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即兴口语表达1-即兴语流精编版

即兴口语表达1-即兴语流精编版

外部语言:将内部语言转化,进行“遣词造句”
二者关系:内部语言是外部语言产生的基础,而外部语言 则是对内部语言加工处理和外在表现。
• 热身训练: • 请用三分钟讲述你的暑假生活。
• 注意: • 1、有主题 • 2、表达流畅 • 3、语言有感染力 • 4、给人印象深刻
• 一、语流形成需要灵敏的“言语知觉”
第五节 “说新闻”训练
• 一、“说新闻”推动主持人节目出现 • 二、“说新闻”推动我国电视新闻改革 • 《凤凰早班车》鲁豫“说新闻” • 新世纪以来,从中央台到地方台竞相仿效,从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等开始,“说新闻”蔚然成 风,而且主流新闻播报也从中受到启发,开创了“播”中有 “说”、“播”中有“讲”的新风格。当然,由于“说新闻”是一 哄而起,显得稚嫩,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受到了一些批评 和质疑,比如用方言说新闻、媚俗化的调侃甚至“戏说”新 闻也大行其道,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
• (三)更换
• 更换是在发现调取不当、组合不成时的应急性重新操作。
• (四)增补
• 言语生成是将内部语言直接推向外部语言的过程,因为 来不及作完善性加工,难免会出现疏漏,所以适度“追加” 和“补说”有时是言语生成的重要环节,属正常修辞行为。
• (五)选择
• 选择是在言语生成过程中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义形式”的 取舍抉择。
• “言语知觉”是接受触媒刺激后的言语反应。
• 训练: • 请在2分钟的时间内用“鲜花、警察、风车”讲一段故事
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荣士达杯主持人大赛”复赛中,一 位选手抽到一道题:请在2分钟的时间内用“鲜花、警察、 风车”讲一段故事。她说:
“在所有故事当中最吸引我的是爱情故事,可能此刻我正 在陶醉在热恋当中,所以我一听到要讲故事,我觉得应该 讲个爱情故事。讲个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我想,可能在 大时代下发生的一个小人物的爱情故事才是最感染人的。 这个故事,该是如何发展呢……其实这个故事,我讲的是 一个我们大时代可能我们……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 一个下岗的现象,我今天要讲的是有个下岗职工,他们两 个人之间的爱情故事,现在,那就从最早开始吧。他们都 是从这个,从知青回到城市的,那么知青谈对象的时候呢, 是他们非常怀念的日子呢……就是那个男生采一朵鲜花给 女生送去……因为在那一刻鲜花是最值钱的,也是他们的 爱情……(现场提示:“时间到!”选手尴尬地说了最后一 句话)可能我讲故事不是我的特长……”
• (一)准确感知、闪像讲述。
• 用投影仪在屏幕上闪现图像,闪现时间3~5秒,视画面复 杂程度而定。画面短暂出示以后,要求立即说出所看到的 内容,讲得越细致越清晰越好。
• (二)触发言语知觉的训练 • 您认为一般人最宝贵的品格——纯朴。 • 您认为男人最好的品德——刚强。 • 您认为最值得珍重的品格——柔弱。 • 您的特点——目标始终如一。 • 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 • 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 • 您能原谅的缺点——轻信。 • 您最讨厌的缺点——逢迎。 • 您最讨厌的人——马丁·塔波尔。
• (四)变式复述的特点在于复述中的变化,一般是根据不 同的语境,变换角度、变换人称、变换结构(如顺叙变倒 叙、增设插叙或悬念、作有详有略的随机性处理等);有 时需要变换语体。
• (五)加工复述这类复述走出“机械复制”的模式,注意对 原有材料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改造,以利于体现自己的表 述风格。尤其是主持人,经常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节目语 境的需要,对文本进行加工。
• 3.在2分钟内说出10个包含“看”的意思的双音词,如“观 察”……
• 在2分钟内说出10个包含“看”的意思的单音词,如“看”……
• 在2分钟内说出10个包含“死”的意思的近义词,如“去 世”……
第三节 坦率真诚表述
• 即兴口语的流畅表达,首要解决的是表达心理、表达态 度的问题。
• 良好的表达心理和表达态度是怎样的呢? • 张颂教授指出:“所谓即兴口语,绝非‘信口雌黄’,更不是
• 训练设计(4)
• “说新闻”例一:
• 原新闻稿:北京朝阳医院顺利完成了亚洲首例亲属间胰腺 器官移植手术,目前患者血糖检测基本正常,这表明,移 入患者体内的部分胰腺已正常工作。
• 说新闻”例二:
• 原新闻稿:最近,一只“苏门羚”闯进海丰县一位居民的家 中。有人愿高价收买,遭到这位居民拒绝。目前这只“苏 门羚”已被省有关部门收养。汕尾市林业局呼吁市民保护 野生动物,发现不明动物切莫宰杀或卖给不法商贩。
• (三)即兴接龙的训练 • 几位同学就下面的话题一人讲两分钟,要求接着讲的内
容能够承接前言、前后照应,尽量言之成理,使话题有所 拓展。
• (1)我们需要“雷锋精神” • (2)口才是现代社会的必备之才 • (3)成熟的标志 • (4)在生活中发现“美”

