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相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Mg:24 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 木已成舟B.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C. 百炼成钢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案】C【解析】A、木已成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百炼成钢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2. 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既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又利于人体健康B. 去超市购物,使用布袋代替塑料袋C. 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玻璃都是有机合成材料D. 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存,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答案】C【解析】A、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既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又能防止农药和化肥残留,利于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B、去超市购物,使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能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C、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纤维可能是合成纤维,也可能是天然纤维,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D、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存,熟石灰显碱性,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4.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氧气浓度不同B. 硝酸钾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同——温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同C. 酒精和食醋的气味不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D. 金刚石和石墨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答案】B【解析】A、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由于氧气浓度不同,正确;B、硝酸钾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同,是由于温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速率不同,错误;C、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气味;闻到不同的气味,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其碳原子排列组成不同,正确。
故选B。
点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5.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B. 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 H2O和H2SO4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D. 水通直流电时,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答案】C【解析】A、明矾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说法错误;C、H2O和H2SO4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故选项说法正确;D、水通直流电时,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是氢气,不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错误。
故选C。
6. 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B. 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C. 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 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属于氧化物D. 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3:20【答案】D【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分别是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分别是氧化镁和碳,反应的方程式是:2Mg+CO22MgO+C,由此可知:A、由方程式可知,有单质C生成,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比为:2:1,故错误;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金属镁,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和都属于氧化物,故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12:[2(24+16)]=3:20,故正确。
故选D。
7. 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H2SO4中,只有X无氢气放出。
将Y投入Z的盐溶液中,Y的表面没有发生变化。
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A. X>Y>ZB. Z>Y>XC. X>Z>YD. Y>Z>X【答案】B【解析】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H2SO4中,只有X无氢气放出,说明Y、Z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X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Y、Z>H>X;将Y投入Z的盐溶液中,Y的表面没有发生变化,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Z弱,即Z>Y;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Y>X。
故选B。
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8. 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 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C. 碱的溶液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 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答案】D【解析】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B、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但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如一氧化碳不能与碱溶液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C、碱的溶液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D、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可能是原子、分子、离子,如氖原子、氨分子等,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9.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以下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A【解析】A、水和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后的不同现象,水加入二氧化锰后没有现象,而双氧水遇二氧化锰后会产生气泡(氧气),故该方法可以鉴别两者;食盐、纯碱与醋酸接触后,食盐不能与食醋反应,而纯碱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出现气泡,故该方法可以鉴别两者;故A说法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而燃油中含有碳元素,故不可能实现水变油;故B说法错误;C、甲醛对人体有害,故错误;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蛋糕对人体无害,故正确,故C说法错误;D、铁粉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不溶于水,用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10. 下图中,图一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图二中分别向两支试管内滴加一定量的水后,X和Y的饱和溶液均变混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10℃时,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①>③>②>④B. X为Ce2(SO4)3,Y不一定是NH4H2PO4C. 若NHH2PO4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除去D. 20℃时,将40NaCl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2:5【答案】D【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①>③>②>④,故A正确;B、氢氧化钠溶于水使溶液温度升高,Ce2(SO4)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为Ce2(SO4)3;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升高降低,NHH2PO4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NHH2PO4或NaCl,故B正确;C、磷酸二氢铵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提纯NH4H2PO4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C正确;D、2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将40NaCl加入到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36g:100g=9:25,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30分)11.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写出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物质,并标出元素化合价______________。
(2)从①N ②K ③④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用语;一种复合肥_______;④形成的阴离子_______【答案】O Al2O3 KNO3 S2-【解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O;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氮气属于单质,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可表示为:;(2)题目提供的元素组成的复合肥是硝酸钾,其化学式为KNO3;④形成的阴离子是硫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