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课课练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课课练

关注微信公众号【学霸修炼营】扫码进群免费领取完整word文档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课课练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第 1 课时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标出)融.化(rónɡ róu)燕.子(yān yàn)鸳.(yuān yān)鸯.(yānɡiānɡ )2.默写古诗《绝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写了怎样的画面。

第 2 课时1.连线,把汉字和相关读音连起来。

huìchónɡtún lúyá豚芦芽惠崇2.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用自己的话写出《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

第 3 课时1.看拼音,写字词yàn zi yuān yānɡhuì chónɡlú yá()()()()méi zi xiǎo xīfàn zhōu bùjiǎn()()()()2.《绝句》的作者是朝的诗人,被称为。

《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朝的诗人。

《三衢道中》的作者是朝的诗人。

3.把《三衢道中》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1)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2)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3)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4)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2.燕子第 1 课时1.看拼音,写汉字。

còu chénɡchuī fúxínɡ chénɡjùjílüè ɡuò()()()()()2.作者先观察燕子的,接着观察,然后观察,最后观察。

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的羽毛()地吹拂()的翅膀()地掠过()的柳丝()地荡漾()的春天()的燕子第 2 课时1.将上下两排的字,用横线连成词。

悄俏消峭哨稍梢捎壁取静带子息眉2.填空:(1)一身()的羽毛,一双()的尾巴,一对()的翅膀,凑成了()的小燕子。

(2)有的()过()的湖面,()或()偶尔()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开去。

3.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抓住特点,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

3.荷花第 1 课时1.照样子,写词语例:挨挨挤挤例:翩翩起舞2.课文共()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三部分。

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清香一()花瓣一()荷花一()大圆盘一()画一()微风第 2 课时1.用“√”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瓣(bàn bàng)蓬(pén pénɡ)胀(zhànɡzànɡ)裂(lièniè )姿(zhī zī)随(shuísuí)2.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大圆盘()的小莲蓬()的衣裳()的快乐3.填空:(1)有的才展开()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了,露出()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看起来()得马上要()似的。

(2)这么多的(),一朵有一朵的()。

看看(),很美;看看(),也很美。

4.写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

4. 昆虫备忘录第 1 课时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目录.(lùlǜ)丝绸.(cóu chóu)大款.(kǎn kuǎn)瞎.说(xiā xā )2.形近字组词。

昆()绸()摸()瞎()益()晃()稠()膜()割()盎()3.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瓢虫头上长着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蜻蜓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独角仙朱红色的硬翅上有小圆点土蚂蚱长了一对复眼4.你最喜欢本课的昆虫是(),因为()。

语文园地一第 1 课时1.照样子填空。

援(救援)缚(束缚)()扌()纟()贝()()()()2.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幽静寂静宁静(1)清晨,树林里格外(宁静)。

(2)我沿着(幽静)的小路,来到树林拉小提琴。

(3)琴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

3.写一种小动物,抓住特点描写其外形。

4.默写《忆江南》第二单元4.守株待兔第 1 课时1.看拼音,写汉字。

shǒu zhū dài tù ɡēnɡ tián chù dònɡ()()()chánɡ jǐnɡ lù shì huái qí tā()()()2.读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我明白了:3.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株:待:走:6.陶罐和铁罐第 1 课时一、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奚.落(xī xì )懦.弱(nuò rǔ)恼.怒(nǎo lǎo)掘.开(jiē jué)覆.灭(fú fù)谦虚.(xīxū)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 )的堆积物( )的神气( )的陶罐( )的废墟( )的宫殿( )的铁罐三、铁罐常常()陶罐,但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而铁罐()了。

第 2 课时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骄( ) 虚( ) 恼( ) 奚( )桥( ) 虑( ) 脑( ) 溪(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骄傲——懦弱——恼怒——坚硬——荒凉——美观——三、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加上标点符号。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地问()()不敢,铁罐兄弟()陶罐地回答()()我就知道你不敢()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四、读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7.狮子和鹿第 1 课时1.看拼音,写汉字。

yún chèn shī zi lù jiǎo dào yìnɡxīn shǎnɡ()()()()()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一()鹿角一()狮子一()镜子一()池塘一()清风一()小溪3.比一比,再组词塘()欣()赏()传()叹()糖()硕()裳()转()汉()第 2 课时一、多音字组词chèn ()jīn ()sā()称禁撒chēng()jìn ()să()二、读读想想1.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这一句中把比作。

2.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这一句中把比作。

三、写一写你读了《狮子和鹿》这个故事后受到的启发。

8.池子与河流第 1 课时1.为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遵循(zūn xún zhūn xún )应验(yīnɡ yàn yìnɡyàn)2.形近字组词。

尊()涯()验()归()录()遵()崖()脸()妇()碌()3 仿照例子写词语无忧无虑:忙忙碌碌:4.你赞同()的观点,因为()。

语文园地二第 1 课时1.照样子仿写词语源源不断:、、无边无际:、、2.补充下面的句子,使用恰当的动作、神态描写。

小丽嘴, 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靠近它,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 了粉蝶的翅膀.小丽得又蹦又跳。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邯郸()滥竽()掩()盗()()矛盾刻舟()画()添()杞人()()之蛙()弓()影4.写通知:学校教务处通知各班班长领取新校服9.古诗三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标出)苏(shū sū) 借(jèi jiè ) 换(huàn hàn)酒(juǐjiǔ)2.默写古诗《元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写了怎样的情景?4.连线,把汉字和相关读音连起来。

jièjiǔmùyùhún欲魂借酒牧5.比一比,再组词。

欲()借()酒()牧()故()猎()洒()牡()6.用自己的话写出《清明》这首诗的意思。

7.看拼音,写字词tú sūhuàn jiù fújiè yònɡyù qiú()()()()jiǔ jiāmùtónɡdú zìjiā jié()()()()8《元日》的作者是朝的诗人,他是之一。

《清明》的作者是朝的诗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朝的诗人。

3.根据诗意,写诗句。

(1)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2)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3)千家万户迎来了正月旭日,总要用新门神换掉旧桃符。

10.纸的发明第 1 课时1.看拼音,写汉字。

wěi dàbǎo chíjīnɡ yànōu zhōu shèhuì()()()()()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一()书一()事情一()薄片学富()()贡献()进步3.比一比,再组词论()社()验()术()存()伦()杜()脸()木()有()第 2 课时一、多音字组词xiān ()biàn()chuán()鲜便传xiăn()pián()zhuàn()二、读读想想。

1.古时候,纸没有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把字刻在()或()上,或把字刻在()上。

2.后来人们把字刻在()和(),把这些()和()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

3.后来人们就把字写在()上,这样就()了,可是这样的书价钱( ),很少有人用,不能()。

4.()时期,人们懂得了用()造纸,但是()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三、为什么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被传承下来了?11.赵州桥一、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前爪.(zǎo zhǎo) 安济.(jì jǐ) 石拱.(ɡǒnɡ gōng)设.计(sè shè) 横.跨(hèng hénɡ) 省.会(xǐnɡ shěnɡ)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 )的赵州桥 ( )的图案 ( )的历史遗产 ()的大桥洞()的水花()的设计三、赵州桥是 的石拱桥,赵州桥设计不但,而且,是我国宝贵的。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省( ) 济( ) 设( ) 县( ) 雀( ) 挤( )没()具()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固—— 美观—— 创举—— 智慧——宝贵——闻名——三、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

1.()赵州桥是隋朝建造的,至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它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