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建筑施工新技术

现代建筑施工新技术

《现代建筑施工新技术》思考题1、地基处理有哪些新技术?其适用范围是什么?工艺特点如何?(1)CFG桩复合地基技术适用范围:CFG桩可用于加固填土、饱和及非饱和粘性土、松散的砂土、粉土等。

对塑性指数高的饱和软粘土使用要慎重。

工艺特点:桩体主体材料为碎石,石屑为中等粒径骨料,可改善级配,粉煤灰具有细骨料和低标号水泥作用。

属复合地基刚性桩。

1、取土成孔柱锤夯击CFG桩①土方开挖少、机具简单、施工简单、施工速度快②噪音小,无泥将污染③干作业,施工不受季节限制2、振动沉管CFG桩①属于挤土成桩工艺,对桩间土具有挤密效应,但难以穿透厚的厚土层、砂层和卵石层②在饱和粘性土中成桩,会造成地表隆起③振动、噪声污染严重3、长螺旋钻管内泵压CFG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①穿透能力强②无振动、低噪音、无泥浆污染③要求桩长范围内无地下水,以保证成孔时不塌孔4、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①钻孔速度快②泥浆对场地的污染严重,影响后续孔的施工③孔底沉渣较多也会影响成桩质量(2)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技术适用范围: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等地基,或有地下水但土的渗透系数小于10-5cm/s的粘性土。

工艺特点: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施工文明、质量容易控制。

(3)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适用范围: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充填土及其他软土地基的加固。

加固土体上覆有厚达5m以上的回填土或硬塑粘性土层,不宜使用此法。

工艺特点:1、不需堆载,节省费用2、固结时间短,加固效果好3、土质越软,加固效果越明显4、所用设备和施工工艺比较简单5、能做到文明施工(4)土工合成材料应用与施工技术适用范围:1、过滤作用①土石坝内排水体的滤层②挡土墙回填土中排水系统的滤层2、排水作用①土石坝护面下的排水②软基处理中垂直排3、隔离作用①坝体与地基间的隔离层②石笼、砂袋与地基之间的隔离层4、加筋作用①用于加固土坡和堤坝②用于加筋土挡墙5、防渗作用①坝基下垂直防渗墙②灌区内的低压输水管道6、防护作用①防止水蒸发或空气中的灰尘污染水面②防止海岸或河岸被冲刷工艺特点:施工简便,速度快,造价低,效益好,材质易保证能很好地解决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难于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有哪些种类的桩基础?其适用的范围是什么?工艺特点如何?(1)灌注桩后注浆桩适用范围:适用于除沉管灌注桩外的各类泥浆护壁和干作业的钻、挖、冲孔灌桩。

特别适用于桩底持力层为卵砾石土层、粉砂土层的地质条件。

工艺特点:操作简便,不会对桩基的验收和工期造成影响质量可靠,造价少(2)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适用范围:可以适用各种土层,既能干作业成孔,也能在地下水位较浅的情况下成孔成桩。

工艺特点:1、长螺旋钻机无振动排土钻进,无需泥浆护壁2、没有振动影响,无泥浆污染3、减轻劳动强度,工艺简洁4、成桩效率高,施工速度快,工期短(3)挤扩支盘灌注桩适用范围:粘性土、粉土、中等密实剂密实的砂性土土层。

工艺特点:1、能充分利用桩身上下各部位的硬土层,其桩基础会使建筑结构稳定耐震,沉降变形更小。

2、成桩工艺适用范围广3、适应性强,可在多种土层中成桩,不受地下水位限制。

4、与直孔桩相比,可缩短桩长,减小桩径,减少桩数,乃至减小承台面积,节省投资,缩短工期,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5、施工噪音低,振动小,泥浆排放少。

(4)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适用范围:1、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小于或等于9度的地区。

