取何种方法进行量化分析主要取决于评 价内容和评价目的。
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也称总结性评价,是指以预先设定的课程教 标为基准,就学生学习课程的知识、能力、素养状况与课程目 求之间的差距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对某课程学习的总检验 般来说,以学业水平考试的方式进行,具有毕业的功能。同时 结性评价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由学业成绩、教师考核 校鉴定相结合,共同完成对学生某课程学习的评价。
测验法
• 信度:一种量化评价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即在同样条件下重复测量,其结果具有的一致 性的程度。测验是否有价值,就必须考察测验 的质量,包括它的稳定性、可靠性,即在同样 条件下重复测量,其结果的一致性。 影响信度的因素主要有: (1)测验本身所引起的误差。 (2)测验的实施所引起的误差。 (3)学生自身因素所引起的误差。
质性评价
指以人文主义为认识论基础,通过文字、图片等描述性手段,对评价对象的各种特
充分的揭示,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的教育评价活动。
用了当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调查法和观察法、谈话法、档案袋评价法等。
十世纪50年代以后,这些方法在社会科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我们把这些方法和相关
教育评价,就成为通常所说的“质性评价方法”。
形成性评价
考试测验、观察、谈话、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等
法,不断反馈学生学习某课程的成功与失败的信息
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为迎接终结性评价做准
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又称准备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 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了解学生的知 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 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诊断性评价重点在于调查学生完成阶段性学习任务中的困难 并找到学习困难的原因,据此确定每个学生的教学起点并采取某 补救性措施,选择差异性的教学策略并给学生以情感方面的关心 支持。
评价,意味着根据某种标准对某事物的价 值作出判断,衡量其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
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 (质的记述)+价值判断
根据评价时间和作用不同来分类:
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根据评价的方式分:
量化评价、质性评价。
是基于对学生学习某学科全过程的持续观察、
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主要任务,就是通
卷的设计,访谈的设计以及教学调查的设计等内容,这些都属于质性评价方法在教学
应用。
质性评价
质性评价趋势的形成,主要受建构主义理论模型和评价模
式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教育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
是启用质性评价方法,国外的一些教师和研究者已开始采
用实验的方式加以推进,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就
质性评价方法本身而言,它带有更强的人文性、过程性以
i i i i i
测验的项目分析——难度与区分度
项目的区分度
.区分度的概念: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区分 又叫鉴别力。它是评价试题质量,筛选试题的主要指标与依据。 区分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将学生按其考试总分排序,取高分之27%定为高分组,取低分之2 定为低分组,然后分别计算高分组和低分组考试分数的平均值,按 下公式计算各题的区分度: =(X -X )/f (i=1,2,…,Q) 式中,d 为第i题的区分度,X 为第i题高分组的平均分值,X 为第i题 低分组平均分值,f 为第i题的满分,Q为题目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