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__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合集

第三章__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合集


2.设问提示式
测评标志 测评要素
测评标度 优 良 中 可差
1合作意识怎么 样?
协调性
2见解、想法不 固执吗?
3自我本位感不 强吗?
3.方向指示式
测评要素 业务经验
测评标志
测评标度
主要从应聘者所从事 根据具体情况 的业务年限、熟悉程 把握 度、有无工作成果等 方面进行测评
测评标度的形式
1.量词式标度 这种标度是用一些带有程度差异的
测评指标的确立,主要依 据测评目的和工作职位的 要求:不同目的产生不同 指标;同一测评目的不一
定有相同指标。
一、测评指标的内容
一个完整的人员测评指标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测 评要素、测评标志和测评标度。后二者也经常被称为测 评标准,它们是衡量测评要素的“尺子”。
素质测评指标 = 测评要素 + 测评标志 + 测评标度
能力
基本能有效而流畅地运用文
字进行表达和撰写
不能有效而流畅地运用文字 进行表达和撰写
测评标度 10 5 0
测评标志的形式
1.评语短句式 例如,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评要素之
一是“用词准确性”,对于这一考评要 素的考评标志可以用如下一组“评语短 句”来揭示:
没有用词不当的情形; 偶有用词不当的情形; 多次出现用词不当的情形。
加权的依据
测评目的的不同进行要素加权
3.数量式标度
这种标度是以分数来揭示考评标志水平变化的 一种刻度。它有离散点标式与连续区间型两种。
测评要素
测评标志
1,能抓住实质,分析透彻
综合分 析能力
2,接触实质,分析较透彻 3,抓不住实质,分析不透彻
测评标度 10 5 0
连续区间式标度示例
测评要素 5-4.5分
测评标度与标志 4.4-4分 3.9-3.5分 3.4-3分
3分以下
协作性 合作 无间
肯合作
尚能合 作
偶尔合 作
我行我 素
4.符号式标度
这种标度一般是以一种简便的符号来提 示考评标志的状态变化或水平变化情形 。例如“○”、“△”、“×”分别表 示“上”、“中”、“下”三种水平; 用“×”与“√”表示“是”、“否” 。这种作用是既能避免差异刺激的负面 影响又直观形象,且不受语种差异影响 。
可操作性原则:
设计出来的所有要素都应该是有工具能够进行客观测 量和评价的,并且尽量量化。
完备性原则:
进入测评要素体系的各种要素,它们对测评结果的贡 献大小是不一样的。贡献率可用要素的权重来表示。
独立性原则:
设立的评价标准在同一层次上应该相互独立,没有交叉。
精炼性原则:
测评指标的设计应尽量简单,只要能达到既定目的并获得 所需要的功能信息就行。
5.定义式标度
测评要素
序号 要素描述
1
次废品率
2
作业快慢
3
爱惜设备
4
成绩如何
5
合作共事
6
出勤情况
7
热心工作
8
兢业精神
A 基本无 能完成 能爱惜 基本达标 乐于帮忙 很少发生 干得出色 工作踏实
三级标度定义
B 很少有 有时能 能注意 靠近目标 能帮则帮 不算多 不感兴趣 说得过去
C 很多次 较慢 会乱来 差远了 帮不了 经常出现 讨厌 马马虎虎
(二)测评标志和测评标度
测评标志是为每一个测评要素确立的关 键性描述特征或界定特征,要求必须是 可辨别、易操作的特征,通常一个测评 要素要由多个测评标志来说明。
测评标度是指描述测评要素或要素标志 的程度差异与状态水平的顺序和度量。
示例:
测评要素
测评标志
能流畅、有效、工整地运用
书面表达 文字进行表达和撰写
测评指标设计基本方法
工作分析法 专题访谈法 问卷调查法 个案研究法 胜任力特征分析法
第三节 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步骤
1.明确测评的客体与目的
测评指标体系的制定,首先必须以一 定的测评客体为对象,以一定的测评目 的为根据,测评客体的特点不同,测评 指标体系就不同,即使同一测评客体, 若测评目的不同,则所制定的标准体系 也不尽相同。
测评 结果
人员测评指标体系
测评指标是测评指标体系的基本单位。根据测 评对象、测评目的和要求,选择一系列评价点或 方面(指标),这些测评指标的集合就组成了测 评某类人员的测评指标体系。
第二节 人员素质测评指标设计原则和基本方法
设计原则:
针对性原则:
针对某一具体岗位或职位类别设计合理的测评要素体 系。
测评要素 = 测评对象的基本单位
测评标志 = 提示测评要素的关键可辨特征
测评标度 = 测评要素或要素标志的程度差 异与状态的顺序和刻度
(一)测评要素
测评要素是指测评内容的细化条目,所 谓测评内容是指素质测评所指向的具体 对象与范围,它具有相对性。
确立测评指标的第一步就是制定测评要 素,根据测评对象(如管理者,销售者 人员)的分析结果拟定出测评要素。
权重原则:
测评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针对不同的测评目的(如招 聘、培训等)和不同测评对象(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 应有不同的权重。
小提示
问题理解:对于同样的测评要素,不同的测评 方法,所选择的测评标志和测评标度是有差异 的
–例如:“学历”、“经验”——测评要素还是测评 标志?
–专业知识:笔试、操作? –沟通能力:面试、笔试?
形容词、副词、名词等修饰的词组刻画 与揭示有关考评标志状态、水平变化与 分布的情形。
例如“多”、“较多”、“一般” 、“较少”、“少”。
2.等级式标度
这种标度是用一些等级顺序明确的 字词、字母或数字揭示考评标志状态、 水平变化的刻度形式。
例如“优”、“良”、“中”、“ 差”,“甲”、“乙”、“丙”、“丁 ”以及“1”、“2”、“3”、“4”、“5” 。
第三讲 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
1
第三讲 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
人员素质测评指标 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概念与结构 人员素质测评要素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步骤
第一节 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概述
测评指标,指的就是能反映人员测评 对象特定属性的一系列考察方面或维度。
确定测评维度和标准
2.明确测评要素和测评指标体系结构 测评要素的信息基础 测评指标描述与筛选
3.确定测评指标的量化方式 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测评指标的计量
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确定了测评要素后,还要确定各测评要素 在整个测评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
权重:即测评指标在测评体系中的重要性 或测评指标在总分中所占的比重,其数量表示 为权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