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阶段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各阶段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各阶段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本控制要点及应对措施是基于1-3#楼装修阶段、5-10#楼施工阶段现场施工遇到问题及解决过程,经过工程部全体人员进行讨论整理而成,共分为:桩基工程施工管理、基础工程施工管理、主体工程施工管理、装修工程施工管理、地下室及屋面防水工程管理、室外景观及配套工程施工管理、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八个分部,以期通过本要点的整理,对现场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系统,以作为公司下一步施工过程做到事前预控和过程监督依据。

一、桩基工程施工管理序号问题应对措施备注1 桩基施工测量放线、桩位、标高存在偏差过大现象。

1、做好放线记录,并进行复核,做好引用控制点保护工作。

2、保证引点统一,测量准确。

2 管桩进场存在裂纹、蜂窝麻面、管桩养护龄期不到等现象。

1、督促施工单位加强自检,并加强抽检复核,检查出场合格证、管桩桩身观感质量及标识;2、龄期是否到28天;3、如不合格,限期清理退场。

3 沉桩过程中,存在桩身垂直度、送桩深度偏差现象。

送桩时,严格送桩垂直度,送桩深度并检校送桩器,随时检查。

4 接桩时存在焊接焊缝不饱满、焊接停歇时间过短现象。

1、检查接桩焊接焊缝质量,上下两节桩中心位置、偏差,节点弯曲失高以及点焊停歇时间(根据不同施焊方法参照规范选择)。

2、如出现上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5 沉桩过程中检查桩身存在被破坏情况。

1、由于桩身表皮受损而不及时进行修补,桩压入土体后,桩身预应力筋因砼保护层的缺失,而被地下水腐蚀,使局部预应力筋预应力减弱甚至丧失,造成局部区域应力不平衡,从而改变了桩身色承力状况,在水平力作用下桩身容易被破坏。

2、出现桩身外表皮破损,要及时进行修补。

附:二、基础施工工程施工管理序号问题应对措施备注1 出现一次性开挖到位和超挖情况。

制定科学的土方开挖方案,加强监督,确保按方案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开挖。

2 基坑降水不到位,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按设计基底桩高挖制,并加强检查降水深度监测记录,不符合要求的现场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3 土钉墙角厚度及锚杆间距存在偏差进行施工前方案审核,施工中监督控制检查,不符合要求的现场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4 商砼进场存在塌落度过大现象。

进场按规定抽检,不符合要求的进行退货,监督施工单位,禁止使用至工程中。

5 砼养护时间过短。

1、检查按规范要求进行养护。

普通砼要求浇水养护7天,抗渗砼要求浇水养护14天。

2、如不满足要求继续养护,不得进行下部施工。

6 后浇带出现浇筑时间过早。

1、按设计说明时间控制,如设计未明确,按规范规定分沉降式和一般式进行时间控制。

2、浇筑前必须报验,否则不许施工。

7 大底板砼浇筑一次浇筑,施工缝停歇时间过长现象。

1、按施工规范及施工方案进行分层分段浇筑,并检查监督砼浇筑间歇时间不得大于砼初凝时间。

2、要求振捣密实。

8 室外回填土有大石块和垃圾等杂物填入。

1、在回填时严格管理控制,对填土中的块径大于30CM 的砖块、石块、混凝土块和建筑垃圾等杂物要求取出。

2、过湿土及含有有机质的土一律不得使用。

3、应将坑内木料等清除干净;排除积水,清除淤泥,再进行分层回填夯实。

附:质量控制要点及应对措施:三、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管理序号问题应对措施备注1 焊渣问题突出,存在焊渣清理不干净,焊缝长度不够,钢筋对接偏心有发生。

1、要求施工单位落实专人处理焊渣问题。

2、工程部安排人员专项检查焊缝长度,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要求整改。

2 垫块有漏放,现场使用的花岗岩垫块面积过大。

1、施工单位必须保证每平米不少于4只垫块;砂浆垫块强度应满足不被钢筋压碎的要求2、工程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将垫块作为隐蔽验收的一个项目进行检查3、隐蔽验收未经工程部确认,不可进入下道工序,由此造成的损失由施工单位承担。

