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注水工程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第一节
注水油藏工程
(3)戴克斯特拉—帕森斯渗透率变异系数是基于常规渗 透率分布确定的,通常它可由下式求得:
V
K K K
式中 K ——平均渗透率,即50%概率的渗透率; K ——累积样品达84.1时的渗透率。 渗透率的变异范围为0(均质)到1(极其非均质), 它可广泛地用于描述储集层的非均质性。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第一节
注水油藏工程
图1-1 油水相对渗透率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第一节
注水油藏工程
图1-2 分相水流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第一节
注水油藏工程
根据质量守恒原则,同时假设地层流体为非压 缩流体,则水的线性前缘推进公式由下式求得:
第一节
注水油藏工程
一、非混相驱 下式所示的达西定律是描述流经孔隙介质的流体的基本公式:
KA dp g dz 6 q 10 ds 1.0133 ds
式中 A——流体流动方向上岩石及其中孔隙的截面面积,cm2; dp/ds——流体流动方向的压力梯度,atm/cm; dz/ds——垂直方向的压力梯度,atm/cm; g——重力加速度,cm/s2; K——渗透率,D; μ——流动流体的粘度,cP; ρ——流动流体的密度,g/cm3; q——流体的流速,cm3/s。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第一节
注水油藏工程
式中 A——面积,ft2; fw——水流分量; K——绝对渗透率,mD; Kro——油的相对渗透率; Krw——水的相对渗透率; μo——油的粘度,cP; μw——水的粘度,cP; L——沿流体流动方向移动的距离,ft; pc——毛细管压力,等于po-pw,psi; qt——总流量,等于qo+qw,bbl/d; △ρ——水、油密度差,等于ρw-ρo,g/mL; αd——相对于水平线的地层倾角,(°)。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第一节
注水油藏工程
(2)由产能系数分布而获得洛伦兹系数是对比 均质油藏渗透率的尺度。该系数的范围为0(均质) 到19极其非均质)。鉴于油层中各种不同的渗透率 分布均能产生相同的洛伦兹系数值,因此洛伦兹 系数并非是确定油藏非均质性的唯一尺度。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第一节
注水油藏工程
对于指定岩石和流体特性的水的分相流动而言,注水 状态仅是含水饱和度的函数,因为相对渗透率和毛细管压 力也是饱和度的函数。 如果忽略重力和毛细管效应,则上述分相流动公式可 化简为:
fw
1
w K ro 1 o K rw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第一节
注水油藏工程
通常描述油藏垂直方向上渗透率成层向非均质 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产能系数分布的评价(渗透率油藏厚度)。该 方法可由累积产能与累积厚度对应的图表及储集 层中层状渗透率的分布情况来确定。对于均质性 油藏而言,其产能分布可绘制成直线,由于油藏 渗透率的变化,该直线的斜度即是该油藏非均质 性的尺度。
油田注水工程
目
录
第一章 油田注水工程基础
第一节 注水油藏工程
第二节 注水评价
第二章 注水工程方案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油田注水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节 注水量及吸水能力预测 第三节 注水压力及温度预测 第四节 注水水质及质量要求 第五节 分层注水工艺方案 第六节 注水井试注及投注
第一章
油田注水工程基础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第一节
注水油藏工程
图1-4 注采井网(I)
图1-5 注采井网(Ⅱ)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第一节
注水油藏工程
三、油藏非均质性 油藏的特性,诸如渗透率、孔隙度、孔隙大 小分布、湿润性、束缚水饱和度和流体性质等, 并非完全一致。其变化常表现在垂向和横向上。 人们常将油藏的非均质性认为是沉积环境和随后 发生的相关事件的表现,即沉积物颗粒构成的本 质表现。无论是油气的初次运移阶段或是注采开 发阶段,油藏很大程度地受到其自身非均质性的 影响。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第一节
注水油藏工程
当达西定律单独应用于油、水流体、且考虑了 流体粘度、重力和毛细管效应时,则水驱油分相 流动方程是:
1 0.001127 fw KK ro A pc sin d o qt L w K ro 1 o K rw
第一节
注水油藏程
1.驱替效率: 驱替效率受岩石和流体性质与流通能力(注入 水的孔隙体积)的影响。它可以通过实验室驱替试 验、前缘推进理论和经验相关法确定。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第一节
注水油藏工程
影响注水效率的因素 驱替效率:油与水的粘度 注水开始与结束时的油层体积系数 注水开始与结束时的含油饱和度 相对渗透率特性 波及系数:油藏非均质性(孔隙度、渗透率和流体性质在平面和垂直 方向上的变化) 定向渗透性 地层不连续性(断层) 水平与垂直裂缝 地层深度 注水井网类型 改变注水方向 流通能力 油与水流度(有效渗透率与粘度)比
qt f w x t sw A S w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第一节
注水油藏工程
二、注采井网 通常采用的注采井网,即注采井布置 如图1-4、图1-5所示。在实际的注采井布 置中,也经常采用油藏边缘注水和油藏 构造顶部注水的方法。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第一节
注水油藏工程
四、采收率 总的注水采收率由下式计算:
E RWF E D EV
式中 ERWF——总的注水采收率,%; ED——水波及体积以内的驱替效率,%; EV——体积波及系数,实际被水波及的油藏体积 的百分数。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