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习题
班级:08科教班姓名:唐文雄学号:20081053119
一、汉译英并解释名词
1.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2.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叶绿素吸收光的能力极强。
如果把叶绿素溶液放在光源和分光镜的中间,就可以看到光谱中有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因此,在光谱上出现黑线或暗带,这种光谱称为吸收光谱。
3.荧光现象(fluorescence):是指叶绿素在透射光下为绿色,而在反射光下为红色的现象,这红光就是叶绿素受光激发后发射的荧光。
叶绿素溶液的荧光可达吸收光的10%左右。
而鲜叶的荧光程度较低,指占其吸收光的0.1~1%左右。
4.磷光现象(phosphorescence): 叶绿素除了在光照时能辐射出荧光外,当去掉光源后,还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用精密仪器测知),它是第一三线态(first triplet state)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这种光称为磷光。
磷光的寿命较长(10-2s).
5.增益效应(enhancement effect):爱默生等在1957年又观察到,在远红光(710nm)条件下,如补充红光(波长650nm ),则量子产额大增,比这两种波长的光单独照射的总和还要多。
后人把这两种波长的光协同作用而增加光合效率的现象称为增益效应。
6.光反应(light reaction):光反应是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的、由光所引起的光化学反应。
7.碳反应(carbon reaction):碳反应是在暗处(也可在光下)进行的,由若干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
8.光合单位(photosynthetic unit):光合膜中的光合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蛋白质分子集合体。
可捕获光子向光系统Ⅰ或光系统Ⅱ的光反应中心传递光能。
9.聚光色素(天线色素)(antenna pigment):没有光化学活性,只有收集光能的作用,像漏斗一样把光能聚集起来,传到反应中心色素,绝大多数色素(包括大部分叶绿素a和全部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都属于聚光色素。
10.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过程。
光合单位=聚光色素系统(light-harvesting pigment system)+反应中心(reaction centre)。
11.反应中心(reaction centre):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属于此类,它具有光化学活性,既是光能的“捕捉器”,又是光能的“转换器”(把光能转换为电动势)。
12希尔反应(Hill reaction):是指在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叶绿体裂解水,释放氧气并还原电子受体的反应。
该反应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希尔发现,故称“希尔反应”。
13.光合链(photosynthetic chain):种电子传递体具有不同的氧化还原电位,负值越大代表还原势越强,正值越大代表氧化势越强;根据氧化还原电势高低排列,呈“Z”形,电子定向转移,这就是光合作用中非循环电子传递的Z方案。
这一系列互相衔接的电子传递,常被称为光合链。
14.光合磷酸化(photosynthetic phosphorylation):利用贮存在跨类囊体膜的质子梯度的光能把ADP和无机磷合成为A TP的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
15.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光合速率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叶面积吸收二氧化碳的毫克数或每平方米叶面积吸收二氧化碳的微摩尔数表示。
16.同化力(assimilatory power):由光能转变来的电能便进一步形成活跃的化学能,暂时贮存在ATP和NADPH中。
由于ATP和NADPH用于暗反应中化CO2的同化,所以,把这两种物质合称为同化能力。
17.卡尔文循环(the Calvin cycle):卡尔文(M.Calvin)等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和纸层析等方法,经过10年的系统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二氧化碳同化的循环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这个途径的二氧化碳固定最初产物是一种三碳化合物,故又称为C3途径,如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等大多数植物,故称之为C3植物。
卡尔文循环是所有植物光合作用碳同化的基本途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羧化阶段、还原阶段和更新阶段。
18.C4途径(C4 pathway):甘蔗、玉米等除了和其他植物一样具有卡尔文循环以外,还有一条固定CO2的途径,即C4途径,它和卡尔文循环联系在一起,故称此类植物为C4植物。
19.光抑制(photoinhibition):光能超过光合系统所能利用的数量时,光合功能下降的现象。
20.景天酸代谢途径(crassulaceae acid metabolism,CAM):植物体在晚上的有机酸含量十分高,而糖类含量下降;白天则相反,有机酸下降,而糖分增多。
这种有机酸合成日变化的代谢类型,称为景天科酸代谢。
21.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植物的绿色细胞依赖光照,吸收O2和放出CO2的过程,被称为光呼吸。
22.表现光合速率(apparent photosynthetic rate):一般测定光合速率的方法都没有把叶子的呼吸作用考虑在内,所以测定的结果实际是是光合作用减去呼吸作用的差数,叫做表现光合速率。
23. 真正光合速率(true photosynthetic rate):如果我们同时测定其呼吸速率,把它加到表观光合速率上去,则得到真正光合速率:
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4.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当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点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强度也不增加,这一点的光照强度称光饱和点。
25.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大气通过对辐射的选择吸收而使地面温度上升的效应。
产生该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
26.CO2补偿点(CO2 compensation point;):当光合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与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时的外界的二氧化碳浓度,称二氧化碳补偿点。
27.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光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就称为光补偿点。
28.光能利用率(efficiency for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指植物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单位面积上的日光能量的比率。
植物的光能利用率约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