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美苏争锋
时间:2019年12月20日星期五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为必修Ⅰ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的第一课:《美苏争锋》。
本课主要讲述了美国和苏联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不同,从昔日的盟友反目为仇,引起一系列交锋并逐渐形成了两极对峙的局面,其交锋以“冷战”为主要形式,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苏“冷战”威胁了人类安全与和平,造成世界局势的局紧张,但同时也推进了世界的整体进步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的不断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我们现在国际关系的处理也有借鉴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校高一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资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但基础知识,尤其是世界史知识薄弱,理解和分析史料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缺乏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给本课带来一定难度。
三、教学设计思路:
我的设计思路是利用时政热点话题引出问题:中美有无发生“新冷战”的可能,联系当下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希望学生能够利用历史知识来分析当下国际社会的实际问题。
新课教学分为三个环节:冷战的缘起,冷战的表现以及冷战的影响。
最后一个探究问题是本课的高潮,学生从政治、经济格局、外交等多个角度探究当下中美有无出现“新冷战”的可能,首尾呼应,以开放性的问题结束,升华主题,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幻,我们都相信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国都有能力,有智慧应对所有挑战,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四、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在梳理和概括美苏争霸的相关史实的基础上,认识和感悟实力于国家地位、和平于人类社会,部分于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2.史料实证:通过史料辨析,提取相关有效信息,最后做到运用历史资料分析中美有无“新冷战”的可能,切实做到论丛史出,提高全面分析分析问题的能力。
3.时空观念:结合冷战是在二战的时间背景下发生的,理解欧洲优势地位下
降,美苏实力增强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还应让学生明白冷战中心在欧洲,热战在亚洲。
4.历史解释:理解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德国分裂、朝鲜战争等重要历史概念。
5.家国情怀:通过对比美苏冷战和中美关系,认识到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只有摒弃冷战思维,合作才能共赢,中国有能力有智慧应对新的挑战。
五、重难点分析:
1、重点: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难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展示美国副总统彭斯的演讲,引出
美国和中国会不会出现“新冷战”?
大胆猜想
联系时事,激
发学生学习兴
趣
讲授新课展示冷战的概念
(强调冷战美国发起的,冷战双方是两大
阵营,方式是除战争之外)
一、冷战的缘起
引导学生解读材料,并讲授解读材料的方
法技巧(抓关键词,图表比较,找同意句)
理解并掌握
概括冷战发生的
原因
提高历史学科素
养
培养阅读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的
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冷战的过程
1.铁幕演说
展示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的内容,分析丘吉尔的主张
2.杜鲁门主义
展示杜鲁门1947年在国会发表的演说,分析杜鲁门主义的实质目的
3.马歇尔计划
对比英国和苏联两幅漫画,分析总结马歇尔计划的目的
3.列表概括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的冷战表现
展示“北约”和“华约”的地图概括出铁幕演说
的主张
分析总结杜鲁门
主义的目的
理解马歇尔计划
的根本目的
完成表格
培养了史料实证
意识
培养了史料实证
意识
利用漫画引起学
生学习兴趣
增强历史时空观
念
三、冷战影响
展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的图片
展示德国分裂、朝鲜半岛分裂的图片
展示美苏太空竞赛材料
合作探究:
中美关系有无可能出现“新冷战”?学生分析总结冷
战的影响
收集分析材料,
小组讨论,撰写
发言提纲,派代
表发言
提高辩证分析
问题的历史思维
能力
首尾呼应,提升
利用所学历史知
识解决现实问题
的能力;升华主
题
课堂小结搞分立对抗对双方不利,只有加强合作交流才能实现共赢,我们相信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国有能力有智慧可以应对新的挑战,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