3 钢筋绑扎存在跳扎现象。

施工单位落实专职质量员,对此问题专项检查。

4 钢筋搭接长度过短。

钢筋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要求施工单位对相关规范对施工班组交底。

5 箍筋弯勾角度存在不符合设计现象,箍筋、拉钩有漏放现象。

1、要求施工单位对钢筋下料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要求弯勾角度满足135°2、箍筋、拉钩问题在隐蔽验收时按图纸要求全面检查,对不满足要求的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6 保护层撑脚数量不足。

工程部进行专项重点检查,要求满足上下层钢筋间的有效间距7 钢筋偏位现象普遍存在。

要求施工单位对钢筋偏位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在砼浇筑前对钢筋进行固定,并有专职人员对砼浇筑后钢筋偏位现象进行纠正。

8 板筋有间距过大、不均匀现象。

要求施工单位对班组交底,在板面上划线绑扎,确保钢筋间距满足设计要求。

9 钢筋验收时存在主筋数量及规格与设计不符。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跟踪检查,对照图纸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部位要求立即整改,并在钢筋隐蔽验收时重点复查此部位。

10 模板拼缝过大,模板翘曲 1、施工单位不得使用已翘曲、表面起毛的模板。

2、对已经安装上的要求马上更换,否则不允许钢筋绑扎11 模板脱模剂使用时污染钢筋。

1、脱模剂不得在施工作业面上使用,不得使用废机油作为脱模剂。

2、脱模剂不得涂抹过多过厚。

12 模板加固不足。

模板加固要求严格按专项实施方案进行,并重点检查整体稳定性13 模板垃圾未清理干净。

现场进行专项重点检查,并要求施工单位在砼浇筑前清理干净,以保证砼的观感质量14 砼振捣不到位或漏浆引起蜂窝、麻面。

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工程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应有专职人员进行旁站,对砼配合比、坍落度及振捣情况进行专门检查15 因模板加固不足引起炸模现象 1、在砼浇筑前对模板工程进行专项检查2、因模板加固不足和拼缝过大等现象造成炸模的隐患要求施工单位马上整改,复检合格后再进行砼浇筑16 因砼养护不到位引起温度裂缝要求施工单位在砼浇筑完采用薄膜覆盖,在浇筑完成12小时后浇水养护并保持砼边面湿润17 模板拆除过早造成砼棱角破损 1、边模拆除应保证砼强度满足拆模需要,特别是跨度大和悬挑部位要求砼强度必须达到100%2、并要求施工单位安排专职管理人员检查,对模板拆除过早造成砼破损现象采取处罚措施。

18 存在砼浇捣后24小时内在浇捣区域堆载重物现象及楼板局部渗漏等问题砼未达到初期强度(24小时),禁止在工作面上进行堆载作业,如果违反采取经济处罚措施19 砖砌体存在一次性砌筑到位情况 1、要求施工单位在砌筑阶段设专人负责砌筑质量,并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2、砖块分层砌筑,顶部斜砖须待底部砌体施工完成7天后方可砌筑,严禁施工班组一次性砌筑到位。

20 砌体拉结筋位置及数量不准确,马牙槎砌筑存在砖块皮数不对称现象 1、在砌筑前,工程部及监理单位对砌体拉结筋位置及数量进行检查2、对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部位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复检合格后再进行砌筑3、对于马牙槎砌筑砖块皮数不对称现象要求整改。

21 砖砌体灰缝砂浆存在不饱满现象。

1、灰缝砂浆饱满度满足85%2、对不满足要求的要求施工单位重砌22 砖块砌筑前存在干砖上墙现象。

1、砖块砌筑施工,需提前12小时对砖块进行湿润处理2、严禁干砖上墙。

23 超长、超高的砖墙未设置构造柱、圈梁 1、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规范要求,墙体长度超5m设构造柱2、墙高超4m,设置圈梁3、对超长、超高的砖墙未采取构造柱措施的部位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24 砖砌体过梁搁置长度过短。

1、在砖砌体施工过程中跟踪检查,一般情况下保证一边250mm2、如遇到一端与砼柱连接,要求预埋钢筋长度满足搭接要求。

控制要点及应对措施:四、装饰工程施工管理(包含一户一验内容)序号问题应对措施备注1 外墙保温砂浆出现空鼓、厚度不够 1、基层墙体处理时去除附着物,清除墙面的浮灰、油污等影响粘结强度的材料。

