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基础知识
无
2、减振器基本结构 2.3、减振器的组成
2、减振器基本结构 2.4、滑柱的组成
连接螺母 Top-mount 隔振块 上部 上连接板骨架
连接垫片 Top-mount 隔振块 下部
缓冲块
螺旋弹簧
弹簧下软垫
防护罩 防尘罩
弹簧上软垫 弹簧下托盘
减振器本体
2、减振器基本结构 2.5、活塞
2、减振器基本结构 2.6、底阀
3、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3.1 车轮上跳
在压缩行程时,指汽车车轮移近车身,减振器受压缩,此时减振器内活塞3
向下移动。活塞下腔室的容积减少,油压升高,油液流经流通阀8流到活塞上
面的腔室(上腔)。上腔被活塞杆1占去了一部分空间,因而上腔增加的容积
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一部分油液于是就推开压缩阀6,流回贮油缸5。这些阀
悬架减振器基础知识
1、减振器的作用 2、减振器基本结构 3、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4、减振器在悬架中的布置 5、先进减振器介绍
1、减振器的作用
减振器在汽车悬架中的主要作用是: 吸收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经车轮传来的振动的能量及车身振动,并转化成 热能消耗掉。以达到乘坐的舒适性要求,保证车辆平顺性、操纵稳定性等行驶 性能;通过调整得到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damper velocity
2、减振器基本结构 2.1、各种减振器对比
2、减振器基本结构 2.2、单筒、双筒减振器对比
对比内容 平衡腔 封口形式 充气压力 阀系 分离系统
单筒减振器 轴向 滚压槽
双筒减振器
轴向(内外腔同 轴)
翻边
17-25-30bar
6-8bar
活塞阀(拉、压) 活塞阀、底阀
分离活塞
34
5
6
1
8
7 活塞杆移动方向
油液流动方向
3、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3.3 单筒减振器
单筒减振器没有减振器 外筒,无储油缸。通过在减 振器下部充入高压气体,并 用高密封性的浮动活塞来与 工作油缸隔绝。在减振器拉 压过程中,通过浮动活塞的 上下移动来补偿由于活塞杆 的存在而造成的上下体积变 化不一致问题。
改变而连续变化,实现阻尼力无级调节。 意调节的高压电源;
2)为保证电流变液体的正常工作温度
电流变液体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屈服强度 小,工作温度范围较窄,零电场黏度偏高, 悬浮液中固体颗粒与基础液体之间比重相 差较大、容易分离,沉降稳定性差,对杂 质敏感等难以适应电流变减震器长期稳定 工作的需要。
要使电流变减震器响应迅速、工作可靠,
Rebound/拉伸
stability
damping force
comfort
此外,减振器还具有如下作用:
导向作用及力的传递(适用于
麦弗逊前悬架);
弹簧支承作用(适用用于弹簧
safety
与减振器合装——滑柱形式);
行程限制(减振器反跳状态下
限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稳定杆的固定支座(适用于减
振器本体装配连接杆);
compression
4、减振器在悬架中的布置
5、先进减振器介绍
5.1、电控阻尼力连续可调减振器CDC
5.1.1基本结构 1、CDC-Damper 2、Body Accelerometer 3、Wheel Accelerometer 4、CDC-Valve 5、ECU
5.1.2 工作原理 5.1.2.1 改变阀体 改变阀体的可调减振器有转阀控制、旁路阀控制、弹簧控制等几种方式。
奥迪TT跑车上应用的磁流变减震器
总之,无论是电流变或磁流变电 磁减震器,都无须移动任何机械 部件,实现阻尼力的连续、无级 调节,响应非常及时。减震力仅 取决于电磁流变液体的电流大小 或磁场强度
5.3.3、美国博斯(BOSE)公司研制的动力一发电减震器PGSA
该减振器取消了弹簧液压减震器,完全由线性电动机电磁系统LMES (Linear Motion Electromagnetic System)组成电磁减震器。不仅进一步简化了系统的结构, 而且可在正常行驶工况下,具有发电功能,每个PGSA可产生至少25 w的功率,这 对于完全依靠电力驱动的电动车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蓄电池的 电力,延长电动车的续驶里程。
必须要设计一个散热系统; 3)充装电流变液体时,要保证无污染; 4)要有性能优良的电流变液体; 5)要解决高压电源的绝缘与封装等。 电流变减震器正处于研究发展阶段, 目前国外已有一些产品问世,如德国 的电流变减震器及美国的相关产品等。
必须解决5大问题:
5.3.2、磁流变减振器:
当活塞与缸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挤压缸体内 的磁流变液体,迫使其通过活塞与缸体之间 的间隙从一端流向另一端;当间隙加上由线 圈所产生的磁场后,则其中的磁流变液体固 化,变为粘塑性体,使活塞与缸体相对运动 的阻尼力增大,通过调节线圈的电流大小调 节磁场的强度,从而可以调节减震器的阻尼 力大小。磁流变减震器具有电流变减震器同 样的特点,但是磁流变液体的磁化和退磁需 要时间,因此响应速度比电流变减震器稍许 慢些。
系对油液的节流作用形成悬架受压缩运动的阻尼力。
5
3
6
1
8
活塞杆移动方向 油液流动方向
3、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3.2 车轮下跳
减振器在伸张行程时,车轮相当于远离车身,减振器受拉伸。这时减振器 的活塞向上移动。活塞上腔油压升高,流通阀8关闭,上腔内的油液推开伸张 阀4流入下腔。由于活塞杆的存在,自上腔流来的油液不足以充满下腔增加的 容积,致使下腔产生一定真空度,这时贮油缸中的油液推开补偿阀7流进下腔 进行补充。由于这些阀的节流作用对悬架在伸张运动时起到阻尼作用。
5.3、其他先进的减振器
5.3.1、电流变减振器:
电流变减振器的减振液是由合成碳氢化合物
以及3~l 0μm大小的磁性颗粒组成,在外加
电场作用下,其流变材料的性能,如剪切强
度,外观黏度等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将这种
特殊减振液装入电流变减震器内,通过改变
电场强度使电流液的黏度改变,从而改变减
震器的阻尼力,使阻尼力大小随电场强度的 1)要设计一个体积小、质量小,能任
5、先进减振器介绍 5.1.3 阻尼力特性
5、先进减振器介绍 5.2、车高自平衡减振器Nivomat 5.2.1、基本结构
5、先进减振器介绍 5.2.1、基本结构
5、先进减振器介绍 5.2.2、工作原理
5、先进减振器介绍 5.2.3、弹性特性介绍
5、先进减振器介绍 5.3、其他先进的减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