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文本

旅游文本

旅游景介的翻译属于实用文体的翻译,目的和功能是实用文体翻译的依据。

文本类型和它的内容形式、翻译策略有直接关系。

不同文本类型的语言特点、文本重心不同,译本所要实现的预期效果也不一样。

要研究汉语旅游景介的英译,就必须明确旅游景介文本的类型和功能,了解译文的预期目的。

在这一点上,国内外学者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认为旅游资料旨在通过对景点的介绍,提供有关自然、地理、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

换言之,汉英旅游景介都是通过传递信息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的。

从文本功能看,该类文本具有两个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也称诱导)功能。

其中,呼唤功能是主导功能和内在功能,因为旅游资料的最终目的在于吸引游客,关注的是“语后效果”,刺激旅游者的参观欲望。

但读者在做出决定去游览某地之前和在参观景点的当时都希望得到相关信息和背景知识,因此信息性也是旅游资料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呼唤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

在功能翻译理论看来,“呼唤型”文本的核心是“读者层”,强调信息传递的效果和读者的情感呼应。

为了感染受众,译者必须充分揣摩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了解他们的需要、期待和所具备的知识,从原文中选取他们易于理解并乐于接受的旅游信息,用符合译文规范和文化标(一)汉英旅游景介的语言特点汉英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因而他们的审美观和语言逻辑观也不尽相同。

表现在汉英旅游景介中,汉语表达的华丽溢美和英语表达的直观明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典型的中文旅游文本在传递信息时往往用字凝练含蓄、言辞华丽,多用修饰和同义反复,行文讲究声律对仗,景物刻画笼统,强调描述语言的朦胧美。

而英文文本则用词简洁明确、逻辑严谨、文风质朴,行文讲究简洁明快,描写大多客观具体,描绘直观可感。

如:例(1):崂山,林木苍翠,繁华似锦,到处生机盎然。

春天绿芽红花,夏天浓阴蔽日,秋天遍谷金黄,冬天玉树琼花。

其中更不乏古树名木。

景区内,古树名木有近300 株,50%以上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著名的有银杏、桧柏等。

例(1)是对崂山的介绍,它包含汉语中典型的四字结构,形式对称,辞藻华美,极具音律之美,迎合了中国读者的审美心理。

汉英语景介文本的语言差异还表现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

汉语中往往会使用大量的四字词、叠词、排比句来强化表达,达到修辞的效果。

杨敏和纪爱梅指出:“英美旅游篇章具有明显的非修辞性,汉语旅游篇章里修辞的运用和形容词使用频率均高于英语旅游篇章。

”汉语景介文本对景区的描写所用语言大多空灵,往往采用同义重复的手段,更多地强调一种主观感受。

描写景区所使用的词汇在西方人看来非常的空泛,没有什么实际的意思。

看下面这个例子:例(2):云来时波涛滚滚,浩瀚无际;云去时,无声无息,瞬息万变;天晴时,金光万道,色彩缤纷;浓雾时,影影绰绰,不视其容。

云生景变,云动景移,动静结合,神秘莫测。

百里黄山因云而变幻无穷,绝妙天下。

为了突出黄山云的多种变化,这个景介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段,典型地体现了汉语的修饰文风。

如直译成英文,外国游客一定会感到扑朔迷离、不胜其烦,但在中国读者看来却非常地生动形象,极易引发联想,激发他们一睹为快的兴趣。

另外,大量的四字短语增强了行文的气势,提高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比较而言,英语景介的描写往往通过提供细节来向读者显示出某种印象,让读者自己去作判断。

在语言上表现为以名词、动词、副词、非谓语动词为主要成分的结构特征,并通常以叙述说明的方式来提供实在、有效的旅游景点信息。

洪明在分析汉英旅游语篇在描写景物的异同时指出,这主要是由于汉英民族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不同造成的。

汉语景物刻画不求明细,讲究“情景交融”,符合汉民族“重整合,重中和”的人文思想和艺术审美观的特点。

而英语描写景物,客观具体,重理性和写实,重形象而非意象的直观可感,追求流畅自然之美。

如:例(3):Exeter is an important commercial center for the South West, and successfully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a modern city with the charm of one with a long and colorful history. Aspects of this history are easily seen in the medieval Cathedral, the Guildhall and the Quay, which is now a popular waterfront venue. Exeter has a population of around 100, 000 and has all the shops and cultural andrecreational facilities you would expect to find in a thriving university town. 这是一则关于英格兰西南部城市埃克塞特的介绍。

作者用平实、客观的语言向读者传达了关于这个城市的主要信息,即“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的商业中心”。

同时又对这个城市的主要景点、人口和设施等基本信息作了明了的陈述,风格朴实直白,符合英美文化崇尚简单明了和实实在在的明快美的审美要求。

(二)汉英旅游景介的信息功能对比旅游语篇包含大量的旅游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为了实现旅游语篇的呼唤功能服务的。

