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奥利弗·E.威廉姆森(OIiver E.WiIIamson)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E.威廉姆森因对公共经济管理行为和企业边界确定理论的贡献,被授予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威廉姆森通过交易费用的界定、合同人的假设,以交易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将交易维度化,分析了交易属性、治理结构属性与离散的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企业边界理论,并凭借该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学术贡献不只是对纵向一体化或企业边界问题的开创性研究,纵向一体化只是经济组织问题的一个特例。

以制度、组织和治理为主线,对威廉姆森的学术生涯的回顾,揭示了他所提出的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匹配交易活动与治理形式的契约关系有效治理的分析框架,具有更大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适用性。

关键词:威廉姆森企业边界理论诺贝尔经济学奖。

1 引言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2日宣布将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奥利弗·E.威廉姆森(OliverE.Williamson),以表彰他们对经济治理分析的研究,其中奥斯特罗姆侧重于研究公共资源的治理之道,而威廉姆森则侧重于企业边界的治理分析。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词中称,奥斯特罗姆证实了使用者协会如何成功地管理公共资源,而威廉姆森则发展了一套以企业作为冲突解决构架的理论,他们的这些开创性贡献把经济治理研究从经济学关注的边缘推到了前沿,同时表明了经济分析可以清楚地解释大多数社会组织模式。

2 背景介绍2.1 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遵循对人类利益做出最大贡献的原则颁奖,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都是在经济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大师们,著名经济学家萨米尔森、弗里德曼都曾获此殊荣。

2.2威廉姆森的职业生涯及学术背景奥利弗·E.威廉姆森(Oliver Eaton Williamson)教授是美国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交易费用经济理论的创始人和代表性学者。

早在威廉姆森获得诺贝尔奖的18年之前,科斯在荣获199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就曾感谢奥利弗·威廉姆森等人为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预示了经济管理学从边缘走向前沿的趋势。

奥利弗·威廉姆森1932年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

200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已经77岁。

威廉姆森于1955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理学士学位。

毕业后,他先是在华盛顿特区的政府里担任工程师,而后于1958年去了斯坦福大学,并在28岁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60年,威廉姆森来到了卡内基—梅隆大学,31岁时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他的有关管理决策经济学的学位论文获得了福特基金会优秀博士论文奖。

威廉姆森在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做了两年经济学助理教授。

1965年,调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任职,先后为这所大学工作了18年。

在此期间,曾于1966-1967年到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担任反托拉斯首席检察官助理、反托拉斯局局长唐纳德·特纳的特别经济助理。

1983年,到耶鲁大学担任了为期五年的教授。

从56岁开始,又回到了最初工作的伯克利加州大学,先后担任研究生院的经济学和法学教授、哈斯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等职,直至2004年72岁退休。

威廉姆森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法律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等。

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他现在的研究领域和兴趣所在是:关于企业、市场、中间型组织和公共机构的经济学理论及其在公共政策和商业战略方面的应用。

对于自己的学术成就,威廉姆森曾在文字中这样描述。

首先,他强调了自己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特色和学术背景:“我成为一名具有跨学科兴趣的经济学家,那是因为在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经历中,跨学科研究成为一件顺理成章之事。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博士研究生,这是一段令人兴奋的经历。

从那时起,对处于市场与等级制组织范围之内和两者之间的经济组织,包括标准的和非标准的协约形式的研究,就开始让我着迷。

”威廉姆森接着说明了他的知识谱系:“在我对经济组织问题的研究当中,有四位起关键作用的学界名人,他们是肯尼思·阿罗、小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罗纳德·科斯和赫伯特·西蒙。

虽然在课堂上我只能见到其中的阿罗和西蒙这两位老师,但我仍然把钱德勒和科斯视为自己的老师。

从阿罗那里,我懂得了信息的重要性,还有不应该抱残守缺,把困难的问题硬塞进正统的框架内。

钱德勒教导我,组织创新是一种重要的现象,但又受到人们的极大忽视,而这对于理解美国产业具有普遍的影响。

科斯教导我,交易费用是经济组织研究的核心,而且应当以比较制度方法进行这种研究。

而西蒙则教导我,行为假设是十分重要的,并且不应当受到学科疆界的僵化限定。

”后来在其他场合威廉姆森也曾多次强调他所接受的学术训练对日后成长和学术成就的特殊意义。

威廉姆森把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读研究生时经受训练和从事研究的特色归结为“卡内基三要素”,即思想活跃、训练严格和多学科相互交叉。

此外,还有另外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对不适合于各种正统的条条框框的研究题目,都应当给予符合其自身特征的处理。

威廉姆森早年就已经具有正统经济学和交易费用经济学的深厚知识,而且,虽然他知道他要研究的组织问题结构不完善,但他也清楚它们非常重要,并坚信只有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很早就知道了超越假定去处理实际问题的必要性。