2、冲筋,打灰饼:筋宽50~70mm,间距1000mm,厚度同保温层等厚。

3、涂界面剂。

4、涂后2h抹保温层聚苯颗粒外墙保温材料。

5、厚度在25mm左右,聚苯颗粒保温料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5min,已拌完的保温材料要在3h内用完,3~7d后施工保护层2 钢丝网存在钉距过大、不牢固、外露现象 1、要求钉距及钉深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2、外墙钢丝网搭接长度及锚栓数量、长度满足施工规程要求。

3、抹抗裂砂浆,总厚度控制在3~5mm左右,确保钉钢丝网应埋在抹面层之中3 水泥楼地面是否出现空鼓、起砂、龟裂等现象 1、在抹水泥砂浆之前必须将基层上的粘结物、灰尘、油污彻底处理干净,并认真进行清洗湿润;2、水泥地面完工后,进行好养护工作,当面层抗压强度达5MPa时才能上人操作4 楼地面地砖、石材缝格不直不匀、面层空鼓 1、操作前应挑选地面砖,长、宽相同的整张面砖用于同一房间内,拨缝时分格缝要拉通线,将超线的砖块拨顺直。

2、做找平层之前基层必须清理干净,洒水湿润,找平层砂浆做完之后,房间不得进入要封闭,防止地面污染,影响与面层粘结。

3、铺陶地面砖时,水泥浆结合层与面砖铺贴同时操作,即随刷随铺,不得刷的面积过大,防止水泥浆风干影响粘结而导致空鼓5 卫生间地坪出现渗水,排水不畅 1、在面层下应做JS防水层,防水层四周与墙接触处,应向上翻起,高出地面不少于250毫米;2、地面面层流水坡向地漏,满足设计1%的坡度找坡要求。

3、必须做到不倒泛水、不积水,24小时蓄水试验无渗漏。

6 外墙面砖出现较大色差、空鼓、灰缝不饱满不均匀 1、对进场的面砖的品种、规格、颜色(参照样品)、主要技术性能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及时清理退场;2、认真处理好基层:找平层、结合层、粘结层、勾缝等所用的材料和品种和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3、外墙面砖的排列方式、分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要饱满,粘贴一次性摆好,不能定浆后又去挪动面砖4、面砖贴完后第车二天应适当洒水养护,如低温时贴面砖,按要求在砂浆中掺加防冻剂7 外墙面砖窗台处放坡坡度过小造成窗台积水要求施工前进行排砖,要求窗台面砖坡度不小于5%8 花岗岩龙骨与基层面的连接不够牢固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及强度满足施工要求,检查膨胀螺栓数量满足设计要求龙骨支架的焊接存在漏焊、少焊现象检查龙骨支架的焊接质量,对漏焊、少焊的及时处理,对焊渣及时清理,并涂刷防锈漆花岗岩与龙骨的接缝不平整花岗岩在割缝时,确保缝的宽度、深度一致,并确保龙骨骨架的标高一致花岗岩面层有色差缺陷对进场的花岗岩及时检查,对色差、缺陷较大的,做退场处理花岗岩之间的接缝宽度不一致花岗岩干挂时,严格控制竖向、横向的尺寸,确保接缝宽度一致花岗岩外表的防水胶粘结不牢固严格检查防水胶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并对面层进行及时清理花岗岩的表面平整度不一致严格控制龙骨与墙体的间距,对完成的龙骨进行及时验收,确保龙骨的垂直度一致,保证花岗岩的平整度花岗岩阴、阳角处的垂直度不符花岗岩铺贴时,严格控制阴、阳角处的接搓,拉垂直线垂,确保阴、阳角的横平竖直9 内墙抹灰表面存在空鼓裂缝、烂根等缺陷 1、施工前的基体清理和浇水;2、施工操作时分层分遍压实应认真,不马虎;3、施工后及时浇水养护,并注意操作地点的洁净,抹层一次抹到底,克服烂根10 涂料工程颜色不一致,有掉粉、起皮、透底、漏刷、流坠现象 1、涂刷时要上下顺刷,后一排笔紧接前一排笔,若间隔时间稍长,就容易看出接头,因此大面积施涂时,应配足人员,互相衔接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