2、适宜用于基岩埋藏深、强风化岩或风化残积土层厚的地基条件。

3、孤石及地下障碍物多的地基,不宜选用。

4、有坚硬的夹层且该夹层又不能作为持力层时,不宜选用。

5、从软土层直接进入中风化或微风化基岩的地基,应慎用。

6、石灰岩及其他溶岩地区,应慎用。

工艺特点:1、单桩承载力高2、设计选用范围广3、对持力层起伏变化较大的地质条件适应性强4、单桩承载力造价便宜5、运输吊装方便,接桩快捷6、成桩长度不受施工机械的限制7、施工速度快,工效高,工期短3、对于地下空间有哪些施工技术?其适用的范围是什么?工艺特点如何?(1)逆作法施工适用范围: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及其他多层地下建筑结构。

工艺特点:1、可使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施工和地下基础结构施工平行立体作业,大约可节省工时1/3。

2、受力良好合理,围护结构变形量小,因而对邻近建筑的影响亦小。

3、施工可少受风雨影响,且土方开挖可较少或基本不占总工期。

4、最大限度利用地下空间,扩大地下室建筑面积。

5、一层结构平面可作为工作平台,不必另外架设开挖工作平台与内撑,这样大幅度削减了支撑和工作平台等大型临时设施,减少了施工费用。

6、由于开挖和施工的交错进行,逆作结构的自身荷载由立柱直接承担并传递至地基,减少了大开挖时卸载对持力层的影响,降低了基坑内地基回弹量。

7、逆作法存在的不足,如逆作法支撑位置受地下室层高的限制,无法调整高度,如遇较大层高的地下室,有时需另设临时水平支撑或加大围护墙的断面及配筋。

由于挖土是在顶部封闭状态下进行,基坑中还分布有一定数量的中间支承柱和降水用井点管,目前尚缺乏小型、灵活、高效的小型挖土机械,使挖土的难度增大。

8、环境效益在施工中的噪音因表层楼面的阻隔而大大降低,从而避免了因夜间施工噪音问题而延误工期。

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扬尘(2)盾构法施工适用条件:在松软含水地层中修建隧道、水底隧道及地下铁道时采用各种不同形式的盾构施工最有意义,特别是该施工方法属地表以下暗挖施工,不受地面交通、河道、航运、潮汐、季节等条件的影响。

工艺特点:优点:安全性、高效率、危害小、经济性缺点:重复利用率低、施工复杂、适用性受限、工作条件差、地表变形不易控制。

(3)钻爆法施工适用范围:隧道、隧洞的施工。

工艺特点:施工灵活,隧洞截面形状尺寸可变,地质适应性强,设备费用相对低廉。

(4)冻结法施工适用范围:常用于竖井工程工艺特点:适应性强、安全可靠、无污染。

目前和其他方法相比造价略高。

(5)其它特殊开挖方法:1、气压室法2、分部开挖、分部支护法3、超前灌浆、超前锚杆法4、有哪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其适用的范围是什么?工艺特点如何?(1)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适用范围:1、适用于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全风化及强分化岩,夹有局部淤泥质土的地层中也可采用。

2、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时应采用降排水措施或选用具有截水帷幕的复合土钉墙支护。

3、坑底存在软弱地层时,应经地基加固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后再采用。

工艺特点:1、形成土钉复合体、显著提高边坡整体稳定性和承受边坡超载的能力。

2、施工设备简单,由于钉长一般比锚杆的长度小的多,不加预应力所以设备简单。

3、随基坑开挖逐层分段开挖作业,不占或少占单独作业时间,施工效率高,占用周期短。

4、施工不需单独占用场地,对现场狭小,放坡困难,有相邻建筑物时显示其优越性。

5、土钉墙成本费较其他支护结构显著降低。

6、施工噪音、振动小,不影响环境。

7、土钉墙本身变形很小,对相邻建筑物影响不大。

(2)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适用范围: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桥梁、矿山、高陡边坡、地下洞室、坝基、水闸墩基工程以及建筑物的维护与补强。

