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

在海水、淡水、土壤、空气或 寄生生活。
15
绿眼虫的结构示意图
16
一、结构与功能
1、原生动物的细胞核与细胞质
原生动物的细胞膜又统称为表膜(pellicle)。 在光镜下将细胞质分成内、外2个部分。外面一层相 对透明、质地较密,称为外质。里面的一层具有很 多颗粒,在显微镜下不如外质那么透明,同时又比 外质易于流动因此被称内质 。 泡状核:染色质较少,分布不匀,或聚集或分散或 相连成疏松的网状等。小核通常是泡状核,与 生殖有关; 致密核:染色质甚多,均匀而又致密地 散布在核内。大核为致密核,与细胞的代谢有关。
第三章
动物的类群及多样性
动物分类学(taxonomy)是对所有动 物的物种进行鉴定,描述、命名并归类和 建立分类系统,并把每一个已鉴定的物种 放在分类系统中的一个合适位置上的方法 和学科。
1
第一节 动物的分类和系统发生
一、动物的分类基本原则
1.物种(species)
种是分类学的基本单元,是互交繁殖 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 然界 占据一定的生态位。这就是生物学种的概念 (biologicalspecies concept)。
2.种的命名 :采用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aeus)倡用的国
际通用的双名法,即用拉丁文的属名加种名表示物种。 以 斜体字或其下画条横线区别。属名是主格单数名词,第一 字母须大写;种名为形容词,须在词性上与属名相符。
2
3.分类(classification)
把动物界分到种,相似的种归为一个属,相似的属归为一个 科等等,反映了一个种在这一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及与其他物种 之间的亲缘关系。一个等级称为阶元(category)。 界(kigndom) 门(phylum) 纲(clalss) 目(order) 科(faimly) 属(genus) 种(species) 这7个等级之间还可再分为更细的等级,如亚纲、总目、亚目 等。在一个基本阶元前加上前缀 super 一;加上前缀 sub 一或 infre一即为亚一或附一 ,低于这个阶元。如superorder为总目, subfamilyu为亚科,infrafamily为附科。
17
2、运动
一类动物有鞭毛或纤毛这类固定的运动细胞器。
另一类是靠伪足运动。原生质中的溶胶质和凝胶质的 转换和流动使虫体形成伪足而运动
3、排泄与渗透
大量的水分随食物泡的形成进入体内,或通过体 表渗入细胞内。多数原生动物都有调节水分的胞器, 为伸缩泡,其周围有数条收集管。
18
大变形虫的结构示意图
19
4
三、
动物系统发生
地球上的生物按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可分为5
界---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Monera)、原生生
物(Pnoeista)真菌界(Fungi)、植物界
(Plants)、动物界(Animals)。
重演律(生物发生律):
5
生物的分界图示
6
四、动物界的主要分类群
1.中生动物: 中生动物门(Phylum Mesozoa) 2.侧生动物:(Parazoa) 海绵动物门(Phylum Spongia) 3.真后生动物(Eumetazoa) 两胚层、辐射对称动物:腔肠动物门 三胚层、两侧对称动物 无体腔动物: 扁形动物门 假体腔动物: 钟虫动物门、 腹毛动物门、 动吻动物门
25
草 履 虫 的 接 合 生 殖 示 意 图
23
6、呼吸
通过扩散作用,从周围的水中取得氧,分解内 复杂的有机物,释放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寄生 的可在低氧或缺氧的环境下生活。
7、应激性
可以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可趋向某些刺 激,例如食物、某些刺激,某些对其生存不利的 化学物质的刺激。这对帮助原生动物的营养和生 存有重要的意义。
原生动物的伸缩泡结构示意图
20
4、营养:
(1)植物性营养:如绿眼虫。 (2)动物性营养:如草履早虫。 (3)腐生性营养:如各种孢子虫。
5、生殖
(1)无性生殖:主要为二裂生殖,如眼虫的纵 二裂、 草履虫的横二裂等。 (2)有性生殖:分配子生殖和接合生殖两种。
21
草 履 虫 的 横 二 分 裂
22
24
二、原生动物的分类
1.鞭毛虫纲:动鞭亚纲 2亚纲。
2.肉足虫纲:分根足亚纲 、辐足亚纲。 3.孢子虫纲:均有顶复合器,寄生生活,生殖方式和 生活史复杂。包括晚孢子亚纲 、焦虫亚纲 。 4.丝抱子虫纲:生活史中具有极囊、极丝或仅有极丝 的孢子阶段。分粘饱子 、微孢子亚纲 。 5.纤毛虫纲:分动片亚纲、寡毛亚纲 、多膜亚纲
第二节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
分类方法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动物体的结构机制
一、对称类型
对称类型反映了动物的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水平
1等。
3、两侧对称型 :如涡虫、大部分脊椎动物。
9
二、体腔类型
1.无体腔动物
辐射对称的动物无体;
涡虫无体腔(三胚层、两侧对称)。
12
第三节 单细胞真核生物 ——原生动物
进化地位 :
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真核生物,包括 一切单细 胞、多细胞群体的单细胞生物。
13
生物学特征:
单细胞或单细胞群体,有完成各种生 理功能的胞器。具备生物各种营养类型: 光合自养性营养、吞噬性营养、腐生性营 养。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均有。
14
原生动物门 :
2.假体腔动物
是胚胎时期的囊胚腔形成的体腔,如蛔虫。
3.真体腔动物
由裂体腔法或肠腔法形成。如环毛蚓。
10
原体腔
假体腔
真体腔
11
三、分节
从不分节—假分节—同律分节—异律分节,如环 节动物、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
四、头部形成
五、骨骼化
是动物结构复杂化的基础,从最初的防卫到 身体不可缺少的支持、动力和防护结构,从外骨 骼向内骨骼转化,显示了骨骼作用的重要性。
7
动物界的主要分类群
• 线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 内肛动 物门 • 真体腔动物(Eucoehaa) • 不分节动物: 软体动物门 • 分节原口动物:环节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 后口动物: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 • 脊索动物门: •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8
3
二、分类学方法和特征
1.数值分类学方法(numerical orphenetic taxonomy) 2.进化分类学方法(evolutionary Systematics) 通过决定同源特征或同功特征、原始特征或衍生特征 等进化差异度来分类,并以进化树来表示。 3、分子系统发生学方法(molecular phylogenetics) 4.分支系统学方法 进化过程最关键之处是物种的分裂。分裂总是一分 为二,称为姐妹群,其中必有一个进化较快。通过 特征分析可追朔其谱系分支,进而建立生物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