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考核者:年月日监护仪报警设定的原则:1.病人的安全。
2.尽量减少噪音干扰。
3.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在抢救时才可以暂时关闭。
4.报警范围的设定不是正常范围,而应是安全范围。
报警设置要求:1. ECG : HR —基础的土20-30 %,必要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设置,心率的最大极限是40—150次/分。
波速25mm/s打开心律失常分析和ST分析(报警高低限为土0.20mV )。
是否打开起搏分析根据病人实际情况。
2.BP—一般为患者血压值的土30 mmHg.3.SP02 —90-100 %,必要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设置。
波速25mm/s。
4.R —10 〜30 次/分,波速 6.25mm/s 。
简易呼吸器操作规程姓名科室得分操作时间8分钟考核者:备注:1、场景模拟: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某病人面色青紫,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微弱,护士给予呼吸器辅助呼吸。
2、给氧装置已安装为备用状态(按照实战状态可有他人的协作)。
3、操作时间从检查用物开始计时共8 分钟,每超过30 秒,扣1 分。
简易呼吸气囊功能测定方法一、呼吸气囊的分解图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1麻醉呼吸面罩4鸭嘴垫片7进气阀底座10 氧气连接管14 储氧阀旋盖2安全阀5患者接头8进气阀垫片11 储氧阀接头+储氧袋3 单向阀6呼吸球体9进气阀接头12 、13 储氧阀垫片二、安装步骤:1. 将2、3、4、5 部件安装、旋紧,组装成一套安全阀组与呼吸球体细颈相连;2. 将8 垫片装入7 进气阀底座下,塞入球体粗颈并露出旋丝,将9接头旋紧;3. 将12、13 号垫片装入11 储氧阀(两个垫片方向一致),然后再扣上14 盖;4. 将10 管的一头与9 接头上进气孔相连,一头与氧气设备相连。
5. 将1 面罩与5 接头相连。
三、呼吸球的自我测试:1. 球体测试将呼吸球组装完成后,不要接单向阀及气袋,用手压下球体,然后放开球体应很快自动弹回原状;2. 将出气口堵住用力压下球体,球体将无法压下,如发现球体慢慢凹陷或有漏气现象,请检查进气阀是否完整正常。
四、单向阀检测:将单向阀接上呼吸球体,在患者接头处以连接管接上呼吸袋,压下球体时鸭嘴会张开,并将气体推出,使呼吸袋饱满。
如无法将呼吸袋充气充满,请检查鸭嘴、等各阀门、单向阀出气是否正常。
如有异状,请检查是否有损坏。
五、安全压力阀检测:用手堵住患者接头并按压球体,检查气体是否能从安全阀溢出;有条件可接压力表或呼吸机测试安全压力,成人之压力为60cmH2O或无压力阀。
儿童、婴儿安全压力阀为40cmH2O将呼吸球患者接头部分接上0—100cmH2O 压力表,以正常速度压下球体。
压力表上应显示60cmH2O+/- 10 儿童、婴儿显示40cmH2O如有异者请检测组装是否正确,及有无漏气,如安全阀损坏,请更换新组件以免影响其功能。
六、呼吸球氧气袋及储气阀检测:1. 将氧气储气阀及储气袋接在一起,装上呼吸球进端将气体由导入口导入,储气袋应鼓起,多余之气体自储气阀溢出,如未察觉溢出应检查出气阀组装是否正确;2. 压缩呼吸球体,鼓起之储气袋会将气体导入球体,鼓起之部分会凹陷,如外接之气体进入,储气袋会再度鼓起,请压缩数次,会察觉空气留经储气阀的进气阀,若球体无法回复原状,请检查储气阀是否正常。
(如不需要氧气供应请不要加装储气座,以免影响呼吸球压缩次数)七、呼吸球整组检测:请将呼吸球各部分接好,并接上储气阀及储气袋,将患者接头处接上一呼吸袋500ml—2500ml,将氧气流量调节至15ml (成人及儿童呼吸球)婴儿10ml 将呼吸球体压下数次,呼吸袋应有起伏现象,并确定回复之速度及是否有漏气之现象,并确定阀门是否正常运作。
八、简单测试:1. 堵住出气口与安全阀,呼吸囊不易被压下,说明鱼嘴阀、压力安全阀、球体功能良好。
松开安全阀,堵住出气口,挤压呼吸囊,安全阀处有出气声,说明安全阀功能良好。
无安全阀的简易呼吸器,测试时堵住出气口挤压呼吸囊未压下,说明鱼嘴阀与呼吸囊无漏气。
2. 挤压球体,球体易被压下,鱼嘴阀张开;将手松开,球体很快自动弹回原状,说明鱼嘴阀、进气阀功能良好。
九、简易呼吸器消毒:如有血迹、痰液时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依次打幵,放入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无菌蒸馏水冲净晾干备用,储气袋不可浸泡,只需擦拭消毒即可。
消毒后将各部件依次序组装作好测试,备用放回指定位置。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 需复苏时,病人去枕仰卧于硬板床 10 上,如患者躺在弹簧床上则应在患者 的背部垫一长木板。
3. 畅通呼吸道:松幵患者的衣扣及裤 带,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取下活动的 假牙,使头尽量后仰,防止舌后坠堵 塞呼吸道。
抢救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手掌用力 向后使其头后仰,另一手的食、中指 放在靠近患者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 颏部向前抬起,保持气道通畅。
4. 人工呼吸:用按前额的手的拇、食 指捏紧患者鼻孔,抢救者深吸一口气, 双唇紧贴并包严患者口部,缓慢向患者口内吹气有效,使胸廓隆起。
吹气 毕,口即离幵,松幵捏鼻的手,转头 视患者胸廓有无下降。
抢救者再深吸一口气,进行下次吹气。
5. 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 一手食指和中指沿患者的肋弓向上滑 移,在两侧肋弓交界处,寻找胸骨下扣1分;吹气毕未转 头视胸廓扣1分。