大量的语料显示,汉英语旅游景介文本信息量和传达的顺序上存在差异,二者在传递信息时侧重点不同。

杨敏、纪爱梅在掌握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山东旅游篇章和英语旅游篇章的信息功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英美旅游篇章重在景点地理环境、服务设施、优势与不足方面的纯信息传递,而风光景色的描述性篇幅着笔不多;齐鲁旅游篇章则更加突出旅游资料的社会身份特征,如社会影响、历史沿革、发展业绩,更突出旅游资源的风光景色和人文特色,尤其是史书和文学作品及诗歌对于景观的颂扬和描述占了较大篇幅。

”这一研究成果对我们研究汉英景介文本的信息功能的转换具有重要启示。

曾利沙对《香港旅游锦囊》中汉语旅游资料的主题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性质及功能分布区分了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和三级主题。

其中,对景观的介绍归为二级主题,认为“其信息的译介倾向于具体化,描述和评价性文字比较突出,其目的是给游客提供感性认识,以唤起其潜在的兴趣”。

汉语在描述某个景点时,总喜欢引用一段俗语、名人名言或中国古诗来做验证,如例(4)和例(5)。

熟悉中国文化的中国读者对此类引证喜闻乐见,看完后会加深印象,并从中获得艺术享受;但对于外国游客却是画蛇添足,增加了信息负荷。

例(4)新疆伊犁素有“塞外江南”、“天马的故乡”的美称,来到伊犁感受那拉提草原的辽阔,领略古老游牧民族———哈萨克族的热情好客,探寻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西征路线,目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

例(5)张家界武陵源境内“奇峰林立,怪石嶙峋,树茂林丰,溶洞群布,沟壑纵横,溪水潺潺,珍禽竞翔,奇花争艳,赃峰、桥、洞、湖于一体,汇名山大川之大成”,被著名园林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朱畅中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与英文旅游景介明显不同的是,汉语在介绍景点信息时非常注重强调旅游景点的价值和该景点在旅游业中的权-126- 威地位。

类似于“(中国航空博物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航空珍品收集与展览之地”、“被……评为……”、“被……授予……”以及“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4A 级景区”等表达在汉语景介文本中大量存在,而相对应的信息在英语文本中的出现频率较低。

这符合中国文化尊重和信任权威的特点,因此也被认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能够增强诱导性。

三、汉语旅游景介文本的英译(一)信息重组的必要性和原则旅游篇章为了达到宣传交际目的,考虑到汉英民族风格的差异,以及信息突出模式的不同,翻译时在保持基本意义功能一致的基础上,有必要在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对原文进行调整,在信息上进行整合。

这是由旅游景介文本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翻译目的论的必然要求。

在翻译目的论看来,任何文本都是“信息的提供”,每个接受者都可以从中选取自认为有趣或重要的信息。

但是对信息的调整和重组要以实现译文的交际目的和功能为原则。

曹波在《指示型旅游资料的编译策略》一文中为信息的调整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指导原则。

他认为,对译文信息的调整是以信息度和关联度为准则的,前者指原文信息对实现译文预期功能的必要性,后者指原文信息与译语读者的相关程度。

原文的主要信息是诱导译语读者不可或缺的基本信息,对实现译文预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翻译过程中不能随意删减。

原文中与译语读者的阅读动机密切相关的信息最容易吸引译语读者,并诱发其旅游冲动,翻译过程中也必须予以保留甚至增补。

(二)处理信息的具体方法汉语旅游景介的英译过程中,针对原文所提供信息量的多少,译者可以选择具体的翻译方法。

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我们可以判断出原文所提供的信息是过量还是不足,进而采取增补和删减等具体方法。

汉语旅游景介文本和其英译本的目标读者在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上都存在这差异,汉语文本中不言而喻的信息对外国读者来说却可能是非常陌生的,进而无法被英文读者所接受。

因此,为了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译者必须找出原语文本中所缺失的部分,并将其增补出来。

对原文中文化信息的增补尤为重要,具体包括增词、加注、类比、解释等方法。

下面两个译文就利用增补和类比的方式,使原本对于目标读者陌生的信息更容易理解,还拉近了读者和译文的距离,很好地达到了交流的目的。

例(6)炎帝陵历代为炎黄子孙敬奉先祖的圣地。

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Yandi (legendary god of Chinese agriculture) has ever since been a holy place where the Chinese people offer sacrifices to their ancestors. 例(7)鲁迅纪念馆现已发展为极富旅游价值的著名人文景观。

The museum has now emerged as a celebrated cultural showcase and a tourist Mecca for millions of people.同样,汉语旅游景介中也存在一些信息,对于译语读者来讲是次要的甚至是多余的。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要结合翻译目的,做出明确的判断,进而采取删减、释义等方式加以转化。

如,对汉语景物的描写性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就要作适当的删减和改译。

例(8)西湖在杭州市区的中部,面积约6.03 平方公里。

沿湖四周,花木繁茂;群山之中,溪泉竞流;亭台楼阁,交相辉映;湖光山色,千古风情,令多少人流连忘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