3理论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埃林森教授在颁奖颂词中说到,感谢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姆森,我们现在对经济治理拥有了比以往更为深入的理解;而这两位社会科学家在知识创新方面的贡献,其经济意义足以与高锟等物理学家在光纤领域所取得的开创性技术成就相媲美。

颁奖颂词评价到,为什么一些经济交易发生于企业内部,而另一些类似的交易却发生在企业之间即市场上,奥利弗·威廉姆森对此提出了可供检验的理论。

他认为,企业和其他等级结构组织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实行计划和行政管理,而是为了解决利益冲突问题。

该理论解释了当交易复杂且涉及关系特异性资产时企业边界比较宽阔的原因。

埃林森教授赞美说,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将不得不建立数不胜数的新的规则、协议和实施机制,以确保制度创新能够应对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所提出的挑战。

而奥斯特罗姆和威廉姆森的贡献为使我们能够胜任此事,奠定了宝贵而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颂词的确让人感动,其思想内涵也很丰富。

然而,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对威廉姆森教授学术成就的评价,虽然肯定了他对经济治理的研究努力,但仍主要侧重于其对纵向一体化和企业边界问题的研究成果。

那么,威廉姆森的回应又是什么。

3.1组织、制度与治理以及交易费用分析威廉姆森教授的诺贝尔奖演说,并不是像瑞典皇家科学院为公布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时准备的学术背景资料那样,直接冠以“经济治理”的名目,而是以“交易费用经济学:自然而然的进展”为题。

威廉姆森教授继承了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的传统,即把交易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单位,而不是像正统经济学那样,把经济活动中的商品和服务当作研究对象。

以新的分析方法分析交易活动,并由此开启组织和治理研究的新局面,这一理论的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这意味着,不是研究经济主体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而是研究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交互活动,从而使得在微观角度上,而不是从社会整体上,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

威廉姆森把交易关系作为契约关系,并吸收民法学家麦克内尔的契约分类方法,从而形成了带有他自身特色的交易费用分析方法和治理结构研究框架。

新古典企业理论把企业当成按照技术法则,化投入为产出的工厂。

科斯的《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以及阿罗的《经济活动的组织》则开辟了交易费用为正的新的研究领域。

20世纪70年代以后,威廉姆森在经济组织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的。

3.2反垄断与生产的纵向一体化为什么反垄断问题是威廉姆森探索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起点呢?这与早年美国的反垄断实践和他的亲身经历有关。

威廉姆森曾于1966-1967年到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担任反托拉斯首席检察官助理的特别经济助理。

在工作中他发现,当时的大多数最优秀的反垄断分析师和从业者,认同的都是那时非常流行的产业组织思考方法,这是以应用价格理论为基础的,而非标准的契约与组织形式,都被毫无根据地设想成具有反竞争的性质。

威廉姆森把自己对于纵向一体化这个主题产生兴趣,归功于自己在反托拉斯局度过的这一年。

从司法部返回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二年,他开设了关于纵向合并关系的研究班课程。

和学生们一起梳理有关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市场限制的研究文献,仔细辨别既有文献的可取之处,确定是否已经有过真正重视组织问题的论述。

后来,在主讲组织经济学这门课时,威廉姆森再次回到这个主题上,和学生们一道研究市场失效方面的文献。

20实际末,威廉姆森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引起广泛反响的论文——《生产的纵向一体化:市场失效的考察》。

现在威廉姆森对这篇论文的自我评价是:采用了契约研究方法的视角;借助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引入了不完全协约;引入了契约中的策略行为问题;把独自地和协调地采取调整措施作为市场和等级制两类经济组织共有的核心问题;提出了资产专用性这个概念。

如果满足必要的先决条件,那么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市场限制就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效率。

4 应用、借鉴与启示威廉姆森教授学术成果的借鉴价值和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应用联系密切。

他开创的交易费用经济分析方法应用广泛。

4.1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应用1.交易费用分析框架的理论推测可以作为经验检验的对象,交易费用经济学在经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和现实问题,可以尝试对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进行经验检验。

对于一些大宗商品现代化交易体系的建设和生产与服务外包等现象,以交易缔约分析的角度研究,能够取得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2.不同类型的交易需要有不同形式的治理结构与之匹配,这个命题在许多领域内有不同的表现,因此需要针对具体的制度环境条件、交易特点和可以利用的组织资源,做出具体的分析。

正如威廉姆森所说,任何可以转化为协约问题的事例,都可以按照节约交易费用这个思路来解释。

3.在公共政策方面的应用,具体说来就是采用交易费用分析思路,深入细致地研究工商业政策的制定,规范公共机构的职能范围和执法形式。

(1)反垄断。

反托拉斯是威廉姆森比较关注的课题。

通过对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市场限制的研究,细致地考察了交易费用对于实施反垄断政策的含义,一方面促进了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形成,另一方面扭转了美国反托垄断法歧视不常见商业惯例的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