、定位错误扣4分; 掌根未紧贴胸部扣 4 分;手指未交叉翘起、 手指接触胸壁扣1分; 双肘关节屈曲扣1分; 未垂直按压扣 1分; 按压深度过深或过浅 扣1分,用力不均匀、 不平稳、没规律扣 2分;每个循环按压次 数大于或少于30次扣 1分;按压与呼吸比错 误扣1分;每次按压 前未重新定位扣1分; 按压与吹气频率不合 要求扣1分。
少按压 一个循环扣5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2分。
每超时1分钟扣 2分考核者日期:美国心脏学会(AHA)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 改变为“ 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无脉搏性电活动)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维持ROSC(恢复自主循环)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cm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避免过度通气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目的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适应征:(1)心室颤动是电复律的绝对指征。
(2)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史在1年--2年以内,持续心房扑动。
(3)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规治疗无效而伴有明显血液动力学障碍者或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而用药困难者。
(4)呈1:1传导的心房扑动。
三、禁忌症:(1)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2)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除室颤外)。
(3)伴有高度或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房速。
(4)严重的低血钾暂不宜作电复律。
(5)左房巨大,心房颤动持续一年以上,长期心室率不快者。
四、注意事项:1.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幵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少10cm 5.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 ON/OF键,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7.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8.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
五、操作流程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电物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要时)、急救药品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幵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均匀涂擦导电糊单相:200J —300J —360J成人选择能量—双相:150J —150J —200J—儿童:2〜4J/Kg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心电图变化,如原有心律失常持续出现,立即重复上述步骤,再次除颤。
呼吸、心律、血压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操作完毕,关机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监测心率、心律、血压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洗手,记录除颤仪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项目得分扣分细则实扣分备注操作、八刖操作者仪态2着装不规范-2评估5未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身体佩戴物品性质、合作程度各-1用物准备4少一件各-1放置舌L-2输液泵操作评分标准(100 分)考核者:日期: 微量注射泵操作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月日电除颤(普美康)异步(ASYNC除颤模式使用流程自动体外除颤模式(AED使用流程备注开始除颤,充分按下亮起的绿色除颤启动键进行放电除颤1.为避免由于刺激脉冲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请务必注意电极放置粘附顺序。
2.若仪器未识别出需要除颤的心律,建议进行2分钟的心肺复苏(CPR(30 次心脏按压,两次送气)。
电除颤(普美康)同步(SYNC除颤模式使用流程评估周准备用是否安全(不得在有易燃物品或充满氧气或易燃气体、蒸汽的场所使用)电除颤(普美康)起搏模式使用流程口咽通气管使用操作流程配合使用压舌板、开口器舌钳操作流程 1•恢复体位:病人取左侧卧位 2. 病人及床单位的整理 3. 物品消毒处理和补充方法 4. 书写护理记录 配合使用和取出压舌板、开口器、舌钳若有舌根后坠,用舌钳夹住舌体前端(约 1/3 ),向外拉伸 严密观察病人反应:病人意识转清,抽搐症状消失,无牙关 紧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