工艺特点:1、工程造价低2、施工方便、工期短3、基坑变形小4、施工简单、安全性好5、锚杆有时伸入相邻场地,对相邻场地内的基础或基础施工造成影响。

(3)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技术适用范围:1、主要用于高层建筑、地下结构等深基坑支护,土坡开挖等。

2、城市地区的建筑边坡加固,公路、铁路路堑边坡加固,隧道洞口挖方工程加固。

工艺特点:1、安全性好、造价低2、施工方便、施工工期短3、基坑变形小(4)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适用范围:应用于地基加固、地下坝加固、垃圾填埋场的护墙等领域。

工艺特点:经济效益突出、工期短、隔水性强、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5)环梁支护结构技术适用范围:1、必须是桩箱基础2、基础防水采用混凝土自防水3、工程毗邻建筑物多而近,特别是有高层建筑物情况下4、周边地界狭窄的工程工艺特点:1、占用场地很小2、水平支撑结构在支护完成后无需拆除,并成为永久结构的一部分,可大幅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

3、水平支撑结构由上向下逆向施工,且基坑中央留有足够大的空间,使主要竖向工程结构可以正向施工,保证施工进度及工程的整体内在质量。

5、有哪些新型混凝土施工技术?其适用的范围是什么?工艺特点如何?(1)高强混凝土适用范围:高层建筑、道路、桥梁、港口、海洋、大跨度及预应力结构,处于侵蚀环境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工艺特点:1、能大幅度增加承载能力,可减小构件截面,减轻自重。

2、弹性模量高,徐变小,大大提高结构刚度,减小预应力损失。

3、抗渗、抗冻、抗碳化、抗腐蚀等耐久性优异。

4、脆性大、韧性下降。

5、水泥用量大、水化热大、收缩大、较易产生裂缝。

(2)高性能混凝土适用范围:高层、大跨、大体积、长跨桥梁、海底隧道、高速公路及严酷环境中使用的结构物,如核反应堆、海上结构和处于有腐蚀性介质环境的结构等的建筑和修补;高预应力结构。

工艺特点:1、高强度、良好的自密实性,弹性模量高、刚度大2、高耐久性、高耐磨性3、良好的工作性4、高体积稳定性,水化热低、收缩和徐变小(3)泵送混凝土施工范围:建筑、桥梁、道路、港口、大坝、市政等工程。

工艺特点:1、水泥用量较多、砂率偏高、砂用量多,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2、粗集料粒径不宜过大,塌落度较大、流动性好。

3、易管道输送、机械化程度高、质量可靠、现场污染小。

(4)轻骨料混凝土适用范围:高层及大跨度建筑。

工艺特点:轻质高强、保温性好、抗震性好、耐火性好,变形性能良好。

弹性模量较低,一般情况下收缩徐变也大。

(5)流态混凝土适用范围:1、适用于泵送、管道输送、漏斗浇灌及快速施工等场合。

2、适用于水下、管桩、高密度钢筋笼等不能振捣的地方。

工艺特点:1、塌落度大、流动性好2、混凝土拌合物依靠自重不需要振捣即可充满模型和包裹钢筋,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充填性能。

3、骨料不离析,混凝土硬化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4、自密实性能、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好(6)预应力混凝土适用范围:大跨度结构、裂缝要求严格的结构,构件的加固补强等。

工艺特点:1、充分发挥钢筋抗拉强度高和混凝土抗压能力强的特点,可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

2、延迟了构件裂缝的出现和限制了裂缝的开展,提高了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

3、工序多、工艺复杂。

(7)清水混凝土适用范围:道路、桥梁、厂房和机场及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

工艺特点:1、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线条流畅,没有蜂窝、麻面、露筋、平渣、粉化、锈斑、明显气泡,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污染。

2、模板拼缝痕迹具有规律性,接缝无明显痕迹;模板要求强度刚度大,制作质量精良,误差较小,达到平整、平直、不变形等要求。

3、新拌混凝土须具有极好的工作性和粘聚性,绝对不允许出现分层离析的现象;并且养护要求严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