• (四)丰富语汇的训练
• “滚雪球”
• 训练方法:先确定储词范围,平时有意识地进行搜集,定 期分类积存于“储词本”上。例如确定积累用“ABB”的叠词 方式表达欢乐和喜悦的词,过了一个阶段后,就可能积存 到这样一些词:
• 喜洋洋、喜滋滋、兴冲冲、乐呵呵、乐悠悠、乐陶陶、乐 颠颠、乐融融、笑呵呵、笑眯眯、笑哈哈、笑吟吟……
• “堆宝塔”
• 训练方法:进行趣味储词训练——几个朋友在一起,就一 个储词范围每人说一个,一轮一轮进行,看看能积累多少 个词。
• 题例:要求每人讲一个带“步”的成语或短语,可能提出这 样一些词:
• 二、消除不必要的表达焦虑
• 【例话】
• 拉里·金的麦克风恐惧症。
• 拉里·金(Larry King)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谈话节目主持明 星。其实他没什么“学历”,1951年他18岁时高中毕业,因 成绩太差没能进入大学,打了四年零工后进入电台当DJ, 却发现自己有“麦克风恐惧症”。但是经过14年的奋斗,他 成为广播电视界的世界级明星。
• 在以上言语现场生成的五个环节中,“调取”与“组合”是最 重要的言语生成环节,而“更换”、“增补”和“选择”是为提 高和完善“调取”和“组合”的质量所做的修辞性努力。
• (一)、触媒刺激的训练
• 请以下列几个物件作为连缀的触媒,发挥想象力,感悟某 种事理,说一段有一定内容的话。
• 题例:触媒性连缀物件——蘸水钢笔、一副老花眼镜、一 根正在燃烧的蜡烛。以此作即兴言语生成练习,
即兴口语表达
你会说话吗?
第一章 即兴语流
• 目标:知而能言 言之能顺
• 说话方式:对话方式 •

独白方式
第一节 强化言语知觉
• 即兴口语定义 广义:即兴口语是自然状态中的口头语言现象。 狭义:指的是较为严肃场合中带着一定目的使用的 经过加工提炼的现想现说的口头语言。
*即兴口语表达要求 1、尽可能多的增加语言信息量 2、传达信息的语言具有高度的准确性
调取与之相应的语词和语言结构。
• (二)组合 • 组合是指在调取语料和表达结构模式的基础上组句、组段
或组篇的过程。它也有两个层面:一是完全为了达意,从 语义的角度考虑语义分量的轻重、范围的适当与否、表述 能否顺畅的可能;二是为获得积极修辞效果,从语境的适 应角度对遣词造句、语体风格作选择与变通的处理。
• 三、“说新闻”是对新闻的加工性复述
• 这种信息加工,重在叙事方式的变革,由于舍“播”为“说”, 强调新闻事件来龙去脉的情节性和故事性,所以增加了信 息的宽度、厚度和深度,而这种信息加工是需要充分的前 期准备的,并不完全是文本的复制。“说新闻”依托于书面 新闻稿,所以可以带有一定的书面语色彩,但是其格调应 该是通俗紧凑、轻松明快的,而且在讲述中带有强烈的即 兴表述的格调。
• 步伐矫健、步入疑阵、昂首阔步、扶床学步、寸步难行、 大步流星、步履蹒跚、健步如飞、高视阔步、闲庭信步、 步人后尘、亦步亦趋、步入歧途、一步登天、步入险境、 步步为营、移步就位、举步维艰、五十步笑百步……
• 每人讲一个带“春”的成语
• 1.请作连锁接成语的练习
• 2.快速说出下列每个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2)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我们青年和祖国的关系?我认 为这种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根”字……
• (3)男人的视野是宽阔广袤的,他可以为了治水三过家 门而不入,他可以征战疆场、马革裹尸而无悔……
• (4)伟大诗人歌德曾有一句著名的诗句:“生命之树常 青”,是的,生命是阳光带来的,我们应该在阳光下生 活……三、新闻报道中的统摄思维
即兴口语表达过程
• 过程三个步骤 • 一、思维 • 二、言语化 • 三、表达
• 三者相互依存而又连贯 *思维是言语化和表达的基础 *言语化是过程 *表达是思维和言语化的最终结果
口语表达者的即兴思维的流畅度
• 口语表达的关键: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
• 内部语言: 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运行与内心的语言 *抽象的形象 *无声的语言 *特定情境声音
• 从文字材料转化为话语表述,需要理解和记忆,除了机械 记忆外,有时需要运用“速记”的方法。其中著名主持人叶 惠贤经常运用的“记意法”值得借鉴,那就是:通读全文→ 理解大意→强记要点→化为自己的语言。
• 二、“元语言”是主持人话语的一般形式
• (一)详细复述是对原材料作“不走样”的复述,一般出现 在新闻、科技等节目中,忠于原材料的内容和结构,将其 转化为口语。
第四节 语料转化语流
• 将提供的语言材料转化为语流,是复现性口语训练。 • “元语言”(metalanguage):我们比较准确地转述(复述)
别人的话、引用别人说的话、解释或加工别人的话、简化 浓缩别人的话、翻译别人的话等等,都属于“元语言能力”。
• 一、“元语言”是主持人常用的表达方式
• “元语言”的常见形式是“复述”,也是主持人经常使用的表 达方式。
• (二)概要复述是简明扼要地复述原材料,比如“说新闻”、 转述一个论点或事实等。它的要求是:把握总体,理清线 索,抓住中心,舍去旁枝,保留主干,既反映全貌又缩减 语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